在冬天最讓父母頭疼的事是什麼?如果要投票的話,我想“怎麼讓孩子起床”肯定能榜上有名。别說孩子了,就是我們做家長的也想多在被窩裡懶一會。

于是,很多家長在早上就開始鬥智鬥勇,肯定有不少家長就是開始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叫孩子起床:
直接掀被子。
河東獅吼,直接喊醒孩子。
唠叨媽媽,一直叨叨到孩子起床。
其實這些都是“殺傷式”叫醒的方式,看似有效,但是對孩子的危害也是不小的。
危害有哪些?
讓人最舒服的醒來的方式,當然是自來醒。我們慢慢睜開眼睛,讓大腦有一個過渡的過程。但是這種“殺傷式”的叫醒方式,切斷了大腦的蘇醒過程,讓孩子大腦立即清醒過來,給孩子健康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有研究發現,讓孩子在極短的時間内猛然清醒過來,可能會使孩子的大腦皮層因突然進入工作狀态而造成判斷錯誤,進而孩子會進入哭鬧和生氣的狀态。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起床氣”。
長時間猛然叫醒孩子,會讓孩子陷入很多不良的狀态。
神經系統紊亂,一整天都渾渾噩噩的。
沒有安全感,容易狂躁和憤怒。
容易心慌驚恐,情緒低落,反應遲鈍。
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該如何正确叫醒孩子呢?
前一天和孩子約定好幾點起床,這樣第二天起床的時候孩子的排斥心理會少一些。
父母可以提前打開燈或者窗簾,讓光線喚醒孩子的視覺系統,進而喚醒孩子的大腦,這樣是最安全和最舒服的叫醒方式。因為提前了一段時間,是以即使孩子懶床一會也是可以的。
如果孩子還沒有自己起床,可以去輕撫,小聲叫醒孩子。或者給孩子放一些輕柔的音樂,讓孩子起床。
當然可能這些方式肯定不是每次都管用的,是以父母還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規律,這都需要一個過程,每個人都不一樣。
也許有的父母會說,你的這些方法都不管用,那你可以嘗試讓孩子來承擔沒有按時起床的直接後果。比如沒有時間吃早飯了,就隻能餓着了。再比如因為沒按時起床,上課遲到了。沒有按時起床,計劃地遊玩,也不能繼續了。
讓孩子意識到,按時起床是他自己的事情,而 不是父母的事情。
大冬天的誰都想多懶床一會,父母多了解孩子,同時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讓孩子能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也希望每個孩子都有充足的睡眠,精神滿滿地迎接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