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出現這11大症狀,警惕精神發育遲緩

有了孩子後,家長們十句中至少有九句圍繞的自然也是孩子。最近常聽小慧說起,她家女兒班上有個同學,行為與其他小孩有些許不同。

這個小朋友經常不能獨立完成作業,不愛與人交流,走路喜歡繞着彎走,遇見認識的人也不打招呼,而是雙眼瞪着……

小朋友的媽媽非常着急,眼看着孩子越來越大,情況越來越嚴重,明顯學業也逐漸跟不上,最近在其他家長的建議下,找到了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陳曦副主任醫師。

經一系列檢查,被确診患上了精神發育遲緩。

孩子出現這11大症狀,警惕精神發育遲緩

陳曦醫師介紹,精神發育遲緩是指個體在發育成熟前(通常指18歲以前),由于精神發育遲滞、智力發育障礙或受阻,而導緻的智力功能明顯低于同齡水準,同時伴有社會适應困難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綜合征。

引起精神發育遲滞的病因大緻可概括為兩類:

1)生物醫學原因,如各種遺傳病、獲得性疾病、損傷等。

2)社會心理原因,由于社會的和文化的不良環境所引起。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如何做到早期發現呢?哪些情況可能是疾病的早期表現呢?

(1)很晚才出現微笑,不注意别人說話,伴有運動發育落後。

(2)眼功能發育不良,因其不注視周圍,常被誤診為盲。

(3)由于對聲音缺乏反應,又常被誤診為耳聾。

(4)由于咀嚼晚,以緻喂養困難,當給固體食物時,出現吞咽障礙并可引起嘔吐。

(5)正常孩子在會走以後,走路時兩腳就不再互相碰撞了,發育遲緩的孩子在會走後兩腳互相碰撞,有的到2~3歲時仍可見到。

(6)玩弄手的動作持續存在。正常孩子在3~4個月時,時常躺在床上看着自己的雙手,反複玩弄雙手;智力低下的孩子在6個月後,上述行為仍持續存在。

孩子出現這11大症狀,警惕精神發育遲緩

(7)正常孩子在6~12個月時,經常将東西放進口中,但當手的動作比較熟練時就不再這樣。發育落後的孩子用口的動作持續存在,有時到2~3歲還将積木放進口中。

(8)正常孩子在15~16個月就不再故意把東西往地下扔了,發育遲緩的孩子持續的時間要長。

(9)正常孩子大約在1歲時停止淌口水,有缺陷的孩子持續時間要長。

(10)在清醒時,智力低下的孩子可見磨牙動作,這是正常孩子所沒有的。

(11)智力低下孩子有時需反複或持續刺激後才能引起啼哭,經常發喉音,哭聲尖銳,或呈尖叫,或呈高音調,亦有時哭聲無力。正常孩子的哭聲常有音調變化。

孩子出現這11大症狀,警惕精神發育遲緩

陳曦醫師指出:精神發育遲滞一旦發生難以逆轉,是以應重在預防。監測遺傳性疾病、做好圍生期保健、防止和盡早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是預防的重要措施。一些發達國家依據專門的法律,對所有新生兒實施幾種遺傳代謝疾病的血液生化篩查,為早期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條件。

供稿:兒少心理科 易倍

編輯:石榮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