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們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戰日本兵120多萬遺骨,至今依然在繼續

文/紀布

話說,在二戰期間,世界各地的戰況有多慘烈,相信很多讀這段曆史比較熟悉的朋友們都有些了解。

無論是哪個國家,在這場悲劇中都先後喪失了諸多資源與人力,而且,在戰争結束後,還需要大量的時間等來恢複國家元氣,是以說,一場世界級的大戰足以改變整個世界的格局。

當然,要說最慘的當數那些被波及到的平民以及陣亡的士兵,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卻因戰争而客死他鄉,有的甚至連骨灰都不能帶回祖國,更有甚者連遺骨都找不到。

他們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戰日本兵120多萬遺骨,至今依然在繼續

下面,小編給大家簡單說說日本人在戰後尋找士兵遺骨的故事。這件事說起來确實是他們自己造的孽,倘若他們不發動戰争,那麼他們怎能會有這樣大的傷亡?

戰後,據日本統計,他們有超過240萬人死在海外,後來經過他們的後代長時間的尋找遺骨,還有超過百萬人的遺骨沒能找回,也有很多都很難尋蹤迹。

我們根據日本的文化可知,他們對戰死的士兵遺骨是極其重視的,在很多老照片裡都有記載,很多幸存的士兵将戰死士兵的骨灰盒捧在胸前,等戰争結束後,将他們再運送回國安葬。

他們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戰日本兵120多萬遺骨,至今依然在繼續

可惜的是,二戰打到後期,日軍大部分部隊被擊潰,幾乎沒人能将遺骨帶回本土,是以,很多屍首都不得不被抛棄荒外,随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這超過百萬的遺骨想要将他們收回,難度不言而喻。

當然,戰後日本當局對尋回陣亡士兵遺骨的工作還是非常支援的,甚至,他們還不惜耗巨資到海外尋找,隻要得到有遺骨的消息,當局必然會第一時間出面與當地相關部門溝通,甯可花高價也想将遺骨贖回安葬。

要說這麼大的工程,僅靠日本當局那肯定是不夠的,是以,有很多日本的人民也自發加入“拾骨者”的行列,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二戰日本陣亡士兵的遺族或後代,人數上是非常龐大的。

他們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戰日本兵120多萬遺骨,至今依然在繼續

而且,當局對于他們都會給予一些補助,他們每年在外搜尋遺骨都會耗費幾億日元,隻要是有消息,無論是在海外哪個國家,他們都會聞訊而至,甚至,不惜風險去一些小島尋找。

簡單舉個例子,在所羅門群島中,有一個被命名為“瓜島”的地方,這裡曾是二戰時期日軍士兵最為忌諱的地方。

因為這座島上的氣候、環境等都非常的惡劣,再加上後勤補給線被盟軍所切斷,緻使這裡的士兵連最基本的吃喝都成了很大的問題,在當時死在這裡的日軍士兵就超過兩萬人,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吃不到東西而餓死的。

他們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戰日本兵120多萬遺骨,至今依然在繼續

是以,時至今日還有不少日本的海外“拾骨者”還在瓜島不斷搜尋二戰陣亡士兵的遺骨。據粗略統計,将近還有7000多俱遺骨仍然散落在島上的密林中,惡劣的自然環境,對于搜尋工作而言,難度不是一般大。

為此,拾骨者所投入的時間與金錢就會更多。當然,像這樣惡劣的地方并不是這一處,在海外還有很多這樣的地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數十年後,日本“拾骨者”共計收回127萬具遺骨,這些找回的遺骨絕大多數都是在中、緬等國找到的,還有一半多的遺骨散落在世界各地。

他們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戰日本兵120多萬遺骨,至今依然在繼續

随着時間的不斷推移,以及自然與人為的幹預,“拾骨者”想要将那些還未找到遺骨找回,難度不是一般大,即使投入再多的金錢與科技力量也未必能有顯著的成績。不過,對于這些日本的“拾骨者”而言,他們的執拗仍在,行動依然在繼續。

最後,通過這件事我們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人類帶來了多大的災難,無數的士兵流落海外,身死他鄉。

當然,有戰争就必然會有死亡,這是亘古不變的自然法則。但話又說要回來,當年日本如果不主動發動這場該死的戰争,也許很多國家就不會有如此之大的傷亡。也不知道現在的日本人是否感到後悔?

他們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戰日本兵120多萬遺骨,至今依然在繼續

本文參考資料:《二戰全史》,《中國抗日戰争全紀錄1931-1945》,《百度百科相關詞條——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拾骨者”,戰後日本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