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们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战日本兵120多万遗骨,至今依然在继续

文/纪布

话说,在二战期间,世界各地的战况有多惨烈,相信很多读这段历史比较熟悉的朋友们都有些了解。

无论是哪个国家,在这场悲剧中都先后丧失了诸多资源与人力,而且,在战争结束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等来恢复国家元气,所以说,一场世界级的大战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

当然,要说最惨的当数那些被波及到的平民以及阵亡的士兵,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却因战争而客死他乡,有的甚至连骨灰都不能带回祖国,更有甚者连遗骨都找不到。

他们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战日本兵120多万遗骨,至今依然在继续

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说说日本人在战后寻找士兵遗骨的故事。这件事说起来确实是他们自己造的孽,倘若他们不发动战争,那么他们怎能会有这样大的伤亡?

战后,据日本统计,他们有超过240万人死在海外,后来经过他们的后代长时间的寻找遗骨,还有超过百万人的遗骨没能找回,也有很多都很难寻踪迹。

我们根据日本的文化可知,他们对战死的士兵遗骨是极其重视的,在很多老照片里都有记载,很多幸存的士兵将战死士兵的骨灰盒捧在胸前,等战争结束后,将他们再运送回国安葬。

他们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战日本兵120多万遗骨,至今依然在继续

可惜的是,二战打到后期,日军大部分部队被击溃,几乎没人能将遗骨带回本土,所以,很多尸首都不得不被抛弃荒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超过百万的遗骨想要将他们收回,难度不言而喻。

当然,战后日本当局对寻回阵亡士兵遗骨的工作还是非常支持的,甚至,他们还不惜耗巨资到海外寻找,只要得到有遗骨的消息,当局必然会第一时间出面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宁可花高价也想将遗骨赎回安葬。

要说这么大的工程,仅靠日本当局那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有很多日本的人民也自发加入“拾骨者”的行列,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二战日本阵亡士兵的遗族或后代,人数上是非常庞大的。

他们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战日本兵120多万遗骨,至今依然在继续

而且,当局对于他们都会给予一些补助,他们每年在外搜寻遗骨都会耗费几亿日元,只要是有消息,无论是在海外哪个国家,他们都会闻讯而至,甚至,不惜风险去一些小岛寻找。

简单举个例子,在所罗门群岛中,有一个被命名为“瓜岛”的地方,这里曾是二战时期日军士兵最为忌讳的地方。

因为这座岛上的气候、环境等都非常的恶劣,再加上后勤补给线被盟军所切断,致使这里的士兵连最基本的吃喝都成了很大的问题,在当时死在这里的日军士兵就超过两万人,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吃不到东西而饿死的。

他们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战日本兵120多万遗骨,至今依然在继续

所以,时至今日还有不少日本的海外“拾骨者”还在瓜岛不断搜寻二战阵亡士兵的遗骨。据粗略统计,将近还有7000多俱遗骨仍然散落在岛上的密林中,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于搜寻工作而言,难度不是一般大。

为此,拾骨者所投入的时间与金钱就会更多。当然,像这样恶劣的地方并不是这一处,在海外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数十年后,日本“拾骨者”共计收回127万具遗骨,这些找回的遗骨绝大多数都是在中、缅等国找到的,还有一半多的遗骨散落在世界各地。

他们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战日本兵120多万遗骨,至今依然在继续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自然与人为的干预,“拾骨者”想要将那些还未找到遗骨找回,难度不是一般大,即使投入再多的金钱与科技力量也未必能有显著的成绩。不过,对于这些日本的“拾骨者”而言,他们的执拗仍在,行动依然在继续。

最后,通过这件事我们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了多大的灾难,无数的士兵流落海外,身死他乡。

当然,有战争就必然会有死亡,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但话又说要回来,当年日本如果不主动发动这场该死的战争,也许很多国家就不会有如此之大的伤亡。也不知道现在的日本人是否感到后悔?

他们是日本拾骨者,找回二战日本兵120多万遗骨,至今依然在继续

本文参考资料:《二战全史》,《中国抗日战争全纪录1931-1945》,《百度百科相关词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拾骨者”,战后日本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