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靡全網的“NICE”表情包爺爺,卻有着最悲傷的故事

嗨,這裡是《vista看天下》旗下的教育團隊:vista成長實驗室。我們關注教育,更關注人,陪伴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幽默是一種生存方式。

風靡全網的“NICE”表情包爺爺,卻有着最悲傷的故事

撰文 | 石悅欣

編輯 | 沈佳音

挑眉,睜眼,嘴角上揚,一聲滿足的“Nice”伴着響亮的咂舌脫口而出,一個魔性的表情包誕生了。

表情包的主人公是邁克爾·羅森——英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曾獲得“童話桂冠詩人”的稱号。

這個自帶語音風靡全網的表情包出自羅森創作的一首名為《Hot Food》的兒童詩,講述了“我”、爸爸、媽媽和表弟怎麼吃熱洋芋的故事。視訊裡的每一幅截圖都可以做成一張表情包。

“我們坐下來吃飯,但是洋芋很熱,我用叉子插起一小塊,(呼呼)讓它涼一點,再涼一點,然後送到嘴裡,啧,NICE。”

這個逗趣調皮的“老頑童”将他的許多作品都錄成了一段視訊,誇張的表情和恰到好處的演繹總是會讓人一看到他就嘴角上揚,瘋狂大笑。

去年年初,這位74歲的老人不幸感染新冠,在重症監護室住了7周後逐漸痊愈。康複後,他還創作了童話書《Michael Rosen's Sticky McStickstick(我的拐杖好友)》。

這本書秉承着一貫的羅森式幽默,記錄了他從完全不能自己站起來,到可以踉踉跄跄走路,再到終于可以獨自一人自豪地走回家,回到家人張開的雙臂中的故事。

風靡全網的“NICE”表情包爺爺,卻有着最悲傷的故事

《Michael Rosen's Sticky McStickstick(我的拐杖好友)》

“如果我必須列出我一生中在身體方面最偉大的成就,那麼其中之一就是去年又重新學會了走路。這本書提醒我們,有些非常普通的成就也會令人驚歎。”

“Nice”爺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傷心書》。當你看了他的故事,再回頭看這位老人時,你一定會笑着哭出來。

# 01

“這是我傷心的樣子”

鷹鈎耳,棱角分明的長鼻子,睜着圓圓的眼睛,咧到耳根的長長的微笑,标志性的龅牙,這是昆廷·布萊克深色鉛筆畫下的羅森。在這幅畫像下,羅森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風靡全網的“NICE”表情包爺爺,卻有着最悲傷的故事

這是我這個傷心人的畫像。

也許你會認為畫像裡的我很快樂。

其實我是很傷心,卻假裝快樂。

我這樣做,是因為想到如果我露出傷心的樣子,大家會不太喜歡。

羅森有五個孩子,其中兩個是繼子。他的二兒子埃迪在18歲時因腦膜炎不幸去世。

悲痛欲絕的羅森創作了《傷心書》。在這本書中,布萊克記錄了埃迪從嬰兒到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玩玩具的他,踢足球的他,躺在床上看書的他,和朋友們一起玩耍跑跳的他......這些都是羅森記憶中埃迪最快樂的樣子,直到最後故事的畫面定格在那片空白四方格内。

風靡全網的“NICE”表情包爺爺,卻有着最悲傷的故事

那天晚上羅森回到家,看見埃迪就像得了感冒一樣,懶懶散散地躺在沙發上。他開始給埃迪講笑話,哄他睡覺,但是當羅森第二天早上6點起床時,發現埃迪已經沒有呼吸了。

傷心來勢洶洶,鋪天蓋地,包圍了他。“我好愛好愛他,但他已經死了。”“他怎麼可以這樣說走就走,說死就死?他怎麼可以這樣讓我傷心!”

無處可逃。關于埃迪的一幕幕湧上心頭,羅森渴望能重新和埃迪說說話。他想起就在那條街上埃迪和朋友們邊走邊笑個不停,想起埃迪在學校的舞台上扮演老人,想起埃迪假裝是守門員左撲右撞地接着自己抛出的枕頭......

羅森更頻繁地去幼稚園,重新回到孩子們當中為他們講故事。有時,他也會講埃迪的故事。

當孩子們問道“埃迪現在幾歲了?”,羅森一時啞口無言,隻能回答道,“他剛剛死了”。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幾個月過後,孩子們依舊會問這個問題。

孩子對他人命運的關切打動了羅森。他想一定要好好給孩子們一個答案,《傷心書》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傷心書》的最後一頁裡,羅森獨自一人點着一根蠟燭,懷念同兒子一起過生日吹蠟燭。

風靡全網的“NICE”表情包爺爺,卻有着最悲傷的故事

《傷心書》中的羅森

羅森喜歡看來來往往的路人,想起了雨中為自己撐傘的母親,想起了昔日的聚會……

“正因為眷戀生活的美好,悲傷的羅森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氣,這勇氣正如結尾的燭火照亮了暗夜。”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師陳靜覺得羅森在書中像一個虛弱的鬥士,即便每一次追憶都意味着再一次直面悲痛、揭開創傷,但他仍舊去做,不斷破除着悲傷的灰暗,也鼓勵人勇敢。

# 02

垃圾場旁的幸福童年

羅森的成名作之一是《我們要去捉狗熊》。“我們要捉一隻大大的/天氣這麼好/沒什麼好怕的……”這原本是英國一首非常古老的野營歌。羅森發揮他的想象力将其演繹成一家人去捉狗熊的冒險故事,節奏輕快,朗朗上口,非常适合親子閱讀。

風靡全網的“NICE”表情包爺爺,卻有着最悲傷的故事

那些溫馨的畫面裡,我仿佛看到了羅森童年的影子。

羅森1946年出生于倫敦哈羅鎮。17歲之前,他都和家人們住在一個窄小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後面有一條寬敞的巷子,這是所有的轎車、貨車和卡車運送商品的必經之地。木匠、水管工和油漆工等建築勞工聚集在這裡。

附近有一個垃圾場,那是羅森和他的朋友們童年時期最寶貴的遊樂園。

風靡全網的“NICE”表情包爺爺,卻有着最悲傷的故事

《我們要去捉狗熊》插圖

羅森的父母都是中國小老師。盡管家境非常貧寒,但他的童年都被浸潤在在父母的故事和笑話中。父親喜歡用不同的語言給孩子們唱歌,為他們讀莎士比亞的戲劇。戲劇中複雜的英語單詞和短語伴随着羅森長大,逐漸激發了羅森對文字的興趣。

比羅森大四歲的哥哥最擅長的事情就是進行模仿秀。在他們家的卧室裡,哥哥用那些誇張搞怪的肢體和語言将他認識的人以另一種姿态表演給羅森看。“他經常把我逗得合不攏嘴,哥哥就像我的另一個父母,在他的觀念裡,學校教給他的一切,他都必須要教給我。”

就這樣被歡聲笑語包圍的童年塑造出了羅森樂觀幽默的性格,那些童年裡令他捧腹大笑的場景也成了他日後創作的寶貴财富。

轉眼羅森11歲了,他跟哥哥讀了同一所學校,那時他開始愛上了表演和創作。

風靡全網的“NICE”表情包爺爺,卻有着最悲傷的故事

“我開始寫詩,寫我年輕時做過的事,寫女孩,寫自然和天性,而且我寫這些都是非常嚴肅認真的。”六年級時,羅森深受傑拉德·曼利·霍普金斯的影響,經常近乎偏執地花費好幾個小時去找押頭韻和有着一定符号序列規律的單詞。

羅森幸運地考入了牛津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他開始全身心地鑽到了劇本寫作和表演中,他的第一部作品《Blackstone》在大學期間被搬到了皇家劇院的舞台上。

1972年後至今,羅森一直自由執業。他寫書,為報紙和雜志撰文,教學校的孩子們寫作,做兒童文學的表演,做廣播節目......

風靡全網的“NICE”表情包爺爺,卻有着最悲傷的故事

羅森創作了大量關于自己童年經曆的詩,但他原本并不是打算給兒童看的。直到羅森的第一部詩集《Mind Your Own Business》在1974年被一家兒童圖書出版社出版,他才開始以各種各樣的的方式投入到近140種兒童圖書的創作中。“有些完全是我自己寫的,有些是我摘錄的别人的詩集,有些改編自民間故事。”

# 03

“不許在課上呼吸”

羅森經常會在課堂上表演他的喜劇詩歌。當他有一次誇張搞笑地表演《巧克力蛋糕》時,他注意到“孩子們會看着老師,好像在用他們的眼睛問着‘我們可以大笑嗎?’‘這是被允許的嗎?’”。

面對這樣的情景,羅森認為雖然讓孩子認真學習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孩子們身處在充斥着考試和知識的教育系統裡,已經面對太多“壓迫性”的事情了,“幽默可以讓他們稍微休息放松一下”。

羅森在多個場合對如今英國的教學寫作制度和形式做出了批評。“我們不能繼續忽視現行的考試制度、他們創造的苛刻的學校文化和孩子們不斷惡化的身心健康之間的關系。”

《不許在課上呼吸》(《No Breathing in Class》)是羅森寫的一部短詩集,他将學校經常發生的事情改編重新創作。

風靡全網的“NICE”表情包爺爺,卻有着最悲傷的故事

《不許在課上呼吸》(《No Breathing in Class》)

其中一首短詩描寫了一個精神變态的獨裁者老師,她會制定非常變态的規矩以彰顯自己的嚴格,比如不許學生們在教室裡呼吸。

“我們有一個非常嚴厲的老師,在她的課上我們連呼吸都不被允許。她常常站在前面對我們說,‘不許呼吸!’”于是孩子們隻能一上午都保持屏住呼吸的動作。

一周開始的時候,班裡有48個孩子。一周過去後,班裡就隻剩5個孩子了。在老師變态的要求下,虛弱的學生們一個個倒下死去。有孩子向老師提出:“我能出去呼吸一下嗎?”但也被老師拒絕了。

羅森将這首詩惟妙惟肖地表演出來,并拍成了視訊,自2008年發表在YouTube上至今,播放量已經突破1100萬次。

羅森的YouTube賬号叫“孩子的詩與故事(Kids’Poems and Stories With Michael Rosen)”。羅森再次展現了他的天才——如何運用幽默讓孩子們開懷大笑。

他用誇張、搞怪的方式演繹了自己的作品。“孩子們需要幽默來釋放,這樣世界才不那麼可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