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忽略了雍正?

一個“大将軍王”,讓八爺黨内部的先鬥了起來。

西北的策妄阿拉布坦叛亂,已經無法禦駕親征的康熙準備選擇一名皇子代為出征,并且将其封為“大将軍王”,統領朝廷十萬兵馬前往西北平叛。

此時距離康熙第二次廢黜太子胤礽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期間康熙對于立嗣一事決口不談,但是這一次突然要給一位皇子這樣積累功勳的機會,并且還要給“大将軍王”的封号。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忽略了雍正?

而這就讓八爺黨的衆位阿哥特别是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從一開始就認定了,康熙讓誰當這個大将軍王,讓誰帶兵去西北平叛,誰就是康熙心中的繼位人選。

雖然在雍正的舉薦下,十四阿哥胤禵成功拿下了這個“大将軍王”,在這之前,八阿哥表面上還口口聲聲說“這個大将軍王争不過”十四阿哥,但是在八阿哥的心中,始終沒有放棄對于皇位的觊觎,于是還專門安排了鄂倫岱跟随前往西北,目的就是為了監視并且牽制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也因為這個“大将軍王”,開始對于皇位有了憧憬,再加上雍正對他的舉薦讓他産生了“打虎親兄弟”的錯覺,也開始了對于八阿哥等人的反擊,在策反了鄂倫岱之後,不顧八阿哥等人的指令,率兵取得了重要的勝利,一時間是風光無限。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忽略了雍正?

一方是極力積累戰功讨好康熙,另一方面,是不斷的掣肘與打壓,最終在康熙的生日宴會上,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間的沖突爆發了。八阿哥用一隻死鷹替換掉了十四阿哥給康熙進獻的隕石,原本的祝福變為了詛咒,沖突也就此被擺上了桌面。

而正是一個“大将軍王”,讓原本就不是鐵闆一塊的八爺黨内部出現了分裂,雙方都将彼此視為主要對手而加以打壓,也就自然無法顧忌在一旁的雍正了,然而實際上,“大将軍王”在康熙的眼中,更多的隻是一種激勵,而不是繼位人的選擇,是以從一開始,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就已經是大錯特錯了。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忽略了雍正?

雍正保舉十四阿哥為大将軍王,并且積極為西北大軍居中排程,籍此埋下了一顆煙霧彈。

雍正自己不去争取這個大将軍王,也沒有推薦已經被康熙關了多年的十三爺出任大将軍王,而是推薦了十四阿哥胤禵,這一點别說是八阿哥胤禩,就連十四阿哥自己都有點出乎意料。

盡管雍正和十四阿哥是一母所生,但是兩人關系卻是非常之僵,兩個人又分屬不同的政治集團,因而更多的時候他們是以政敵的關系出現在人們面前。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忽略了雍正?

而這一次,雍正竟然保舉了十四阿哥,同時十四阿哥又舉薦了年羹堯擔任陝甘總督,接濟大軍供需。這就讓八阿哥等人陷入了思考之中,是不是這親兄弟兩個人開始聯合了,雍正是不是要擁立自己的親弟弟當皇上了。

雍正在此之後,積極調配大軍糧草軍需,自己的親信年羹堯、李衛等人也是排程、配給得力,這些都讓八阿哥感受到了雍正和十四阿哥已經擰成了一股繩,雍正正在全力的支援十四阿哥。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十四阿哥将雍正視為自己的支援者,而八阿哥胤禩則把雍正則看作是十四阿哥的同黨,因而兩人也就忽略了雍正,甚至開始認為雍正并沒有奪嫡之心,而将懷疑與鬥争的對象放在了彼此身上。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忽略了雍正?

雍正的“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政策,使之成為“九子奪嫡”最終的勝利者。

實際上,在邬思道的建議下,雍正自參與奪嫡鬥争的一開始便采取了“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政策,将自己的奪嫡之心掩藏了起來,不去考慮、關心康熙的想法,而是一心做好本職的工作,這也讓康熙非常的滿意與信任。而康熙也非常配合的一直将雍正是自己繼位人的資訊隐藏了起來,是以無論是從雍正自己的行為,還是從康熙的态度,雍正開始慢慢的為人所忽略。

最終,在康熙的保護和安排下,雍正成功登上了皇位,成為“九子奪嫡”的勝利者。直到這個時候,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仍然不願接受這樣的結局,特别是十四阿哥,畢竟那個“大将軍王”就是康熙繼位人的觀點一直萦繞在他們心頭,而他們不知道的,這僅僅是康熙的一種政策和安排,他們都上了康熙的當了。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忽略了雍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