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紙上煙雲》|國内首部以古書畫修複為題材的解謎小說

本書是國内以古書畫修複為題材的解謎小說。

清代揚州假畫販子吳墨林為康熙皇帝修複了一件曠世名作《千裡江山圖》,後進入宮廷為皇家書畫做修複工作,與圖籍司副主事劉定之暗中競争。二人在雍正奪位中因修複污損的遺诏立下汗馬功勞,又領命南下尋找的驚天寶藏。兩位修複工匠與一衆江湖異士,循着藏匿在曆代名家書畫作品中的線索,一步步接近真相……

全書圖文并茂,懸疑中穿插古書畫鑒賞、書畫修複等相關知識,情節跌宕,扣人心弦。

《紙上煙雲》|國内首部以古書畫修複為題材的解謎小說

千年古畫遭厄

康熙四十六年,國泰民豐,天下安甯無事。

年初,康熙南巡的行轅從京城緩緩出發。行轅将近千人,龍旌雉羽,熱鬧非凡。臨行之際,皇帝指令太監攜上十幾件宮内珍藏的宋元書畫。原來這康熙皇帝一生最是喜愛收藏古代書畫,尤其嗜愛宋元時期的山水畫。每次南巡,皇帝都要随身帶上幾件,以供途中時時把玩。

皇帝一路上遊山玩水,興緻勃勃。四月十四日,行轅由蘇州抵揚州,駐跸于天甯寺行宮。

四月的揚州已經是草長莺飛的時節了,白日裡春風和煦,夜晚漸有涼意。剛剛入夜,天甯寺行宮的一處暖閣中,香霧熏人,明燭高照。皇帝打開黃綢子龍紋緞面的囊匣,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兩尺多高的大卷軸,指着引首的标簽,對身邊的一個妃子說:“靜妃,你看,朕此次帶來了《千裡江山圖》,今日也讓你開開眼界。”

在康熙收藏的上千件古代繪畫中,這一件北宋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最得他的鐘愛。這是一件尺寸極大的絹本設色山水畫,全部展開竟然有三四丈長。

《千裡江山圖》中景象大開大合,氣勢撼人,細微處卻極為精到,可謂“盡精微,緻廣大”。皇帝每次展卷細觀,都不由得從心底裡欽佩這位天才畫家的神來之筆。何況這件作品不但畫得出色,名字也極為順耳。“千裡江山”盡在咫掌之内,天下奇觀,隻在皇帝一握之中。想當年擒鳌拜、定三藩、平台灣,曆經千辛萬苦,如今終于能坐穩了龍椅,把卷耽玩,心中不免得意非常,竟有一種睥睨天下之感。

皇帝輕輕撫摸着畫卷上厚重的石青色,對靜妃道:“這王希孟作此煌煌巨迹之時,年僅十八歲,想來真令人匪夷所思啊。”

靜妃說道:“皇上少年登基,執掌天下,鏟除權臣鳌拜之時也不過十四歲,皇上才算是真正的少年英雄呢。”

康熙笑道:“你倒是會說話,本來是賞畫,卻扯到朕身上來了。”

靜妃道:“單若論畫,臣妾倒是更喜歡那些純水墨的文人畫,這《千裡江山圖》雖是宏大之作,但對臣妾而嚴,色彩過于豔麗了。”

皇帝指着畫中石青色的山峰道:“尋常的設色畫,倒也庸俗,隻是這一件,顔色靓麗卻又不失高雅。”

靜妃抿嘴嬌嗔:“聖上說什麼就是什麼,但臣妾卻有個愚昧的見解:若論格調,青綠設色畫還是不如水墨畫,水墨畫似更溫潤儒雅一些。”

皇帝倒是喜歡這妃子與自己争辯書畫品評之事,他笑道:“水墨畫不是不好,隻是在朕看來,黑白兩色,過于單調,更乏莊重大氣的堂皇之象。”

靜妃見皇上認真起來,也起了興緻:“皇上,您是天子,自然是鐘情于堂皇氣象,但若是以貶低水墨,以為單調,那臣妾可就不同意了呢——皇上豈不聞古人有‘墨分五彩’之說?”

皇帝瞪起眼睛嗔道:“朕當然聽說過‘墨分五彩’的說法,隻不過那是文人的比附罷了。水墨畫乃是唐以後才有的,但唐以前的高古之作,都是丹青重彩,難道你認為唐以前的先賢,格調都不高嗎?”

靜妃笑起來,仗着自己受寵,說話也大膽:“皇上,您說這話,臣妾可不敢苟同。唐以前名迹,今已百不存一,未必沒有水墨之作……”

皇帝裝作生氣的樣子,一把抱住靜妃,說道:“好你個犯上的妃子,你倒笑話起朕來了,倒顯得你是個陽春白雪,朕是個下裡巴人,今日就讓朕這下裡巴人,教訓教訓你這陽春白雪!”

靜妃扭動腰肢,咯咯咯笑起來,用力要掙脫康熙。這兩個人鬧起來的時候,卻忽略了身邊的桌子上的那柄掐絲琺琅高腳油燈。皇帝一不小心,胯部撞上了桌角,桌子劇烈地一晃,那柄油燈刹那間傾倒,燈油并着燈芯,潑灑在千裡江山圖上,火苗立時竄到一尺多高。

靜妃頓時驚叫起來,皇帝也回過神來,慌忙間拽起身後羅漢床上的布幔,在畫上一陣撲打,火光漸滅,暖閣門外守候的太監聽着裡面聲音不對,連忙推門而入,看到這景象,也呆住了。

皇帝本來就長着一張長臉,此時生氣,臉拉得越來越長,面色也越來越陰冷。靜妃偷眼看去,隻見他的眼睛似乎要噴出火來。靜妃從來沒有見過皇帝這樣生氣,一時間竟然吓得不知道說什麼好,倒是那太監反應靈活,見了這情形,立刻跪倒在地,顫聲道:“萬歲爺息怒,保重禦體,千萬不要氣壞了身子。這畫再金貴,也不如萬歲的身子金貴……”靜妃連忙也跪下身,說道:“萬歲,萬歲,是臣妾眼拙手笨,不小心撞翻了油燈,請陛下治臣妾之罪……”

《紙上煙雲》|國内首部以古書畫修複為題材的解謎小說

《紙上煙雲》:将文物修複的光照進了創作

◎錢飛遙

國内首部以古書畫修複為題材的解謎小說

古人以“煙雲”指代書畫,董其昌曾言:“畫家之妙,全在煙雲變滅中。”雲煙障眼,懸疑頓生,《紙上煙雲》的故事就從一幅曠世名作開始,撥開了古代書畫背後的重重疑雲。

清代揚州書畫修複匠人吳墨林為康熙修複了污損的《千裡江山圖》,後入宮為皇家書畫做修複工作,并被任命為圖籍司主事。吳墨林表面是修複匠人,實際卻是假畫販子,他臨摹的書畫以假亂真,但逃不過宮中圖籍司副主事劉定之的法眼。二人在宮中暗中競争,爾後在雍正奪位中因修複有污漬的遺诏而立下汗馬功勞,又領命南下尋找驚天寶藏。兩位修複工匠與一衆江湖異士,循着藏匿在曆代名家書畫作品中的線索,在尋寶鑒寶的過程中,一步步接近曆史背後的真相……

《紙上煙雲》是國内第一次以書畫修複為題材的小說,它融合了古書畫鑒賞、書畫修複、解謎等多種元素,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具有環環相扣、層層揭秘的懸疑小說特質。可以将這些元素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建構出獨一無二的古書畫懸疑作品,得益于作者作為一名古籍文物修複師的身份。

作為一名國家紙質文物修複師,李屹東面對珍貴的古籍孤本時總是小心翼翼,對着發黃變脆、薄如蟬翼的紙張不敢大聲喘氣。但是在文學創作中,他以“南北颠”的筆名,在小說創作中天馬行空,肆意地把對文物修複和古書畫的熱情揮灑得淋漓盡緻。

将文物修複的光照進了創作

古籍修複自古以來就是屬于匠人之活,書畫裝裱工作枯燥且考驗耐心、專業性又強,從事這份工作的人屈指可數,他們往往獨自與故紙堆作伴,難免清冷孤獨。曆史上關于古籍修複的記錄也不多見,經學者鈎沉爬梳,才對曆史中修複工匠的事迹有了一些了解。如唐寫本《佛名經卷第十三》有題記:“沙門道真修此經,年十九,浴(俗)姓張氏。”道真是五代宋初敦煌三界寺管理佛經的一位僧人,他收集了各寺損壞的古經文加以修補,重建了三界寺藏經,也是敦煌文獻中有記載的唯一一位修複工匠。自古以來,不知還有多少這樣的古籍修複者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留存而付出過自己的心血!

《紙上煙雲》的作者李屹東曾在央視紀錄片《古書複活記》的鏡頭下展示了他的日常工作中鮮為人知的一面。這部紀錄片采訪了數十位國内一線古籍保護專家與學者,記錄他們在古籍修複工作背後的付出與堅持。作為一位年輕的80後古籍修複師,李屹東站在一幅色彩脫落嚴重的帛畫前,凝神屏息地為畫像全色。古籍修複師與作品之間,就如進行着一場跨越曆史次元的對話,隻有他自己才能心領神會。

在小說中,他将自己古籍修複師的工作經驗和對古書畫的了解,投射在兩個清代宮廷修複工匠身上——吳墨林和劉定之。這兩位匠人對書畫修複的技藝和對書畫鑒賞的認識都有着不同的了解,他們一個市井匠氣,一個清高迂腐,但對書畫都懷着狂熱真摯的感情。他們之間互相較量,是藝術上的争持;他們與朝廷之間的決裂,是權力與藝術之間的博弈;他們在尋寶與解謎之中,探尋的是關于藝術的真知灼見。

作者不僅将文物修複的光照進了創作,點亮了國内小說關于古書畫修複題材的空白,更以天馬行空的大膽構思立體化了曆史上衆多不為人知、無文字記載的書畫修複匠人的形象,讓他們的臉從故紙堆中擡起來,對着我們嬉笑怒罵,活生生地呈現。同時我們也在作者的文字中思考:藝術的價值是什麼?古往今來,那些修複匠人為什麼甘于坐冷闆凳,為什麼執着于薄薄的一張紙上,為修舊如舊而費盡心思?

懸疑元素與書畫修複技藝的融合

《紙上煙雲》雖被歸入懸疑類型小說的範疇,但小說題材與内容都極具文人氣質和傳統文化底蘊。在這部小說中,我們既能充分體驗到處處巧設懸念、情節跌宕的閱讀快感,又感受到濃厚的傳統文化藝術特質。作者将古書畫修複技藝的手法和門道通過匠人吳墨林的作僞和修複情節呈現得精彩絕倫,又經過藝術加工,使故事更具可看性。

比如書中寫到吳墨林為讨好劉定之,投其所好而仿作朱耷的《鳜魚圖》,作者就在情節中融合了做舊的竅門:“吳墨林回到家中,緊閉房門,取出紙筆,構思片刻,濡墨揮毫,不多時便畫了一條鳜魚,又仿着朱耷的書法,題了名款。從囊匣中取出一個大木盒, 翻找出朱耷的假印章,按了印泥钤蓋上去。他的造假技術已臻于化境,不過半個時辰,就如行雲流水般造出一件假畫,略一掃視,覺得紙墨少了點舊氣, 于是在廚房熬了一鍋豬油,将這張畫懸挂在竈台上,用慢火熬煮豬油,煙熏了一晚。待到天明,那鳜魚圖果然裹上一層舊氣。”

又如作者寫到吳墨林為康熙修補《千裡江山圖》時寫道:“吳墨林長舒一口氣,連夜的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還剩下關鍵的一步。隻是這一步,還得確定沒人看到,要是皇帝知道了這一步的程式,難保不會龍顔大怒。隻見他偷偷摸摸用手指沾了點唾沫,在自己的胳肢窩裡搓下來一點泥垢,然後用這點泥垢,在新補的絹絲上反複摩擦,那鮮豔的顔色慢慢就沒了火氣。他仔細端詳了一會兒,不太滿意,又用手指在頭皮上磨蹭了許久,刮下來一點頭油,塗抹在補絹上,反複數十次之後,新補的絹絲竟然被頭油蹭出一點兒包漿的柔光,到這時候,才算大功告成。”

這些專業的書畫修複技巧對普通讀者既顯得陌生,但又妙趣橫生,吸引着我們一步步地走向書畫修複匠人的獨特領域。

這部作品的另一驚喜之處,是作者為小說解謎情節而創作了多幅書畫作品。作者畢業于中央美院,谙熟中國古代書畫家和流派的特點,是以他在小說中為解謎和情節需要而創作的書畫不僅為作品增色,而且還讓讀者可以一窺作者的丹青技藝和才華。

《紙上煙雲》

目錄

畫匠入職圖籍司

千年古畫遭厄

連夜尋巧匠

吳墨林獻技

“三仙樓”吐心聲

劉定之識破造假販子

康熙遺诏疑雲

正副主事之争

《早春圖》

遺诏上的污漬

皇四子胤禛

機密差事

西湖畫冊藏玄機

拼碎圖

畫中乾坤

獄中洩機密

兄弟離心

南下西湖

江湖異士伺機劫寶

八爺府暗中行動

劉定之舟中作畫

三座石塔

水底覓寶

暗處窺伺

《蘭亭序》與山水畫

蕭翼與辯才

夾層中的山水畫

道士指路雞冠洞

真假《蘭亭序》

武夫習畫

毒蛇洞驚魂

高人指點

文士妙解畫中卦

雞冠洞涉險

雍正過河拆橋

拜師

六合錦函藏玄機

畫聖神迹終現

逃出生天又遇險

巴特爾怒燒《蘭亭序》

京城暗湧

青樓中鑒書畫

金農入夥

線索浮現

金農解謎

扮番僧

獨樂寺

真僞和尚談經論道

達摩真迹現世

觀音像裡玄機

金剛杵

蠹蟲救主

吳墨林戲弄劫匪

女子心事

菡芬樓七夕雅集

劉定之辨畫解謎

七夕雅宴

俠盜徐陵

八爺黨現頹勢

小獸辟古

夜探董其昌墓

畫舫鬥畫

無字碑

夜遇惡犬

“愚公移山”之計

思白之棺

文房冢之謎

無盡藏

書畫劫難史

束手就擒

假畫救命

憶舊事

暗中示愛

辟古再救衆人

赑社

機密

吳墨林心懷不忿

聽琴入社

虎丘之謎

陳青陽生棄意

師徒重逢

回師門

師徒合謀

假虎丘,真劍池

是敵是友

試探

虎丘山尋寶

各懷鬼胎

石中寶

驚覺叛變

混戰

官府劫寶

會合

造假工坊

穹窿山中藏富貴

信仰崩潰

畫派之争

遠行

後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