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忽略了雍正?

一个“大将军王”,让八爷党内部的先斗了起来。

西北的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已经无法御驾亲征的康熙准备选择一名皇子代为出征,并且将其封为“大将军王”,统领朝廷十万兵马前往西北平叛。

此时距离康熙第二次废黜太子胤礽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期间康熙对于立嗣一事决口不谈,但是这一次突然要给一位皇子这样积累功勋的机会,并且还要给“大将军王”的封号。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忽略了雍正?

而这就让八爷党的众位阿哥特别是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从一开始就认定了,康熙让谁当这个大将军王,让谁带兵去西北平叛,谁就是康熙心中的继位人选。

虽然在雍正的举荐下,十四阿哥胤禵成功拿下了这个“大将军王”,在这之前,八阿哥表面上还口口声声说“这个大将军王争不过”十四阿哥,但是在八阿哥的心中,始终没有放弃对于皇位的觊觎,于是还专门安排了鄂伦岱跟随前往西北,目的就是为了监视并且牵制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也因为这个“大将军王”,开始对于皇位有了憧憬,再加上雍正对他的举荐让他产生了“打虎亲兄弟”的错觉,也开始了对于八阿哥等人的反击,在策反了鄂伦岱之后,不顾八阿哥等人的命令,率兵取得了重要的胜利,一时间是风光无限。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忽略了雍正?

一方是极力积累战功讨好康熙,另一方面,是不断的掣肘与打压,最终在康熙的生日宴会上,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间的矛盾爆发了。八阿哥用一只死鹰替换掉了十四阿哥给康熙进献的陨石,原本的祝福变为了诅咒,矛盾也就此被摆上了桌面。

而正是一个“大将军王”,让原本就不是铁板一块的八爷党内部出现了分裂,双方都将彼此视为主要对手而加以打压,也就自然无法顾忌在一旁的雍正了,然而实际上,“大将军王”在康熙的眼中,更多的只是一种激励,而不是继位人的选择,所以从一开始,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就已经是大错特错了。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忽略了雍正?

雍正保举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并且积极为西北大军居中调度,籍此埋下了一颗烟雾弹。

雍正自己不去争取这个大将军王,也没有推荐已经被康熙关了多年的十三爷出任大将军王,而是推荐了十四阿哥胤禵,这一点别说是八阿哥胤禩,就连十四阿哥自己都有点出乎意料。

尽管雍正和十四阿哥是一母所生,但是两人关系却是非常之僵,两个人又分属不同的政治集团,因而更多的时候他们是以政敌的关系出现在人们面前。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忽略了雍正?

而这一次,雍正竟然保举了十四阿哥,同时十四阿哥又举荐了年羹尧担任陕甘总督,接济大军供需。这就让八阿哥等人陷入了思考之中,是不是这亲兄弟两个人开始联合了,雍正是不是要拥立自己的亲弟弟当皇上了。

雍正在此之后,积极调配大军粮草军需,自己的亲信年羹尧、李卫等人也是调度、配给得力,这些都让八阿哥感受到了雍正和十四阿哥已经拧成了一股绳,雍正正在全力的支持十四阿哥。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十四阿哥将雍正视为自己的支持者,而八阿哥胤禩则把雍正则看作是十四阿哥的同党,因而两人也就忽略了雍正,甚至开始认为雍正并没有夺嫡之心,而将怀疑与斗争的对象放在了彼此身上。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忽略了雍正?

雍正的“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策略,使之成为“九子夺嫡”最终的胜利者。

实际上,在邬思道的建议下,雍正自参与夺嫡斗争的一开始便采取了“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策略,将自己的夺嫡之心掩藏了起来,不去考虑、关心康熙的想法,而是一心做好本职的工作,这也让康熙非常的满意与信任。而康熙也非常配合的一直将雍正是自己继位人的信息隐藏了起来,所以无论是从雍正自己的行为,还是从康熙的态度,雍正开始慢慢的为人所忽略。

最终,在康熙的保护和安排下,雍正成功登上了皇位,成为“九子夺嫡”的胜利者。直到这个时候,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仍然不愿接受这样的结局,特别是十四阿哥,毕竟那个“大将军王”就是康熙继位人的观点一直萦绕在他们心头,而他们不知道的,这仅仅是康熙的一种策略和安排,他们都上了康熙的当了。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忽略了雍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