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融讓梨”家喻戶曉,但是之後的故事,老師一定沒有告訴你

小時候背過三字經的朋友,一定對“融四歲,能讓梨”不陌生,在加上我們小時候,老師經常用孔融讓梨的故事來教導我們懂得尊老愛幼和謙讓,于是孔融的形象在我們心中一直是一位懂事的小孩。但是孔融長大後的故事,相信知道的人并不多,而老師一般也不會告訴我們。

“孔融讓梨”家喻戶曉,但是之後的故事,老師一定沒有告訴你

其實孔融是東漢末年時候的人,更是當時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小時候就懂得将梨讓出去,不僅在我們現在傳播很廣,在當時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古今人人看好的人物,最終卻是被三國時期著名的枭雄曹操除掉,這是為什麼呢?

“孔融讓梨”家喻戶曉,但是之後的故事,老師一定沒有告訴你

孔融是漢室的大臣,後來董卓奪取了漢朝的實際控制權,孔融十分不服氣,就和董卓辯論起來了,孔融是文化人,董卓是粗人,最終自然是孔融獲勝了,董卓十分生氣,想要殺了孔融,但是孔融是十分有名氣的文人,董卓剛掌控權利,自然不想這時候節外生枝,于是将孔融派到北海國做國相,實際就相當于一郡之主。

“孔融讓梨”家喻戶曉,但是之後的故事,老師一定沒有告訴你

後來,孔融掌管的地方受到黃巾起義軍的進攻,孔融于是想離他不遠的劉備求救,喜歡結交的劉備自然幫助了他。黃巾起義後,曹操和袁紹成為了最大的兩個諸侯,但是孔融覺的兩個人都不是真心為漢室,就誰都沒有投靠。

“孔融讓梨”家喻戶曉,但是之後的故事,老師一定沒有告訴你

孔融雖然文化很高,但是在打仗方面沒有什麼天賦,袁紹長子在196年對他發起了進攻,孔融自然打敗,而在逃往的過程中,竟然對妻兒不管不顧,緻使親眷全部被俘,可以說這是孔融的一大黑點,這些老師當然是不會說的。

“孔融讓梨”家喻戶曉,但是之後的故事,老師一定沒有告訴你

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将孔融召為大匠,如果孔融就這樣的話,相信也能當一個文官安度晚年,但是孔融自恃才華頗高,又覺得自己當初能夠頂撞董卓,自然也是不怕曹操,于是經常出言諷刺曹操,這引起了曹操的殺心,後來果然孔融被曹操找了個理由除去了,還連帶着全家都被處刑。不得不說,孔融是一個有才學的文人,但不是一個識時務的人,而這樣不适應時代的人,往往下場都不怎麼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