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溫《甄嬛傳》:你根本不知道,宜修“黑化”的背後有多少眼淚

導讀:年少的期許終究是霧裡看花,水中撈月,一場空歡喜。她這輩子最大的錯,就是愛上了一個薄情的帝王。

重溫《甄嬛傳》:你根本不知道,宜修“黑化”的背後有多少眼淚

“朕特念舊恩,烏拉那拉氏安置于景仁宮,非死不得出,朕與她,死生不複相見……”

從景陽宮門緊閉的那一刻,烏拉那拉·宜修癱坐在地上,她這一輩子太累了,自己愛了一輩子的男人,竟然對自己恨之入骨,苦心經營的後位終究為他人做了嫁衣,這紅牆綠瓦的四角天空,從來不缺自欺欺人的真心。

重溫《甄嬛傳》:你根本不知道,宜修“黑化”的背後有多少眼淚

01

《甄嬛傳》中的宜修殘害皇嗣,機關算盡,随便拎出一件都讓人不寒而栗。然而誰又能夠想到她曾是明眸皓齒,溫婉俏麗的少女。

烏拉那拉·宜修,内大臣步軍統領雲騎尉費揚古的庶女,她的童年注定是不幸福的。

在嫡庶尊卑的年代,庶出便是低人一等,她的身份讓她從小自卑敏感,主母的打壓,在那樣殘酷的生存環境中,宜修學會了隐忍。

同樣是父親的女兒,嫡女柔則自幼名師教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她在偏院中看着一本又一本的醫術,隻是為了照顧體弱的母親。

宜修酷愛書法,抑揚頓挫的筆法映射了她的人生。

重溫《甄嬛傳》:你根本不知道,宜修“黑化”的背後有多少眼淚

在“九子奪嫡”的時代,拉攏家族成了聚集勢力最快的手段,在局勢模糊的時候,費揚古不能輕易地嫁出嫡女,但是作為試探的棋子,宜修便嫁給了四王爺雍親王,即愛新覺羅·胤禛。

一個帶着家族的使命,一個帶着政治的算計,兩人相遇了。

起初,宜修以為她擺脫了庶女的标簽,不再生活在嫡女的光環下,當然宜修和四王爺也确實在王府過了一段安靜甜蜜的小日子。也就是從那個時候,宜修愛上了這個男人。

一個不被家族重視的庶女,一個被生母抛棄的皇子,兩個人互相取暖。

重溫《甄嬛傳》:你根本不知道,宜修“黑化”的背後有多少眼淚

02

也許上天也曾眷顧過宜修,她進府半年便有了身孕,當初太後許諾,隻要宜修誕下皇子便是正妻。她對未來多了一份期許,多了一份憧憬。

如果時光一直這樣,或許她的一生都能平安順遂。

但是事與願違,她的噩夢從此刻開始。

烏拉那拉氏家族聽聞庶女有孕,沒有打發有經驗的嬷嬷過來照顧,也沒有讓生養過的長輩看望,竟然打發了嫡女柔則,這就是費揚古的算計。

純元和雍正的邂逅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家族的步步為營。那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驚鴻舞是柔則日複一日苦練出來的,并不是天資卓越。

柔則生得本就人面桃花,國色天香,似乎天底下的男人都抵擋不了她的魅力,當然雍正也不例外。匆匆一眼,便再是難忘。

他忘了結發妻子宜修,也忘了曾經許下的諾言,這些苦澀宜修一點點地咽下去,她愛慘了這個男人,正如她那句“不愛你,臣妾做不到”。

重溫《甄嬛傳》:你根本不知道,宜修“黑化”的背後有多少眼淚

嫡女入府,宜修隻能俯身做妾,她不願眼前的男人左右為難,她把眼淚生生地倒回眼眶,原本屬于她的嫡妻之位,此刻卻端坐着她的姐妹,她滿眼滿心的丈夫,卻和嫡女卿卿我我。

沒有人比宜修更明白單相思是何滋味。

嫁入帝王家,最難得的是真心,最廉價的便是癡情。

如果那個雨夜是平靜的,可能宜修也不會黑化。

三歲的弘晖病得一塌糊塗,身邊卻沒有一個太醫,就連雍正也被純元拖住,沒有來得及見孩子最後一面。冰冷的雨打在宜修的身上,也澆滅了她所有的希望。

當全府的人都在慶祝純元的喜訊時,沒有人記得那個逝去的孩子。

重溫《甄嬛傳》:你根本不知道,宜修“黑化”的背後有多少眼淚

純元作為姐姐,從來沒有顧及到妹妹的感受,讓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照顧孕婦,這是在宜修的傷口上面撒了一把厚厚的鹽漬。

沒有人能夠原諒這樣的傷害,我們不是菩薩,不能普渡衆生,宜修心裡的恨,皆源于他對雍正的愛,她不忍心傷害這個男人,便執意的傷害他身邊的人,日日夜夜的怨恨生成了執念,讓她墜入了無盡的報複中。

不得不說,宜修的一生是悲哀的。

重溫《甄嬛傳》:你根本不知道,宜修“黑化”的背後有多少眼淚

03

很多人在看《甄嬛傳》的時候,特别讨厭宜修,覺得她心狠手辣,口是心非。但我覺得她是一個可憐之人,一生愛而不得,她努力想要取得别人的重視,但是作為嫡女的純元卻随手可以得到。

她愛雍正到了極緻,但是作為帝後,感情是值不值錢,她必須端莊賢惠,忍着嫉妒把美人送到皇帝身邊。

雍正對于純元懷念,隻是因為純元死在了她最美好的年紀,而宜修也明白身為皇帝,無法做到一心一意地對待一個人,需要把自己的萬千寵愛平分秋色,鐘情于一個人是帝王之家最忌諱的做法。

重溫《甄嬛傳》:你根本不知道,宜修“黑化”的背後有多少眼淚

宜修極度的愛,讓她陷入了一個悲苦的境地,如果一開始她所求的不過是權勢和地位,可能她的結局也不會如此悲催。

後來的甄嬛,她赢在不愛,她明白帝王的夜晚從來不屬于一個人,要權力不要愛的女人,才能赢。

宜修跌宕起伏的一生,無非就是引起皇帝的重視,希望丈夫的一個轉身和回眸,她這一輩子,沒有人真心地關心過她,終其一生活在不被愛的現實裡。

最是無情帝王家,宜修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她算計不了自己的心,她陪他走過來“九子奪嫡”的風風雨雨,替他處理好後宅之事,讓他後顧無憂,若非一日間,諾言不富兌現,幼子夭折在雨夜中,讓她一夜失了心。

之前愛得多麼癡迷,後來就有多麼恨,癡心錯付,哪有力氣裝賢能,最後落得死生不複相見的下場。那一刻她可能釋懷了,願她來世不入帝王家。

重溫《甄嬛傳》:你根本不知道,宜修“黑化”的背後有多少眼淚

04

對于宜修,癡情是她的死穴,九分的喜歡和一分的尊嚴,她連最後的自尊也成了執念,不傷則不痛,不痛則不怨,不怨則不癡,在這紫禁城裡日複一日的等待,最後心碎了,其實你等的不是那個人,而是你沉迷于過往的幻想和自己的執念。

這個可憐而又悲情的女人,許是在生命的盡頭也曾後悔過,與其困住這四方四正的宮牆中一生,還不如當初不見,嫁與平凡之人草草一生。

不論古今,女人應該活得灑脫一點,在愛情的世界裡,女人的選擇不應該在“愛你”和“更愛你”兩者之間,還有一個就是不愛。那個辜負你、不珍惜你、不尊重你、不愛護你的人,又何必心生執念。

End。

花影故事原創作品,專注情感心理領域,以走心的文字,書寫有态度、接地氣、有力量的觀點與故事。

今日話題讨論:《甄嬛傳》中,宜修這個人物,是可憐多一點還是可恨多一點?歡迎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