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裡那些母愛迸發的瞬間,寫盡天下癡心父母

唐代遊吟詩人孟郊的《遊子吟》裡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一首小詩,短短30個字,卻寫盡一個母親對遠遊兒子的擔心和牽挂,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兒走千裡母擔憂。

孟郊還有一首詩,也是歌頌母愛的,他在《遊子》裡寫到: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自唐宋時期開始,萱草也逐漸成為母親的代稱。賈玲懷念母親的電影《你好,李煥英!》的主題曲即是《萱草花》,元代的王冕有詩曰: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古代,北堂一般是母親的居所,後又以“萱堂”代指母親。

據說,康熙南巡時,就曾賜給他的乳母孫氏一塊匾額,上書“萱瑞堂”三字,并稱其為“吾家老人”,這是将其當成了母親一般對待。這孫氏乳母也就是曹寅的妻子,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祖母。

紅樓夢裡,黛玉、湘雲中秋聯句時,也有“香新榮玉桂,色健茂金萱。”之句,續文的八十七回裡也提到“北堂有萱兮,何以忘憂?”這裡的萱草都是代指母親,萱草也叫宜男草、忘憂草。

紅樓夢裡就寫到了衆多母親形象,以及那些難忘的母愛迸發的瞬間,可以說是寫盡了天下癡心父母,讀之令人淚目。

二十五回裡,寶玉從舅舅王子騰家參加完舅母壽誕歸來,因為喝多了酒,見了王夫人,就一頭滾在母親懷裡,“王夫人邊用手滿身滿臉摩挲撫弄他,寶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說長道短的。”

這是母慈子孝的溫馨畫面,批者脂硯齋看到這裡,先後有三句批語,第一條是“餘幾幾失聲痛哭。”第二條是“普天下幼年喪母者,齊來一哭。”第三條是“慈母嬌兒寫盡矣。”

脂硯齋看到這樣母愛迸發的瞬間,為什麼會痛哭?從批語裡我們可以看出,脂硯齋應該是幼年喪母的,他沒有母懷可鑽,沒有可以撒嬌的惡人,更沒有人能再給他母愛了。

對王夫人來說,她雖然生有三個子女,可長子早逝,長女早早入宮,她隻有一個寶玉在身邊,雖然是禍根孽胎,是混世魔王,但她又怎能不疼不愛呢?

寶玉挨打時,王夫人更是對丈夫賈政痛哭道:我如今已将五十歲的人,隻有這個孽障……今日越發要他死,豈不是有意絕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繩子來先勒死我,再勒死他。

王夫人說完這話,趴在寶玉身上大哭起來,賈政聽了這話,也淚如雨下。俗話說,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大約天底下做母親的都一樣,在家庭紛争中永遠扮演着保護子女的角色。

脂硯齋一條批語說:使人讀之,聲哽哽而淚下。另一條批語說:未喪母者來細玩,既喪母者來痛哭。是呀,母親若不在了,再挨打時,誰來保護我們呢?

俗話說,兒多咬着老人偏。很多人也說紅樓夢裡的賈母偏心,喜歡小兒子不喜歡大兒子,甚至長子賈赦還借着一個笑話諷刺過自己的母親偏心。

賈母真的偏心嗎?并沒有。榮國府的爵位讓他襲了不說,還給了他别院另住,要娶小老婆,讓他隻管外面買去,花多少錢都行。

賈母看不上自己的長子,嫌棄他放着好好的身子不保養,官也不好好做,這哪裡是偏心?這分明就是一個母親對不争氣的兒子的“恨鐵不成鋼”啊,是“怒其不争”!

二十四回裡,賈赦偶感風寒,賈母得知後,立馬讓寶玉過去請安,還帶去了賈母的問話,這哪裡是偏心?這分明是一個母親對兒子身體的擔心和關心。

我們常說,兒子再大,在母親跟前,永遠是個孩子,賈赦兒孫都滿眼了,但隻是感了個風寒,賈母就派寶玉去問去請安,難道這不是令人感動的母愛嗎?

七十六回裡,賈府那年中秋,賈母帶着家人正在賞月,忽然聽聞賈赦出去時被石頭絆了一下崴了腳,賈母趕緊派兩個婆子去看,又讓邢夫人趕緊快去,得知沒大礙後才放心。

這難道不是一個母親對兒子最深切的關心,這難道不是最令人感動和難忘的沉甸甸的母愛?對賈母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兒女她都疼,隻是表達方式不同罷了。那些母愛迸發的瞬間,足以讓我們看到一個母親對兒女最無私的疼愛。

不隻是對兒子,對唯一的女兒賈敏,本就喜歡女孩的賈母更是寵愛有加,賈敏去世後,初見黛玉的賈母,完全不顧禮節,摟着黛玉就心肝肉的叫着大哭起來。

這是賈母少有的當衆大哭,不為别的,隻為做母親的聽聞女兒去世,卻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隻為她見到了外孫女,更加思念去世的女兒。

賈敏的去世,對賈母來說,無疑最大的痛,就像寶玉挨打時,連賈珠都哭出來的王夫人一樣。天下做父母的,誰又能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樣的生命之重呢?

這些母愛迸發的瞬間,這些滿溢着母愛的情節,總能打動我們。因為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是最純粹的,它與生俱來,從我們出生開始直到他們離開這個世界,兒女都是父母永遠的牽挂。

當我們與父母争吵時,靜下來想想,不應該生氣,而應該感到幸福,因為我們的父母都還健在,我們還有孝敬他們的機會,在他們面前,我們永遠都可以是孩子。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