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證深一度|資本逐鹿生長激素:市場前景誘人 監管利劍高懸

上證深一度|資本逐鹿生長激素:市場前景誘人 監管利劍高懸
上證深一度|資本逐鹿生長激素:市場前景誘人 監管利劍高懸

2020年國内生長激素競争格局

資料來源:藥智網,德邦研究所

上證深一度|資本逐鹿生長激素:市場前景誘人 監管利劍高懸

2012-2020年我國生長激素不同劑型增速

資料來源:PDB,國金證券研究所

近幾年,生長激素治療方法突然進入越來越多家長的視野,在資本市場上“生長激素”概念也迅速“出圈”。生長激素市場在今後發展空間廣闊。不過,今年以來公衆輿論多次聚焦生長激素,直指“濫用”現象。若這些事項難以遏止,未來不排除被納入監管重點監控的可能。

日前,濟川藥業公告,公司通過License-in(許可引進)模式,預計斥資超20億元獲得天境生物伊坦長效重組人生長激素(下稱生長激素)在中國市場開發、生産及商業化的獨家許可。公告發出後3天,公司股價最大漲幅達33.18%,市值上漲近50億元。

輿論關注濟川藥業進軍生長激素行業的動機與收益。中國的生長激素行業,無論是在科研領域還是資本市場,都是一個現象級的産業樣本,一條廣受追捧的網紅賽道。

在二級市場,以長春高新為例,從2008年到2021年5月,公司股價從4元左右,一路攀升至522.17元,獲得百倍左右的市值增長。一切都歸功于“生長激素”這個神奇的“催化劑”。

但是,近年來輿論、市場、監管等關于生長激素的探讨與反思越來越多:孩子是否有必要接受生長激素治療,是否安全可靠?行業商業模式是否健康?為何這種治療方式會突然盛行?面對“濫用”诟病、集采要求與監管規範,生長激素産業的未來将何去何從?

有效,但非“神藥”

“實際上,對于身材矮小的兒童,真正需要生長激素治療的隻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絕大多數孩子在長高過程中隻需要進行均衡的飲食、規律的運動及良好的睡眠,并不需要使用生長激素。如需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必須先進行兒童骨齡、生長激素分泌水準等檢查,還需排除其他疾病。”北京某三甲醫院兒科專家告訴記者,如果家長懷疑孩子長得慢、長不高是與缺乏生長激素有關,不妨先去醫院進行檢查,并由專科醫生進行評估,再決定是否需要使用生長激素。

多位業内專家、醫生表示,對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身材矮小的兒童,生長激素是目前公認的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臨床資料顯示,通過生長激素治療,患者的平均成年身高可以增長2.5厘米至7.6厘米,效果因人而異。

生長激素在治療中有副作用嗎?

答案是肯定的。今年10月下旬,國家藥品監管局釋出的《生長激素非神藥 基本常識要知道》稱,生長激素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局部一過性反應、體液潴留、注射部位肌肉組織萎縮、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高血糖、胰腺炎、脊柱側凸、股骨頭骨骺滑脫、腕管綜合征等。

還有兒科醫生告訴記者:“生長激素是矮身材類疾病的常見主要治療方式,通常需要持續治療至少1至2年時間,療程長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一直是國内外學界和家長關注的重點。”據其介紹,患兒在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過程中,漏針現象比較常見,社會節奏快、工作生活繁忙的地區更為嚴重與普遍,這也導緻了治療效果的不及預期與對産品口碑的評價不一。

治療可能會每周一次或多次,直到停止發育,治療時需要反複看醫生、做X光和抽血,還可能給孩子帶來心理問題。

從成本看,藥品招标資訊顯示,粉針每年的花費約1.9萬元,水針約4.2萬元,而長效劑型的開銷每年在19.6萬元左右。這對不少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一門販賣身高焦慮的生意?

從1958年的人垂體生長激素,到如今的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合成,使用生長激素用于矮身材兒童的治療,在全球範圍内有超60年的曆史。就在近幾年,生長激素治療方法突然進入越來越多家長的視野,在資本市場上“生長激素”概念也迅速“出圈”。

為何如此?

“企業在市場推廣方面的努力肯定是不容忽視的,相關公司的銷售費用可見一斑。但生活水準的提高,審美風氣的變化及治療方式本身的進化,都是決定性因素,缺一不可。”一位長期關注兒科醫學投資領域的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學習成績、特長、相貌等都是競争要素,身高也不例外,現在部分職業在招聘時對身高有明确要求,婚戀市場更是這樣。”一位家長說,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兼具外貌和能力,哪怕費用稍微高一些,也值得。他甚至透露,身邊也有家長希望借助藥物為孩子的身高“美容”,在被公立醫院拒絕後,拿着病曆去民營醫院購買生長激素。

天境生物首席戰略官朱傑倫介紹稱,就目前生長激素産品使用的診療情況看,國内外都有一系列嚴謹的診療标準和流程,醫生需進行一系列嚴謹的檢測項目後方可開處方。

有對孩子身高感到焦慮的家長,就有利用焦慮牟利的人。

記者了解到,的确有一些醫藥代表用高額回扣來引誘兒科醫生濫開處方,也有一些兒科醫生為了回扣對前來就診的兒童進行超适應症用藥。

今年5月21日,長春高新在投資者電話溝通會議上表示,目前公司生長激素30%以下在公立醫院銷售,70%以上在其他合作醫療機構銷售。在未來,生長激素在民營醫療機構的銷售占比會進一步提升。這也一度成為社會認為生長激素被濫用的依據。

“僅因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身高感到焦慮,産生濫用苗頭,進而為患兒帶來健康風險,就全盤否定生長激素,這是因噎廢食。更重要的是加強監管,保證醫生用藥的合規合理。這樣對患者、正規經營的企業更為有利。”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生長激素走俏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長效制劑的研發和面世。它引起了業界關注,還成為又一個重要的藥物研發方向。

生長激素主要分為粉針、水針和長效劑型三種。從使用頻率看,長效制劑隻需每周一次,在療效和患者依從性上有明顯優勢,其他的需要每天使用。

企業群雄厲兵秣馬

目前,國内唯一上市的長效生長激素制劑,是2014年獲批的金賽藥業的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該長效制劑的銷售額約占整個生長激素市場的11%,但因其單價較高,目前長效制劑的銷量并不高。

放眼全球市場,生長激素的主要研發趨勢為長效劑型,已獲批上市并仍在市場銷售的長效劑型,除了上述金賽藥業的産品,還有2020年9月在美國獲批的諾和諾德的Somapacitan。

兩家國内生長激素龍頭企業安科生物和特寶生物正在研發的,也是聚乙二醇化生長激素。

此外,還有一些國内企業在厲兵秣馬,欲分生長激素這塊“大蛋糕”。

維昇藥業TransCon人生長激素進入臨床三期,将成為中國首個未經修飾的長效人生長激素,每周使用一次,可持續釋放與每日一次制劑同樣的人生長激素。

天境生物一款長效重組人生長激素(融合蛋白)也已進入臨床三期,這款藥物具有通過hyFc融合技術開發的新型分子形式,前期試驗證明與每日注射短效人生長激素的療效相似。

億帆醫藥F-899長效生長激素也已獲批臨床,F-899是一種具有高度差異化的長效重組人生長激素,其分子量增大,體内半衰期明顯延長,在臨床上可探索兩周給藥一次。

除了一衆研發企業,還有濟川藥業、華潤三九入局。

以兒科為公司重點發展業務領域之一的華潤三九,在2020年下半年與諾和諾德達成合作,雙方約定通過合約銷售模式共同推廣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諾澤。華潤三九将負責諾澤在我國的學術推廣,諾和諾德仍是諾澤的所有權人。

無獨有偶,傳統中藥上市公司濟川藥業日前與天境生物簽署《獨家開發、生産及銷售合作協定》,天境生物許可濟川藥業在中國市場進行長效重組人生長激素伊坦生長激素(TJ101)的開發、生産及商業化。

市場遠未飽和 監管仍待加強

一方面,如此有吸引力的生長激素市場,到底有多大規模?容得下這群蜂擁而入、“摩拳擦掌”的資本嗎?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公衆輿論多次聚焦生長激素,直指“濫用”現象。若這些事項難以遏止,未來不排除被納入監管重點監控的可能。

對上述兩點,企業的看法較為樂觀。

濟川藥業最新披露的公告稱,根據Frost&Sullivan市場研究報告,目前中國隻有約5.7%的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患者接受生長激素注射治療,臨床需求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滿足;中國兒童生長激素市場規模到2030年或增長至358億元人民币,2018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為19.8%。

濟川藥業董事會秘書曹偉認為,這個市場足夠大,一方面,現有患者存在用長效藥物治療替代短效藥物治療的空間;另一方面,國内目前接受治療的患兒滲透率非常低,是以行業将迎來快速增長。

今年5月,網傳16省聯盟帶量采購名單中包含生長激素相關産品,雖然最終的結果是沒有納入,但生長激素作為長春高新大單品,集采的風險仍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

生長激素在短期内會被集采嗎?會影響産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嗎?相關企業人士對此持樂觀态度。

目前,生長激素的傳統粉針劑型逐漸被市場淘汰。但與之相悖的是,暫時進入醫保目錄的是較為落後的粉針劑型。

資料顯示,目前生長激素85%為自費支付,70%來自院外銷售。是以,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生長激素銷售并不依賴于醫保買單。

有負責藥品銷售相關的藥企從業人員對記者表示,藥品帶量采購首要目的是降低醫保負擔,提高醫保基金利用效率,是以當藥品占用了較大數量的醫保份額,又有大量患者基礎,持續産生大量醫保費用,集采才能起到降低醫保負擔的作用。顯然,生長激素占用醫保份額有限。此外,生長激素行業同疫苗一樣,生長激素的生物制品屬性,導緻其産能建設速度受限,即使進入集中采購,“以價換量”的邏輯很難行得通。

是以,對企業而言,生長激素作為處方藥,臨床需求确實存在,若能加強監管,防範濫用等違規風險,促使全行業做到合規合理用藥,未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政策分析師陳夢潔認為,除了兒童用藥,成人生長激素市場空間同樣廣闊,市場規模峰值有望達100億元。據其介紹,成人生長激素缺乏症是指成人垂體前葉生長激素合成與分泌功能受到損害,生長激素完全或部分缺乏而導緻的代謝紊亂。目前,長春高新正發力成人生長激素市場,相關産品處于臨床Ⅱ期。

上證深一度|資本逐鹿生長激素:市場前景誘人 監管利劍高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