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心殿是皇帝辦公之地,為何常年陰冷潮濕?專家挖開地磚後:佩服

北京作為我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在此之前,曆朝曆代的首都大都選擇在四季分明氣候适宜的南方,如南京,曾經就是六朝古都,北京因為屬于北方,是以一直都是被少數民族占領,北方一般以遊牧為主,每當寒冷的冬季到來時,食物等資源的擷取就成了一個大問題,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南下侵略,掠奪資源,和朝廷談判。是以明清之前,北京一直是一個戰略要塞的存在。

養心殿是皇帝辦公之地,為何常年陰冷潮濕?專家挖開地磚後:佩服

給北京帶來新的生命,這件事要歸功到一個皇帝身上,明成祖朱棣。其實遷都這個事情早在朱元璋時期就有過想法了,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南京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首都,說起來南京這個地方也是挺适合作為一個國家的都城的,首先地處南方氣候适宜,其次環山地形長江港口,經濟也發達,另外離自己的老家也近,可以迅速調動到兵馬,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缺點的話,可能是這不是個"長壽"的都城,之前将南京作為首都的朝代,都不太長壽,是以他一直有遷都北上的打算。

養心殿是皇帝辦公之地,為何常年陰冷潮濕?專家挖開地磚後:佩服

朱元璋還曾派兒子去考察,主要是長安和洛陽兩座城市,可是剛剛考察完兒子就病逝了,他自然也沒有心情想繼續想遷都的事情,沒過多久朱元璋病逝,是以遷都這件事始終是他的一個遺憾。

養心殿是皇帝辦公之地,為何常年陰冷潮濕?專家挖開地磚後:佩服

所幸他的兒子幫他完成了這個遺願,朱棣登基後,毅然決然地要遷都北上。朱棣想要遷都最重要的目的是鞏固自身的政權,他自己都認為這個皇位得到的有些争議,有些名不正言不順,而北京曾是他的封地,是以都城建在這裡對他是最有利的。就這樣頂着各方壓力,明王朝遷都北上。但事實證明他的這一決策是正确的,北京經過明清兩朝的發展繁榮,政治中心的位置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養心殿是皇帝辦公之地,為何常年陰冷潮濕?專家挖開地磚後:佩服

當然遷都是個很漫長的過程,我們平時要搬個家都要收拾個好幾天,更何況遷都城呢。過去之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住的問題,于是朱棣決定以南京皇宮為标準建立北京皇宮,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紫禁城,現在被稱為故宮。這麼浩大的工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是以後來清朝入關後依然将其作為皇宮,并在明朝的基礎上修建壯大,可以說故宮的建造集結了幾代人的智慧與心血。

養心殿是皇帝辦公之地,為何常年陰冷潮濕?專家挖開地磚後:佩服

現在的故宮是一座博物館,每年都有上萬的遊客前來參觀,想要感受曆史的厚重感,據說它的一磚一瓦都是有編号的。大家在看古裝劇時經常能聽到些宮殿的名字,如養心殿,這裡就是皇帝辦公的地方,但是你們不知道的是這裡是個很神奇的地方,這裡一年四季都陰冷潮濕,按理說皇上一天中待得最久的地方,建造時不應該慎重再慎重嗎,而且北京地處北方,不是都挺幹燥的嗎,為什麼反而是陰冷潮濕呢?

在一次修建維護的過程中,專家們才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原來宮殿底下還有一個隐藏空間,大家都知道北方的冬天是很寒冷的,是以室内一般都是有暖氣的,而為了讓皇上能夠舒服地度過寒冷的冬天,建造宮殿時就設計了一個簡易版的地暖。底下一根根長管交錯縱橫,遍布養心殿每個角落,每當冬天時,就讓熱水在管内循環流動,這樣室内就不會很冷,皇上就能夠正常地工作。

養心殿是皇帝辦公之地,為何常年陰冷潮濕?專家挖開地磚後:佩服

但這個設計隻考慮到了冬天的便利,因為水汽在管道内沒辦法蒸發,是以室内就會陰冷潮濕,但總體來說在那個時代已經是很先進了,這應該是地暖的雛形吧。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除了冬天的保暖設計,還有在炎熱的夏季時,他們會把冬天時候儲存的冰塊放在銅柱内,來降低室内的溫度,不僅在故宮的設計中,還有其他的一些發明,确實都我們值得豎起大拇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