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雍正王朝》中的桑佩、圖倫升、鄭元芳,可謂是朝廷的“大蛀蟲”。

劇情開篇,黃河爆發嚴重的災患,然而康熙皇帝對于如此的天災竟然束手無策,原因便在于國庫沒有錢。隻不過,國庫的空虛并不是因為開支無度,而是全部被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員借去了。于是,康熙可以說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讓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去江南籌款赈災,說白了就是打着朝廷和皇帝自己的旗号前去“乞讨”。

可以說,戶部虧空已然是讓康熙觸目驚心,更是讓其擔憂到了國家的發展與存亡,這也使得康熙是下定決心要追比戶部欠款,甚至不惜用封賞親王的方式來激勵皇子,足可見康熙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正如邬思道将欠款的人群分為了三類并建議雍正差別對待一樣,康熙皇帝對于不同類型的欠款人,也采取了不同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一類,是确實不借款,生活難以為繼的。

清朝時期的俸銀制度,可以說是完全照搬明朝,且不說銀兩的購買力變化,這套标準本來就是非常的低,明朝時候的官員都難以為繼,更不用說清朝時候了,是以如果是真正的清官,沒有獲得額外的營生和賞賜,單靠這些俸祿銀子過日子,确實非常困難。

這其中包括了去暢春園向康熙求情的一衆老功臣,康熙皇帝明白了他們的苦衷,也選擇用自己的體己銀子為這些人來還賬,算是展現出了自己的“仁德”。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第二類,是本可不借錢,但是為了迎合風氣,而向戶部借款的。

這些人的代表就是老狀元陳文勝了,他僅僅是向戶部借款一兩白銀,為的就是不讓自己成為朝臣的“孤例”,進而遭到異樣眼光。而像他這樣的人并不在少數,他們并不靠借款生活,如果遇到追比也能立馬還清,隻不過這是他們向康熙朝堂上不正的官場之風納的“投名狀”,為的也是自保。

是以,這些人雖然是可氣,但是并不可惡,還上錢也就罷了,康熙也并沒有追究,反而對于“挖空心思,百般羞辱斯文”的田文鏡予以了懲治。畢竟這個時候,對于康熙來說,還款是最重要,隻要能還上錢,至于什麼原因、什麼理由、什麼樣的想法,都已然是無所謂了,反而是田文鏡的尖酸刻薄讓康熙感到了厭惡。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第三類,就是将借款挪作他用,用國家資源為自己牟利的,這種人不僅可氣,而且可惡。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桑佩、圖倫升、鄭元芳這三人了。桑佩用借來的十萬兩國庫銀子,跑到民間放高利貸,每月坐收五千兩,而圖倫升、鄧元芳挪借國庫的銀子,同時利用漕運的船做買賣,每月進賬一萬多兩。

可以說這三人不僅置國家的安危與穩定于不顧,甚至還利用國家的資源牟取暴利,可以說,康熙對于這三人的所作所為是非常的憤恨,于是他當着所有皇子和官員的面,将這三人“拔翎奪頂”,傳遞審議,而既然康熙都這樣說了,等待這三人的也必将了非常嚴厲的懲罰。

而康熙也希望借着懲治三人的惡劣行為,整頓朝綱,同時對官員們以警示。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康熙當衆處理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實際上也是宣洩對于八阿哥胤禩的不滿。

戶部出現如此虧空,八阿哥胤禩無疑是當之無愧的“始作俑者”。

他是主管戶部的阿哥,協助康熙和太子胤礽署理戶部的事務,是以如果有朝臣想要向戶部借款,必然是要經過八阿哥胤禩的。而這在八阿哥胤禩看來,是一個絕佳的邀買人心的機會。

于是,前文中所說的欠款的三類人,不管通過何種方式向戶部借款,都能夠與胤禩建立交集。

那些生活困窘、無以為繼的官員,因為八阿哥批複的戶部借款,生活得以維系,可以說,這個錢對于他們來說是雪中送炭,必然對胤禩也會有着一絲感激之情。

那些為了迎合官場而借錢的官員,甚至出現了向戶部借款一兩的事情,換做其他人必然覺得是無理取鬧,大可不必,可是八阿哥胤禩對于這種的“荒唐”行徑,竟然還能大開綠燈,必然也會讓陳文勝之流對其也是頗有好感。

而至于桑佩、圖倫升、鄭元芳,那就更不用說了,隆科多就借出了三千兩,已經被逼到了變賣寶刀的地步,而這三人,且不說能借到十萬塊的巨款,就是在追比欠款中從容的表現,也必然能夠知曉其背後有着勢力撐腰,甚至還擷取了一定好處,而這個人便是胤禩或者是八爺黨的其他皇子了。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可以說,胤禩在主管戶部期間,濫用職權,向官員借款,造成了戶部虧空的現狀,應該承擔主要責任,這已經讓康熙對其深感失望,而他之後的表現更加讓康熙反感。

首先是在朝堂上,面對各地嚴重的災患文書,竟讓想要以地方官員“欺上瞞下”搪塞過去,借機掩蓋戶部虧空的事實,完全是置百姓的死活與不顧。

其次,雍正清朝戶部存銀,十阿哥胤?在朝堂上竟以“越俎代庖”,批判雍正的行為,幫助八阿哥胤禩進行掩飾,無疑康熙對于這種拉山頭、築壁壘的言行也是極度的不滿。

再次,八阿哥胤禩整個追比欠款的過程中,不斷給雍正設定阻力,挑撥皇子之間以及皇子與朝臣之間的關系,甚至還出現了十阿哥胤?帶着官員上街變賣家當的荒唐事宜,這也讓康熙愈發對其厭惡。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是以,盡管康熙并沒有當衆提及八阿哥胤禩,為的是給自己兒子面子,但他通過懲治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的同時,也是在給胤禩提醒,同時更是在告誡胤禩要好自為之。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當然,康熙在對胤禩不滿的同時,康熙對于雍正和太子胤礽也有着莫大的失望。

對于雍正,康熙肯定的是其态度,但是失望的是其方法。

康熙讓雍正追比戶部欠款,看重的就是雍正的剛正不阿與嫉惡如仇,希望他能夠帶着“孤臣”的心态,完成好這次的差事,進而名正言順的擷取一個親王頭銜,算是為太子胤礽培育一個有實力的支援者與協助者。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然而對于雍正在此期間的表現,康熙并不滿意。他任用田文鏡不當,不僅官員們怨聲載道,甚至就連太子胤礽、魏東亭、乃至康熙皇帝都深受其累,而雍正追比的方式就非常的簡單,除了強制要求與曉以利害,再無其他手段,更是沒有按照邬思道的要求進行細分和徹查,最終讓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之流成為了漏網之魚,依然可以拿着國庫的存銀擷取利益。

康熙用這樣的方式無疑是給雍正上了一課,告訴了雍正正确追比欠款的方式發法,而雍正也為此付出了一年俸祿的學費。隻不過,雍正這個學費沒有白交,在其繼位之後用康熙的方式繼續追比欠款,使得國庫迅速充盈起來。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而對于太子胤礽,康熙已經無話可說。

戶部欠款,胤礽的虧空最大,本來還想着讓雍正幫其隐瞞,但是事情敗露之後,竟然不惜用賣官鬻爵的方式來填補欠款的窟窿,這已然讓康熙非常的氣憤。

而在這之後,竟然在未與康熙協商和知會的情況下,擅自做主将一次性還款變為了分兩年還清。盡管這樣讓朝臣們歡心鼓舞,但是對于康熙來說,卻不是什麼好消息,畢竟他現在就是希望能夠把欠款追回,填補國庫虧空,以防止再有災患和戰亂,而太子胤礽的做法無疑讓康熙的想法和激化徹底破産,國庫依舊空虛,康熙的心情可想而知。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氣不可遏的康熙面對此情此景,也隻能用懲治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的方式來進行發洩,隻不過,胤礽依舊是沒有了解康熙的想法罷了。

而康熙的一句“朕還能說什麼呢”,更是展現出了康熙内心中的無可奈何。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當朝處理桑佩、圖倫升、鄭元芳三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