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總會存在一些特殊的人群,他們用不同的思維觀察世界,因為在他們的眼中看到的世界與普通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想法非常奇特,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了解他們的行為,他們是被反對、排斥的,但是最後的赢家就是出現在他們之中的,于是這類人驚豔了世界。——《地球上的星星》
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群不同的兒童,他們被人們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夜空中,每一顆星星都是那樣的閃爍,他們都是離群索居的。“星星的孩子”就如夜空中的星星一樣,是孤獨的,他們總是形影單隻,将自己封閉起來。對于這些孩子,醫學上将他們稱為自閉症兒童。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伊夏,就如同一顆星星一樣。
電影講述的一個有着讀寫障礙的孩子,他的學習成績非常的差,是以他在學校裡很不受歡迎,是老師們眼裡的問題兒童,直到尼克老師的出現。這位老師看到了他的天賦,鼓勵着他,帶他發掘自己的潛力,讓他的人生步入正軌的故事。
主人公伊夏在老師和父母的眼裡是個非常調皮搗蛋的孩子,和别人打架,咬傷别人;不好好學習,算不出來簡單的加減乘除,讀不出課本上的字母;僞造假條,出去閑逛;考試不及格,家庭作業不好好完成,等等。
這樣的伊夏與其他同齡孩子相比,是如此的格格不入。是以,伊夏被學校勒令退學了,随後他就被父母送到了寄宿學校。在寄宿學校裡,伊夏沒有了親人的陪伴,他變得更加孤僻、自閉。在這裡,他無所适從,不再願意和人交流,對一切事物都失去了興趣,連他最喜歡的畫畫也放棄了。他認為自己是被抛棄了。
幸運的是,尼克老師的到來打開了伊夏的心結,讓他綻放出了自己的光芒。尼克教育孩子們的方式是自由、拓展的,他喜歡讓孩子們綻放出屬于他們的光彩。他發現了伊夏的特殊,為了深入地了解伊夏,他去到了伊夏的家裡,去尋找解決方案。
尼克發現伊夏其實是一個特别有創意的孩子,他隻是患有讀寫障礙,并不是沒有好好地認真學習。尼克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調,調皮和搗蛋隻是因為伊夏十分的缺乏自信。他要拯救伊夏,用伊夏的步調陪伴伊夏走出困境。
尼克陪着伊夏一起學習,他用非常容易了解的方式教導的伊夏,向伊夏傳授着知識。在尼克的幫助下,伊桑漸漸地克服了讀寫障礙,他的成績也有了極大的提高。甚至在學校的繪畫比賽中,伊夏的畫作還獲得了第一名。
當伊夏站上領獎台後,他看到了一個畫作,畫上是自己燦爛的笑容,那是老師尼克的作品。此時,伊夏終于打開了他的心扉,從孤獨與自閉的世界裡走了出來。
《地球上的星星》是導演阿米爾·汗拍攝的,這是繼《三傻大鬧寶萊塢》後的又一部伴随着笑與淚的優秀影片。導演通過光怪陸離的色彩,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以及匠心獨運的細節設定,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熠熠生輝的地球上的星星。
這部影片最令人感慨的就是它的音樂。印度的電影都習慣性地插入一些音樂和歌舞,用此來推動劇情的發展和表達人物的情感。導演阿米爾·汗在拍攝這部影片時更是将這一模式運用到了極緻。
由伊夏自娛自樂時歡快的配樂,到他被老師批評時孤獨悲傷的音樂,以及他被送到寄宿學校時的沉悶音樂,暗示着伊夏内心情感的變化,從一個有些頑皮的孩子,慢慢的變得沉默、彷徨、孤獨。
但是當尼克老師出場時,音樂是非常歡快和喜悅的。導演運用歌舞這一特殊的出場方式,展現了這位老師的不同,暗示了他是即将改變伊夏命運的人。
導演将音樂同劇情巧妙地聯合起來,不僅僅讓影片錦上添花,更是讓我們可以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解到不同時間段中主人公伊夏的心理狀态。
整部影片通過色彩對比、人物構圖和背景配音等等,向我們講述着一個“星星的孩子”的變化,表現了導演對教育的深刻思考,以及對童真與自由的尋找,展現了影片獨特的藝術魅力。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他們是天生的天才,或者他們是有缺陷的,不論他們是怎麼樣的,每一個人都應該被尊重、被了解。也許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是沒有蛻變之前的伊夏,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悉心幫助和陪伴。
現代的社會中,許多的家長們都會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去限制着孩子們,他們希望孩子們可以按照他們制定的路線成長,扼殺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可是,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孩子們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們并不喜歡家長們過多地幹涉自己的決定。
或許,家長們為孩子制定的成長路線是想讓孩子們去彌補他們年輕時留下的遺憾,讓孩子們少走錯路,對孩子們抱着望子成龍的期望。殊不知,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星星,不是誰的附屬品,他們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按着自己的人生軌迹前行着。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應該做到的是走進孩子們的内心,去發現、去挖掘他們的潛能。真正的教育不是向孩子們傳授更多的知識,而是幫助孩子們找到他們的天賦和興趣。
《地球上的星星》就很好地将這一主題闡述了出來,是以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夜空中的每顆星星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的每個孩子也都是與衆不同的。
世有千裡馬,難有伯樂。當你發現自己是一匹千裡馬、或是一顆獨一無二的星星的時候,那就努力地拼搏吧。
謝謝觀賞,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娛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