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引導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品質(一)

陸遊說:“天下之事,常成于勤儉而敗于奢靡。”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是對财物的合理配置設定,節約是珍惜勞動成果,是對勞動創造者的尊重。

古人以勤儉為美,認為勤儉節約的生活才是最舒适的生活。然而,随着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一些孩子生活在優越的家庭環境中,沒有體驗過勞動的艱辛,不懂得珍惜勞動成果。他們穿的、用的一律都要最好的,稍微舊一點兒的就扔掉;吃了一半的食物、喝了一半的飲料,随手扔進垃圾箱。這些壞習慣,不僅造成了嚴重的浪費,而且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如何引導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品質(一)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從小養成的習慣會伴随人的一生,家長引導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會使他受益終身,成為蘊藏在他内心深處的取之不盡的财富。

古人雲:勤能補拙,儉以養廉。一個人隻要勤勞,即使天賦差一些,也會把學習、工作搞好,會在事業上做出成績。一個人隻要節儉,不一味追求物質享受,不追求奢華生活,保持廉潔的美德,就會在事業上不斷進取,有所成就。勤儉節約可以培養一個人堅強的意志和戰勝困難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是人生的巨大财富。李嘉誠正是憑借勤勞節儉的精神為他的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構築了今日的輝煌。

一、孩子勤儉節約之現狀

如今,不少孩子的頭腦中幾乎沒有勤儉節約的概念,他們不知道量入為出,更不懂得物盡其用,浪費現象随處可見。有的孩子對于飯菜、零食,隻要覺得不可口,就随意扔掉、倒掉。有的孩子不随手關燈、關電腦、關水龍頭。有的孩子喜歡漂亮、高檔的文具盒,常常是文具盒還好好的就被丢棄了,用了沒幾頁的作業本也時常被随手扔掉。有的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經常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種種現象所形成的暗流,正悄悄地改變着孩子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這不能不令家長們感到深深的憂慮。

如何引導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品質(一)

二、孩子缺乏勤儉節約意識的原因

1.孩子自身的特點使其極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随着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準日益提高,随之而來也出現了攀比、奢華、享樂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這對孩子有強烈的“示範”和誘導作用。孩子生活經驗不足,思想尚未成熟,在辨識是非、區分良莠等方面能力不強,缺少獨立判斷能力,自控力還比較弱。

同時,他們又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這使得他們極易受到各種不良風氣的侵蝕,在生活上追求享樂與舒适,缺少艱苦奮鬥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2.家長的過分溺愛

現在的很多家庭都是由祖父母、父母、孩子三代人構成,孩子成為家庭的核心,家庭的一切活動都以孩子為中心。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主要任務是學習,隻要學習好,家長就會竭盡所能滿足孩子的各種願望。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小時候過夠了苦日子,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希望孩子不再受苦,甯可自己省吃儉用、吃苦受累,也要讓孩子吃好、穿好、用好、玩好。

孩子們受到過度的關愛,就會認為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家長掙的錢就是給自己花的,根本不管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也不懂得體諒家長。家長的嬌慣和溺愛,使孩子滋長了自私、任性、驕橫的個性。從小養尊處優的生活,讓孩子根本不懂生活的艱難和不易,不懂得珍惜,導緻了勤儉節約意識的缺失。

如何引導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品質(一)

3.家庭勤儉節約教育的缺失

很多家長自身不重視勤儉節約,沒有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在我們身邊,不乏出手闊綽的父親和随手倒掉飯菜、扔掉物品的母親,他們的行為自然不可能讓孩子懂得什麼是節儉,何為“粒粒皆辛苦”。

有些家長常常在生活細節上不注意節約,不能做到愛護物品、一水多用、人走燈滅。如果家長鋪張浪費,孩子又怎麼能真正明白應處處節儉的道理?此外,不少孩子在家裡俨然是“小公主”“小皇帝”,從來不做任何家務勞動,使得他們對“辛苦”沒有親身的體驗,這也是造成孩子缺乏勤儉節約意識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孩子缺乏勤儉節約意識的危害

1.助長孩子的虛榮心及奢侈浪費的習慣

一個孩子若過早地學會享受生活,在生活上追求舒适安逸,養成貪婪、攀比、喜新厭舊等壞習慣,就不會了解父母掙錢的艱難。當他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物質帶來的快樂上時,人生的目标和趣味就會逐漸退化,進而忽視更高的精神追求,也難于熱愛勞動和刻苦學習,對他人也缺乏同情和了解,對勞動成果和公共财物不知愛惜。過度的虛榮心及揮霍的生活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2.加重家庭的經濟和精神負擔

有些孩子不考慮家庭現狀,一味貪圖享受,攀比心重,吃、穿、住、用向别人看齊,盲目趕時髦,要“面子”。他們有錢時狂花濫用,沒錢時苦不堪言,生活毫無計劃性。為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他們頻頻向家長要錢,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結果是滿足了自己,苦了家庭。

3.易導緻孩子出現違法犯罪行為

奢侈浪費、貪圖享樂的生活方式,會讓孩子失去吃苦耐勞的精神,一旦挫折和逆境來襲,便不知所措。有些孩子平時大手大腳慣了,欲望膨脹,一旦經濟狀況難以滿足其要求,為了追求奢侈的生活,他便會不擇手段,甚至不惜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知了猴課堂》有一些實用性的方法可以供廣大的家長參考,也會慢慢推出一些适合初、高中階段父母和孩子的視訊課程,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關注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