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在集體中被孤立怎麼辦

孩子在集體中被孤立怎麼辦

對于孩子剛入園的父母來說,都希望孩子能夠迅速融入集體,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不合群,被孤立。如果出現這種問題,媽媽們又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确解決呢?

當父母發現孩子面臨被孤立的處境時,先不要盲目幹涉,而是要觀察孩子的情緒,看看他是否介意自己被孤立。有些孩子有着很好的自我保護系統,當他們被孤立時,反而是很好的獨處良機,甚至有的孩子會刻意創造獨處的機會。楊绛 先生在《我們仨》中對錢鐘書先生有這樣的描寫:“他總和大家不一樣,在五六歲時喜歡一個人坐在帳子裡,玩‘石屋裡的和尚’的遊戲,别人都不解,但他自己樂此不疲。”錢鐘書先生雖然一輩子都不怎麼合群,但并沒有影響到自身,反而某些方面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

孩子在集體中被孤立怎麼辦

而有些孩子在被孤立時,就會産生“被邊緣化”的感覺,感到孤單,進而導緻情緒低落、消沉。此時,家長就需要幹預和引導,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分享自身的經驗,或者循序漸進地和孩子交談,根據具體情況一起來做恢複自信的練習,最終增強他的自信心。

不同情境下的應對方式

孩子受到孤立的原因有很多,父母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及孩子的反應作出應對,而不是強求孩子壓抑自身融入集體。

孩子在集體中被孤立怎麼辦

跟夥伴愛好、觀點不同

案例1:米粒發現原先一起玩的幾個小夥伴都不怎麼找她玩了,問了其中一個小夥伴才知道,是笑笑不讓其他人跟自己玩,因為笑笑喜歡美人魚,而米粒喜歡愛莎。即便如此,米粒卻并不在意,仍然迷戀着她的愛莎。

可以看出,米粒并不喜歡美人魚,也不想逼自己喜歡美人魚而讨好笑笑,被小圈子排擠在外的她對這份孤立并不在意。對于這樣的“分流式”孤立,隻要孩子覺得好就行,沒有必要非得讓她和别人保持一緻。在生活中,總是會有些人和别人不一樣,他們特立獨行、标新立異,并喜歡獨立思考。像這樣的情況并不需要刻意引導,給孩子空間,讓她去享受孤獨的狀态就好,能和孤獨相處是一種能力。在孤獨中,人的創造性、判斷力都會很好,人類的許多創造性的發明和靈感都是在孤獨中産生的。

孩子在集體中被孤立怎麼辦

性格膽小、内向,不合群

案例2:幼稚園老師向子航媽媽反映:子航在幼稚園表現得很文靜,不愛說話,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常常看到他一個人在角落裡自己玩。

孩子在集體中被孤立怎麼辦

這時最需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并沒有覺得獨處是一件難過的事情,就不需要幹預。但如果因為孩子膽小,以緻讓自己處在一個害怕、緊張的情緒狀态,家長則應注意引導。首先,父母需要跟孩子親密溝通,了解孩子害怕的東西(不要嘲笑孩子),并和孩子一起找出害怕的原因。往往有些孩子膽小是害怕别人會有語言或者身體的暴力。其次,家長了解情況後,要有針對性地去培養孩子。如果孩子因為身材矮小而受欺負,那就讓孩子多參加些體魄鍛煉;如果是害怕别人的言語挑釁,可以在家裡多練習角色扮演,讓孩子适應這樣的氛圍。對于膽小的化解方法要因人而異。

自身的“小瑕疵”

案例3:秋秋自小長得胖乎乎的,每次上體育課都有同學嘲笑她,班裡女孩不喜歡跟她玩,男孩子見了也經常笑她。

孩子在集體中被孤立怎麼辦

在集體生活中,有身形胖、皮膚黑或發育遲、口吃等“小瑕疵”的孩子,在學校裡很容易被孤立,也最容易讓孩子産生自卑心理。家長若發現孩子的情緒低落、悲觀,就必須及時引導。首先,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和接納,讓孩子了解,他現在的樣子在家裡是被接納的。家長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會增加孩子的歸屬感,提升其自信水準。其次,可以和他一起去改善這些“小瑕疵”,比如讓孩子通過堅持鍛煉和科學飲食而減肥;讓孩子進行系統地訓練進而改善口吃;通過提升穿衣品味,讓别人轉移注意力,皮膚黑也就不再是缺點了。

源于互相攀比

案例4:果果媽租房子讓孩子上了一所知名國小,但上學後的果果卻比原先要求高多了,從衣服到玩具,什麼都要名牌,但家裡無力提供。果果跟媽媽表達了自己的擔心:如果穿得太寒酸,會被同學們嫌棄的!就沒人跟自己玩了。

孩子在集體中被孤立怎麼辦

當自己穿的衣服明顯廉價于其他同學時,孩子往往會産生自卑心理。有些孩子會奮發圖強,用成績來證明自己;而有些孩子會自卑内向,從此消沉。家長需要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态,如果孩子消沉,缺乏學習動力,就需要适時引導孩子的價值觀。價值觀對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青春期。家長應和孩子明确學習的目的,清晰自信的來源,一起建立良好的價值觀體系,這不僅會讓孩子從自卑中脫離出來,還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