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視訊,廣西梧州一位媽媽說一年級的女兒不吃肉不吃菜,每天隻吃白粥,不喂還不肯吃,媽媽很苦惱,将視訊發到網上問大家該怎麼辦?

隻見視訊中孩子面前放着一碗白粥,她低着頭不肯動手,直到媽媽拿起勺子喂她,才張開嘴吃。
孩子已經上一年級了,看起來身材瘦弱,但卻從來不自己吃飯,每頓都需要家長喂。孩子會變成這樣,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還小,自己不會吃,或者吃得到處亂七八糟,幹脆就由大人喂;有些家長看孩子不好好吃飯,吃幾口就不吃了,為了讓孩子多吃點,追着喂飯。
家長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打着為孩子好的旗幟,但卻沒想到自己的行為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勤快”,毀了孩子的一生
曾被稱作“東方神童”的魏永康,2歲時就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時基本學完了國中階段的課程,8歲就直接到重點中學讀國中。
13歲時魏永康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實體系學習,17歲時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就在大家以為他的前途一片光明時,讀了3年研究所學生的他被中科院勸退回家。
其中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是長期生活不能自理,魏永康雖然智商超高,但卻是個“生活白癡”。
一直以來,他的媽媽包攬了所有家務活,給兒子洗臉、洗衣服……為了不耽誤兒子看書,魏永康讀高中了,媽媽還給他喂飯。
直到魏永康被勸退回家後,媽媽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重新開始教兒子生活技能,這些本該在幼兒時期學會的技能,整整遲了近20年!
都說“懶父母,勤孩子”,父母越懶,孩子需要自己做的事就越多,動手能力、自主能力也更強。而父母太勤快,包辦孩子所有的事情,會讓孩子變成生活低能,有可能還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家長喂飯壞處多
喂飯對孩子的身體、心理健康、生活習慣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1、影響消化吸收
很多家長喜歡一邊喂飯,一邊給孩子看電視或玩玩具,這時孩子會特别乖,老老實實地吃飯,但這樣做,孩子的注意力在電視、玩具上,沒有認真吃飯,容易被嗆到,有時囫囵吞棗地吃,影響孩子的消化和吸收。
2、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被喂飯時,注意力不會集中到吃飯這件事上,不利于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孩子專注力差,等上學後聽課容易走神、寫作業磨蹭,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成績。
3、催促讓吃飯變成負擔
家長在喂飯時催促孩子快點吃、快點嚼,甚至因為急躁而數落孩子,這種情緒久而久之會使孩子認為吃飯是一種負擔,毫無樂趣,會對吃飯有抵觸心理。
4、影響孩子自主意識、獨立性的培養
家長經常喂飯,孩子會認為吃飯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隻是在協助家長完成任務,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主意識漸漸薄弱,容易養成依賴、生活能力低下等壞習慣。
有些孩子還會認為吃飯是能讓家長開心的事情,将吃飯拿來要挾家長。
鄰居濤濤在幼稚園吃飯吃得很好,但一回家,就要奶奶喂,不喂就不吃飯,奶奶沒辦法,每天都追着濤濤喂飯。
有時候孩子就是不肯吃,奶奶在一旁好說歹說,濤濤就會對奶奶說:“要是我吃飯了,你就給我看電視”,要不然就是說:“要是我吃完了你就給我買變形金剛的玩具!”,以各種理由來要挾奶奶,奶奶為了哄孩子吃飯,總是滿口答應。
盡管奶奶有求必應,但濤濤每次吃飯還是各種跑、各種條件,在家從來都不自己吃飯,孩子越來越任性,讓濤濤父母非常頭疼。
5、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孩子自己吃飯需要手、眼、嘴的互相協調配合,使用勺子、筷子能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幫助大腦的發育,能使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經常喂飯的孩子,手眼協調能力比較弱,會影響孩子的智商發育,對未來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影響。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習慣呢?
吃飯是人的本能,父母應該盡早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是讓孩子獨立的第一步!
1、從簡單的食物入手,抓住敏感期
寶寶從8個月開始,就有自主進食的渴望,他們會去抓食物放進嘴巴,會搶大人手裡的勺子,這是非常重要的敏感期,我們一定要引導寶寶進食。
在寶寶會抓握時,給他一些手指食物,幫助寶寶建立信心,鍛煉他的手指精細動作。當寶寶把食物用勺子送到嘴裡時,一定要給予表揚,肯定他的能力,讓他更願意嘗試自己動手。
這個階段的寶寶一定會将食物弄得到處都是,我們不要覺得髒、麻煩、寶寶吃不好,就不讓寶寶嘗試,一定要多讓寶寶自己動手,給寶寶戴上圍兜,地闆上鋪上報紙,就能快速清理。
2、營造愉悅的吃飯氛圍,培養進食興趣
孩子自己吃飯,會比較慢,這時我們一定不要一直催促孩子,古人也說“飯不責”,不要在飯桌上呵斥他們,讓孩子在吃飯時保持愉悅的心情非常重要。
除了氛圍,還可以在餐具、食物下手,挑選可愛的卡通餐具,做幾道孩子喜歡或是好看的食物,讓孩子對吃飯充滿樂趣。
3、養成在就餐椅進食的好習慣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從添加輔食開始,寶寶就應該學會坐在餐椅裡進食。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寶寶自主進食的好習慣;也是為了讓寶寶形成一種意識,坐進餐椅裡就意味着該吃飯了,幫助寶寶厘清玩耍和吃飯的界限。
4、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
孩子在吃飯時,不要看電視、玩玩具,專心吃飯。當孩子不想吃的時候,一定不要追着孩子再喂上幾口,也不要強迫孩子吃飯。
家長決定每天供應什麼給孩子吃,搭配好每餐的營養,準備好食物,而吃多吃少由孩子決定。
結語
吃飯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卻是必學的技能,我們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哪怕偶爾一兩頓不吃,餓一餓也沒事。
吃飯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第一步,吃飯教好了,孩子也會學着自己穿衣服、洗臉刷牙等。喂飯可以讓孩子、家長輕松一時,但卻會耽誤孩子的成長,影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