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過吉利,北汽“一夜之間”成了戴姆勒最大股東,很厲害?

超過吉利,北汽“一夜之間”成了戴姆勒最大股東,很厲害?

戴姆勒和北汽集團之間的股權變動傳聞沉寂多時,如今突然又有了新進展。

事隔兩年之後,北汽集團突然宣布早在2019年,“為加強雙方長期戰略合作,已經通過繼續投資在2019年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稱“戴姆勒集團”)股份9.98%。”一時間,各路媒體紛紛以“重磅”來形容該消息。

超過吉利,北汽“一夜之間”成了戴姆勒最大股東,很厲害?

圖檔來源:北汽集團官網

換句話說,吉利汽車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的這個事實,也就保持了一年。隻不過人家北汽大哥不公布而已。

隻是如今突然公布,當然會引起各方猜測。資本市場也馬上作出反應,截止12月14日港股收市後,北京汽車(HK:01958)大漲5.36%。

對于此次資訊公開的舉動,倒是戴姆勒方面的一位發言人做出了回應:之是以不需要披露持股變動情況,因為北汽的持股比例不足10%。戴姆勒分拆卡車部門後,兩家公司決定宣布這一消息,這将帶來更大的透明度。

超過吉利,北汽“一夜之間”成了戴姆勒最大股東,很厲害?

這當然隻是官方消息層面的表态。跟吉利當年的大張旗鼓不同,北汽一直不動聲色,直到現在才突然公布,這背後涉及利益以及博弈估計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劇烈。

隻是想當年吉利汽車入股戴姆勒之後,雙方大動作頻頻,相繼成立高端出行品牌“耀出行”,組建SMART合資公司轉型高端電動智能品牌,并投資空中出行獨角獸Volocopter。最近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合作項目,是聯合共同開發用于混動技術的下一代汽油發動機。

而直到現在,“北戴合”這對CP目前最能拿得出手的項目,除了卡車領域,也就是北京奔馳這個現金奶牛了。在沒有更多消息源露出的情況下,到底應該如何解讀?目前外界猜測的更多的是:

戴姆勒要增持北京奔馳了?

這并不是很難想象的事情。

早在2019年,也就是北汽集團入股戴姆勒的那一年,在路透社的報道中,就出現了“戴姆勒正在謀求控股北京奔馳”、“戴姆勒計劃将其在北京奔馳的持股比例從目前的49%提高到75%”的消息。

在2018年合資股比放開政策出台後,寶馬和大衆已經實作了增持75%的目标。德國三駕豪華馬車之中,目前隻有奔馳尚無所獲,要是誰說他沒有這個想法,隻能說很天真。

有意思的是,奔馳、寶馬與吉利、長城、比亞迪這三家民營車企之間的合資項目,股比都是妥妥的50:50。目前來看,還沒有看到外資方追求擴大控制權的舉動。

當年國家決定開放外資車企投資股比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打破原有的保護,主動引“狼”入室,激發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動力。一句話,就是要讓一批車企:

盡快掌握造車核心技術,走出政策保護圈。

華晨汽車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抱着華晨寶馬這個香饽饽不思進取,白白浪費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機會。

超過吉利,北汽“一夜之間”成了戴姆勒最大股東,很厲害?

不僅是華晨,許多國有車企多少都有這個毛病。與此相反的是,在殘酷的市場上錘煉出來的吉利、長城、比亞迪等這些優秀的民營車企代表,如今早已各自掌握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在不同的領域各自處于領先地位。

隻是這樣一來,北汽集團就要把現金奶牛控制權讓給奔馳,當然還有重要的利潤來源。

但是,在與雙方的合作中,北汽集團似乎也沒有太多的主動權,幹貨不多。

據北京汽車的2020年的财報顯示,北京奔馳相關營業收入為1696.95億元,與北京品牌相關的收入僅為72.77億元。一句話,北京奔馳為其貢獻出了96%營收。

除去近年來萎靡不振的北京現代,再看一看北汽的自主業務。北汽新能源曾經的新能源車銷量冠軍頭銜已經痛失。

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型銷量為133.7萬輛(含輕型商用車),而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僅為2.59萬輛,同比下滑8成。

超過吉利,北汽“一夜之間”成了戴姆勒最大股東,很厲害?

資料來源:乘聯會

如今,在新能源車銷量榜上出風頭的,還多了一群造車新勢力,北汽新能源這個曾經的大哥隻能站在背後看看。而高端電動品牌極狐的表現更是不堪。資料顯示,ARCFOX極狐品牌1-10月累計銷量僅為3013輛。

說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北汽的境地,容易讓人聯想到今年破産重組,一度傳出要被寶馬收購重要資産的華晨汽車。

當然,華晨汽車的底蘊無法與北汽集團相提并論。隻是無論是“北戴合”也好,戴姆勒第一大股東也罷,在全面放開外資股比限制、新能源車加速改革的時代,依靠合資項目輸血、沒有核心競争力支撐,這些都不能幫助北汽解決根本問題。

至于戴勒姆還有什麼野心,我們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