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超过吉利,北汽“一夜之间”成了戴姆勒最大股东,很厉害?

超过吉利,北汽“一夜之间”成了戴姆勒最大股东,很厉害?

戴姆勒和北汽集团之间的股权变动传闻沉寂多时,如今突然又有了新进展。

事隔两年之后,北汽集团突然宣布早在2019年,“为加强双方长期战略合作,已经通过继续投资在2019年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称“戴姆勒集团”)股份9.98%。”一时间,各路媒体纷纷以“重磅”来形容该消息。

超过吉利,北汽“一夜之间”成了戴姆勒最大股东,很厉害?

图片来源:北汽集团官网

换句话说,吉利汽车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的这个事实,也就保持了一年。只不过人家北汽大哥不公布而已。

只是如今突然公布,当然会引起各方猜测。资本市场也马上作出反应,截止12月14日港股收市后,北京汽车(HK:01958)大涨5.36%。

对于此次信息公开的举动,倒是戴姆勒方面的一位发言人做出了回应:之所以不需要披露持股变动情况,因为北汽的持股比例不足10%。戴姆勒分拆卡车部门后,两家公司决定宣布这一消息,这将带来更大的透明度。

超过吉利,北汽“一夜之间”成了戴姆勒最大股东,很厉害?

这当然只是官方消息层面的表态。跟吉利当年的大张旗鼓不同,北汽一直不动声色,直到现在才突然公布,这背后涉及利益以及博弈估计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剧烈。

只是想当年吉利汽车入股戴姆勒之后,双方大动作频频,相继成立高端出行品牌“耀出行”,组建SMART合资公司转型高端电动智能品牌,并投资空中出行独角兽Volocopter。最近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合作项目,是联合共同开发用于混动技术的下一代汽油发动机。

而直到现在,“北戴合”这对CP目前最能拿得出手的项目,除了卡车领域,也就是北京奔驰这个现金奶牛了。在没有更多消息源露出的情况下,到底应该如何解读?目前外界猜测的更多的是:

戴姆勒要增持北京奔驰了?

这并不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早在2019年,也就是北汽集团入股戴姆勒的那一年,在路透社的报道中,就出现了“戴姆勒正在谋求控股北京奔驰”、“戴姆勒计划将其在北京奔驰的持股比例从目前的49%提高到75%”的消息。

在2018年合资股比放开政策出台后,宝马和大众已经实现了增持75%的目标。德国三驾豪华马车之中,目前只有奔驰尚无所获,要是谁说他没有这个想法,只能说很天真。

有意思的是,奔驰、宝马与吉利、长城、比亚迪这三家民营车企之间的合资项目,股比都是妥妥的50:50。目前来看,还没有看到外资方追求扩大控制权的举动。

当年国家决定开放外资车企投资股比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打破原有的保护,主动引“狼”入室,激发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动力。一句话,就是要让一批车企:

尽快掌握造车核心技术,走出政策保护圈。

华晨汽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抱着华晨宝马这个香饽饽不思进取,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机会。

超过吉利,北汽“一夜之间”成了戴姆勒最大股东,很厉害?

不仅是华晨,许多国有车企多少都有这个毛病。与此相反的是,在残酷的市场上锤炼出来的吉利、长城、比亚迪等这些优秀的民营车企代表,如今早已各自掌握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在不同的领域各自处于领先地位。

只是这样一来,北汽集团就要把现金奶牛控制权让给奔驰,当然还有重要的利润来源。

但是,在与双方的合作中,北汽集团似乎也没有太多的主动权,干货不多。

据北京汽车的2020年的财报显示,北京奔驰相关营业收入为1696.95亿元,与北京品牌相关的收入仅为72.77亿元。一句话,北京奔驰为其贡献出了96%营收。

除去近年来萎靡不振的北京现代,再看一看北汽的自主业务。北汽新能源曾经的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头衔已经痛失。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型销量为133.7万辆(含轻型商用车),而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仅为2.59万辆,同比下滑8成。

超过吉利,北汽“一夜之间”成了戴姆勒最大股东,很厉害?

数据来源:乘联会

如今,在新能源车销量榜上出风头的,还多了一群造车新势力,北汽新能源这个曾经的大哥只能站在背后看看。而高端电动品牌极狐的表现更是不堪。数据显示,ARCFOX极狐品牌1-10月累计销量仅为3013辆。

说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北汽的境地,容易让人联想到今年破产重组,一度传出要被宝马收购重要资产的华晨汽车。

当然,华晨汽车的底蕴无法与北汽集团相提并论。只是无论是“北戴合”也好,戴姆勒第一大股东也罢,在全面放开外资股比限制、新能源车加速改革的时代,依靠合资项目输血、没有核心竞争力支撑,这些都不能帮助北汽解决根本问题。

至于戴勒姆还有什么野心,我们拭目以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