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薦書:孩子少生病不吃藥的小秘訣,小兒推拿做起來

家裡有孩子的都知道,孩子八九歲以前,生病實在太頻繁了。尤其是剛上幼稚園階段,但凡有某個小朋友生病,就容易互相傳染,一群小朋友都躲不過。

我同僚說,她家娃去年剛上幼稚園那會兒,經常因為生病不得得回家隔離(幼稚園的規定,為了不傳染其他小朋友,一般感冒發燒都需要回家隔離),算下來去年兩學期下來,總共去幼稚園沒超過兩個月。

薦書:孩子少生病不吃藥的小秘訣,小兒推拿做起來

孩子生病是沒辦法的事,因為他們的抵抗力不強,小病鬧鬧是好事,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但是每次看到孩子生病,飯吃不香覺睡不着,做父母的都很心疼。

有沒有什麼方法幫助孩子增強抵抗力,同時又少生病不吃藥呢?

有,答案就在我們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中醫推拿裡。

在《小兒推拿:少生病,不吃藥》一書中,作者樊雲将自己近20年的小兒推拿經驗總結成書,其中包含了對“羊爸爸大師課”的文字進行精編,以及小兒推拿業界大佬們總結的食療和養護方法。

薦書:孩子少生病不吃藥的小秘訣,小兒推拿做起來

想必有家長了解并看過羊爸爸大師課,它是針對兒童常見病的視訊課程,邀請了小兒推拿業界的大師們進行專項講解,給家長們提供了實用簡便的家庭調理建議。

也許你會覺得,自己給孩子做推拿,會不會拿捏不好力道、會不會按錯穴位,得不償失啊。

其實不然,這本書對于完全沒有專業醫學知識的家長同樣适用,因為它從小兒推拿所需掌握的最基本技巧和手法講起,囊括了推拿的準備和注意事項。

薦書:孩子少生病不吃藥的小秘訣,小兒推拿做起來

包括孩子常用穴位詳解和孩子常見問題的中醫辨證,按照孩子常見的發燒、咳嗽、濕疹、鼻炎等16種疾病。

薦書:孩子少生病不吃藥的小秘訣,小兒推拿做起來

再配合上百餘幅寶寶穴位和按摩手法的彩圖,手把手教家長如何幫孩子做日常推拿,提高身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時即便生病了也能夠很好地緩解病痛。

薦書:孩子少生病不吃藥的小秘訣,小兒推拿做起來
薦書:孩子少生病不吃藥的小秘訣,小兒推拿做起來

家長還可以把這本書當作參考書使用,碰到什麼問題,再去對症找解決方法。比如我們家小朋友夜裡睡着以後,經常頭發後背都會濕完,書中說,這叫盜汗。

盜汗,顧名思義就是偷偷地出汗。簡單來說,就是小培養睡着了以後才出汗,但是醒來的時候汗就沒那麼多。

中醫認為,汗血同源,意思是“汗是人體的津液化生而成的,津液和血均來源于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津液又是血的主要組成部分”。當人出汗過多的時候,氣血就會出現不足,甚至虧虛的情況,對于小孩子更甚,他們的抵抗力本身就不強,出汗過多就會導緻身體更加體弱多病。

薦書:孩子少生病不吃藥的小秘訣,小兒推拿做起來

是以,在日常的生活和護理中,對于孩子多汗的情況,書中建議,我們父母應該及時幫孩子調理好身體。

書中将孩子多汗的症狀分成4種,分别是氣虛自汗、熱盛自汗、陰虛盜汗和熱盛盜汗,每種類型都有相應的小兒推拿手法。

還是以我家孩子盜汗為例。

薦書:孩子少生病不吃藥的小秘訣,小兒推拿做起來

先觀察辯證,到底是陰虛盜汗還是熱盛盜汗。

陰虛盜汗的孩子會有幾個特點:

第一,孩子睡着以後愛出汗;第二,五心煩熱,也就是孩子的手腳心和胸口摸上去比較熱;第三,伴随一陣一陣地發熱,孩子可能出現舌體發紅,舌苔少,臉色淡紅,兩額發紅的情況。

熱盛盜汗的主要表現是:

第一,孩子的面色暗紅,不亮堂;第二,孩子會很煩躁,睡覺的時候總愛踢被子,而且晚上也愛啼哭;第三,孩子的小便短、黃。

根據書中指導,前者的處理思路是補腎止汗,因為陰虛盜汗主要是身體的水分和津液不足了,中醫說“腎主水”,我們可以通過補腎來滋陰,增加身體的津液。

由于熱盛盜汗是小孩子的心陽太盛,蒸騰的津液過多造成的,是以後者的處理思路是去心火。(當然,如果自己不能辯證,可以到當地的中醫院去請醫生指導一下。)

根據準确的辯證後,再依照書中對應的每種多汗症狀的推拿手法圖示,如:

薦書:孩子少生病不吃藥的小秘訣,小兒推拿做起來

這些都是日常護理手段,在平時,我們在孩子心情愉悅的時候幫孩子推推、揉揉、按按,就可以幫助孩子不經意間對症護理,提高日常抵抗力,又可以增進親子間的肌膚接觸,讓親子交流更和諧,簡直是一舉多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