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論壇看到一個媽媽抱怨,說自己對娃一直用心陪伴,孩子有什麼心願都盡量滿足。每周都安排了自主時間給孩子運動社交。
爹媽兩口子以前都是學霸,不說遺傳,起碼學習經驗可以分享給孩子吧。結果分享了也沒用。都是雞同鴨講,媚眼抛給瞎子看。
孩子就是吊兒郎當的油鹽不進。作業學習就兩個字敷衍。寫完算數。錯誤一堆,字迹潦草。讓他訂正,他也不好好訂正,直接抄個答案上去,交差了事。
一天到晚,除了遊戲和卡牌,孩子對别的都不感興趣。爹媽買的科幻、曆史類讀物,孩子也不要看。
于是這個媽媽就發出了一聲歎息:她和娃爹以前都是非常用功的學霸。她從來不看不聊聖鬥士,孩子爸爸也不打遊戲。結果生出了這麼一個完全沒内驅力的孩子。

媽媽以前給孩子做飯都是精心準備,變着花樣,不惜時間精力的。現在看娃這麼一副學習态度,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索性也想躺平了,基本吃穿用度提供到18歲算了。
同是天涯淪落媽,這樣的小孩不要太多。
尤其是雙減之後,很多孩子的内驅力肉眼可見地萎縮了。不過也許本來也就沒有内驅力,都是爹媽後面推着走。雙減隻是給了娃借口,可以少努力一點。
内驅力這個東西,是挺玄乎的。有點像武俠世界裡的任督二脈,打通了就是打通了,不開竅就是不開竅。能給娃手動打通任督二脈的,不是頭發胡子都白了的宗師泰鬥,就是隐世高人。
而爹娘大多數都是一般人,沒辦法從外面撼動孩子。
現在棘手就棘手在這個内驅力忒難産生了。
一般人要産生内驅力,不外乎三條路:
1、學習能持續地給他帶來正向的回報。
一個學霸,發現自己通過學習,可以解出難題,考到高分,進而得到老師和父母的表揚,同學的崇拜,他享受這個感覺,就會一直努力學習,保住自己學霸的地位。
這是最好的内驅力,但問題是,不是所有小孩都嘗試過學霸的感覺,得到過學習的甜頭。有些小孩從來沒學習好過,也就無所謂正回報。學習發給學霸的,都是糖,留給學渣的都是毒打,哪裡來的正回報。
有的父母說,那我硬誇行不行。
這個,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啦。給你一張不及格的卷子,就算父母真的厚着臉皮誇得出來,畢竟不是正宗的演員,能控制得住臉上猙獰的肌肉和表情嘛?
就算父母演技了得,提前吃好降壓藥,勉強控制住了,娃自己也知道成績不行。去了學校還是會被老師同學打擊的。
是以對于普娃和學渣來說,這一條不怎麼行得通。
2、為了改變糟糕的生活現狀或者物質條件而讀書。
很多農村或者貧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學習能那麼刻苦呢。夏學三伏,冬學三九,還不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改變糟糕的生活環境,擁有更好的物質條件嘛。
但是現在的小孩,首先吃飽穿暖沒啥問題吧。物質條件其實差不到很多。再差都有手機可以玩,有飯吃,還有肯德基吃。
沒鞋沒襪子穿的小孩和隻是買不起AJ的小孩,學習的動力差好多的。
前者一天三頓蘿蔔鹹菜,反正沒得好東西吃,也不惦記,就一門心思讀書。後者過兩天注意力又被别的吸引了。
現在很多娃都很佛系,你問他要什麼,他可能都不一定想得出來。就像這個媽媽說的,孩子有什麼心願,父母都會去滿足他。
問題就出在這。他的願望都被滿足了,他還有啥動力去讀書啊?難道為了成為父母以後可以繼續滿足自己兒子的願望讀書嗎?
别說小孩了,就是大人,有幾個拆二代會累死累活996啊?
3、被人瞧不起,為了争一口氣而讀書。
這種屬于激将法,并不是每個小孩都管用的。隻有那種心氣比較高,脾氣比較大的娃才會吃這一套。說得再直白一點,比較自卑的小孩更容易被激:你說我不好,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給你看,我可以。
現在的小孩,從小就在愛和自由中長大。自尊水準都比爹媽還要高。你說他不行,他才不會認為自己真的不行,要用行動證明給你看咧。他隻會翻你一個白眼,暗罵一句:你說我不行我就不行了?你算哪根蔥啊?
當然這是一件好事。很多寒門貴子,考上大學,在城裡紮根落戶以後,别人無心的一個舉動都會讓他異常敏感。而愛和自由長大的小孩就平和得多,不會老疑神疑鬼,覺得别人在諷刺他。
負面作用是這種孩子也很難用激将法激得動就是了。
内驅力既然如此難搞,那麼外驅力頂上行不行?
以前很多專家都說外驅力不能瞎用,不然以後門檻值越來越高,刺激不動了。
但是沒辦法,作為渣娃的媽,我還是得嘗試一下,實在是等内驅力等到花兒也謝了,也隻能借助外力了。
不過我家娃門檻值确實也比較低。做一個作業1分,1分等于1塊錢她也幹。她圖的是有錢的話我會讓她看看某寶。
要不說買買買是女人的天性,小女人也一樣。她會為了買幾塊錢的東西,逛15分鐘的某寶。也會為了能逛某寶,而做額外的作業。
進步嘛肯定是有點的,做了總比不做強。不過呢,外驅力獎勵就是這幾點不好。
一個是娃老跟我讨價還價。這個能不能有積分,那個能不能有錢拿。雖然錢是小事,但也不能讓她覺得萬事皆有标價。還有的任務,她完成的品質不好,也跟我磨磨唧唧的。
當然這不算啥,無非是費點口舌而已。
麻煩的是,這個小孩,有多少花多少。一天給她10元她也要花了,給她5元也要花了。再小的東西,她也不在乎。數學不咋地,湊數倒是挺娴熟,每次都多出幾毛錢,是我不能拒絕,又不能計較的數目。
幸虧經過這段時間的熏陶,她學會了要出運費的東西不買。但是這種花錢的做派,真讓我擔心她以後會不會成為标準的月光。
不管咋說,學渣媽隻有多做嘗試,看看能不能有一天娃自動打通任督二脈。
說放棄都是氣話。就算考不上高中,不還得等娃找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嘛?内驅力外驅力什麼的,做爹媽的就隻能亦步亦趨跟在邊上,時不時動動腦筋。各種辦法都想一想。
不然還能怎麼辦啦!
明年雙十一,幹脆讓她幫我湊單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