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漢朝一樣,我國民愛取這樣的名字,預示着國家将要全面複興

今天是共和國70華誕,在閱兵式之前,電視台采訪了一些出生于10月1日的人,他們都無一例外的取名為“國慶”和“建國”,都說姓名會對人的一生有強烈的精神暗示,這些充滿了家國情懷的名字,讓“建國”和“國慶”的主人們積極的投身到國家的建設中。這不由得讓筆者想起,2200年前,處于上升期的漢朝,男子取名的規律就預示着國家要複興。

和漢朝一樣,我國民愛取這樣的名字,預示着國家将要全面複興

年輕人也有不少叫建國的

說起中國的廣大,人們會說“遠邁漢唐”,但漢朝的廣大,卻有一段辛酸史。漢朝初年,國家百廢待興,經濟困頓。天子的車駕都湊不出八匹顔色相同的駿馬,将相甚至隻能乘牛車出行。

而北方的匈奴則不時寇邊,更暗中聯絡國内的反叛勢力,如韓王信、七王之亂都有匈奴的影子。劉邦本人也遭受“白登之圍”的屈辱,不得已才采取和親的下策。此時的漢朝,稱得上内外交困,然而翻閱《史記》和《漢書》,卻能從漢人的名字中看出他們的不屈。

和漢朝一樣,我國民愛取這樣的名字,預示着國家将要全面複興

白登之圍被漢朝視為奇恥大辱

在漢景帝之前,漢朝男子取名大多依照周、秦的慣例,以山水、動物、植物為名。連堂堂皇帝,也能取名叫“豬”(漢武帝大名劉彘,彘者,豬也)。但從景帝時開始,随着國力的上升,漢朝人的名字中開始出現了一股王霸之氣。

漢武帝時期的名将韓安國、趙充國就是例子。在《漢書》中,這樣的名字出現了38次,多是廣國、安國、定國、充國、甯國等。以“國”字為名,展現這時的漢朝人開拓入世、效忠國家的家國情懷,也展現了他們希望擴張領土、安邦定國的心理趨向。

和漢朝一樣,我國民愛取這樣的名字,預示着國家将要全面複興

影視劇裡的韓安國,成語死灰複燃就因他而來

除此之外,“辟疆“、”辟土“、”滅奴“、”破奴“、”常勝“等也是最常見的名字。如張良的就給兒子取名張辟疆,《漢書》中”破奴“的名字就現了19次。從出土的漢簡中可以看到,基層士名也有取名”破虜“的,從這些名字來看,整個漢朝都有一種橫掃匈奴的氣勢。

在這種豪邁剛強的時代影響下,漢朝人的名字開始向勇、武、雄、霸、勝、廣、興、奮等字延伸。如《史記》和《漢書》中記載的就有何武、蘇武、馬武、蒙武、班勇、魏霸、候霸、楊雄、法雄、李廣、胡廣、張興、鄭興等等。

和漢朝一樣,我國民愛取這樣的名字,預示着國家将要全面複興

漢朝版圖

在這些霸氣名字的鼓舞下,大漢的赤旗一直從大海之濱插到了帕米爾以西。北拒匈奴、南掃百越,威震世界。“漢”字由此成為剛強、勇猛的象征,也成為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名字。

到魏晉之後,社會風氣變得萎靡不振、娘炮橫行。主流社會都忙着煉丹求仙,主流的姓名也變成了神、仙、道子。再也不見漢初那種王霸之氣,那種開拓之勢,其結果也是慘痛的,了解曆史的朋友都知道後來的事,這裡也就不再多說了。

和漢朝一樣,我國民愛取這樣的名字,預示着國家将要全面複興

出土的漢錦,上面繡着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字樣

新中國成立之後,全國人民都爆發出空前的愛國熱情,建國、衛國、國強、愛華、超英、抗美等一大批有時代特色的名字由此誕生。霸氣的時代誕生霸氣的名字,霸氣的名字造就霸氣的時代。雖然“建國“、”國強“比起”梓han“、”子han“是不那麼時尚,但偉大的複興,不正是要靠着建國、國強這樣的精神和情懷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