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位“廢帝”的豪華墓葬與漢代厚葬之風

近日,“天價殡葬費”事件引起人們關注,不法商家竟趁家屬悲痛之時,以喪禮之名,胡亂收取殡葬費用,實在令人氣憤。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自古以來,尤其在儒家觀念影響下,喪葬禮儀受到人們重視。然而對于孔子而言,這種重視,并不是枉顧家庭經濟而恣意花費,而是親屬們符合禮儀的言行舉止。如《禮記·檀弓》中記載,孔子觀察衛人送葬,看的便是親屬的“容色”,因為“容色”最能反映出人的内心。

不過,在其後的曆史中,“葬之以禮”的觀念,往往被誤讀成奢華的儀式以及珍貴的陪葬品。例如,在極力推崇孝道的漢朝,便因為過度重視喪葬,而衍生出了蔓延至各個階層的“厚葬之風”。海昏侯劉賀墓,便是這種“厚葬之風”的真執行個體證。

一位“廢帝”的豪華墓葬與漢代厚葬之風

海昏侯墓中發掘的部分金器。北晚新視覺供圖

名為厚葬 實為浮侈

漢代人認為,人去世之後到達天國,是以侍奉死者,要像侍奉生者一樣誠懇恭敬,他生平使用的物品,去世後仍然要使用。而海昏侯墓之是以有如此多的珍貴文物,便與漢代人“事死如事生”的觀念有關。

劉賀是什麼人呢?他可以說是漢朝身份最特殊的一個人物。因為他最早是昌邑王世子,後來繼承昌邑王,之後又即位為皇帝,僅僅做了27天皇帝,最後卻被廢為庶人,之後又被封海昏侯,一生完成了由諸侯王到皇帝再到諸侯的身份變化。

劉賀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昌邑王劉髆的兒子。劉髆去世後,劉賀繼任昌邑王。此時漢武帝也去世,由幼子昭帝即位。不過,昭帝僅在十餘年後去世,沒有留下子嗣,皇位繼承權就成了問題。當時,昭帝還有兄長廣陵王劉胥在世,不過劉胥為人驕橫無禮。掌權的大将軍霍光考慮劉胥不好控制,而且劉賀又是昭帝的子輩,于是決定迎立劉賀為皇帝。

不過,劉賀即位後,很快就與霍光發生了沖突。霍光宣布他在位的27天内,竟有1127項罪名,最終廢除了他的帝位,将其驅逐回昌邑國。而昌邑國此時已經改為山陽郡,是以劉賀成為了一介平民。之後武帝曾孫宣帝即位,宣帝也一直對劉賀提心吊膽,後來才把劉賀封到豫章郡海昏縣,立為海昏侯,最終還取消了他入京祭祀的權利。劉賀就此在海昏侯位上終老。而從海昏侯墓葬的規格可以看出,盡管是“廢帝”,劉賀及其後人的生活當是十分奢侈的。

與劉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漢文帝劉恒。文帝也是以代王身份入主大業,但卻迅速控制住了局勢,掌握了國家大權。不僅如此,文帝在位期間主張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個人也比較節儉,《史記·孝文本紀》說文帝下令,“治霸陵(漢文帝陵寝)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後來遺诏也說“當今之時,世鹹嘉生而惡死,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漢文帝陵寝霸陵即2006年發現于陝西西安白鹿原的江村大墓,去年正式确認準确位置,是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其中出土了陶俑、陶器、鐵器、銅器、車馬器等文物,以瓦器為主,相比海昏侯劉賀墓來說,确實非常節省了。

海昏侯劉賀的豐厚墓葬,折射出漢朝在漢武帝前後的國力及民風變遷。自漢武帝登基後,國家大一統、社會安定,是以貴族能享受奢靡的生活,而無數民脂民膏也就這樣被搜刮浪費。至東漢時期,厚葬的奢侈之風已成為社會問題,王充在《潛夫論·浮侈篇》中批判道:“今京師貴戚,郡縣豪家,生不極養,死乃崇喪。或至金縷玉匣,檽、梓、楩、楠,多埋珍寶偶人車馬,造起大冢,廣種松柏,廬舍祠堂,務崇華侈。”

直到東漢末年戰火紛飛,曹操極力主張薄葬,漢朝厚葬之風才告一段落。

一位廢帝的豪華墓葬

2011年3月23日,江西電視台新聞熱線接到電話,有村民稱江西南昌建立區墎墩山上的一座古代墓葬被盜。考古從業人員得知後,立即到現場進行勘察,發現有一個約14米的盜洞,直達主椁室的中心位置。考古人員通過觀察被盜墓賊打出來的椁木、白膏泥、木炭等遺留物,并聞到墓葬中飄出來原木的香氣,判斷出這是一座進階貴族墓。同年4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此處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正式拉開了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的帷幕。

據考古發現,海昏侯劉賀墓園位于墎墩山上,由劉賀與夫人兩座主墓、七座祔葬墓、一條外藏坑和園牆、北、東門及其門阙等相關建築構成,是大陸迄今為止所發現儲存最好、功能布局最清晰、結構最完整、祭祀體系最完備的西漢諸侯墓園。海昏侯墓園又坐落在海昏侯國的都邑——紫金城遺址中。整個紫金城遺址,除了劉賀本人的墓園,還有三代海昏侯的墓園,以及成片的貴族、平民墓葬。都城占地3.6平方公裡,其中墓葬區有1.4平方公裡。

相比漢代其他進階貴族墓葬,劉賀墓園的儲存完好尤為難得。為什麼沒有被盜墓賊損壞呢?原來在東晉建武二年(318),豫章郡發生大地震,海昏縣一帶淹沒到鄱陽湖中。正是這樣的原因,海昏侯墓墓室坍塌,被地下水淹沒。南朝宋時,鄱陽湖地下水位又上漲,海昏侯墓得以幸存。随葬的一批竹木漆器,在地下水的環境中儲存特别有利。後來水位下降,五代時曾有盜墓賊光顧,還在盜洞留下了一盞燈具,但也沒有能進入主椁室。

一位“廢帝”的豪華墓葬與漢代厚葬之風

海昏侯墓園結構圖(資料圖檔)北晚新視覺供圖

劉賀與夫人的主墓占據了整個劉賀墓園的最高、最中心的位置,墓内建有約400平方米的方形木結構椁室。其中出土了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和竹簡木牍等文物約1萬餘件。其中不少青銅器、玉器、漆木器,工藝精湛、圖案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美學價值。5200餘支竹簡和180版木牍,其中包括儒家“六藝”經典與“詩賦”“六博”“方術”和诏書、奏牍、孔子衣鏡等内容,具有極高的曆史文獻價值。

在劉賀墓諸多文物中,最讓人歎為觀止的,還要數出土的金器。劉賀墓共出土金器478件,重達115公斤,其中金餅385枚、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版20塊,是至今為止大陸漢墓考古中,發現金器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一次。以上金器都是當時的金币,而在墓室北藏椁的錢庫中,又發現了約200萬枚十餘噸五铢銅錢,為漢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時所鑄,相當于豫章郡太守約50年俸祿,出土時最高處有1.35米之高,可謂是真正的堆積如山了。

孔子鏡屏:最早的孔子畫像

海昏侯劉賀墓,作為漢朝國力強盛時期的産物,不僅證明了漢代厚葬之風所費甚巨,也為今人展現了漢代工藝之精巧,尤以漆器為代表。近日,考古工作者便公布了劉賀墓兩件文物“丹畫盾”和“孔子鏡屏”的相關細節。

劉賀墓共出土漆器2300餘件,包括鼎、壺、杯、盤等飲食用具,和幾案、屏風、奁盒等生活用具,還有數十件漆木盾。該批漆木盾大小相近、紋飾相近、銘文相同,自稱“丹畫盾”。丹畫盾胎骨為薄木胎,在木胎前後兩面裝裱麻布,并在麻布上進行髹漆,形制為源于戰國、秦漢通行的雙弧盾。

這批漆木盾中,有一件儲存較好,長90.6厘米、寬50.4厘米、厚1.1厘米、握長27厘米。此盾正面繪制蛟龍一條,有龍首龍身朝左與龍首龍身朝右的差別。蛟龍無角,雙手前伸,雙腿蹲坐,怒目吐舌,立耳豎須。之是以被稱作“蛟龍”,是因為它的頸部有較多的白色斑點。根據《山海經·中山經》郭璞注,蛟“似蛇而四腳,小頭細頸,頸有白瘿”。白色斑點大概就是“白瘿”。丹畫盾的背面圖案一緻,均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鬥牛圖”,畫着一位力士正在鬥牛;下層為“鬥虎圖”,畫着另一位力士正在鬥虎。

一位“廢帝”的豪華墓葬與漢代厚葬之風
一位“廢帝”的豪華墓葬與漢代厚葬之風

海昏侯墓出土丹畫盾複制品。敖強攝

丹畫盾背面盾首處,用黑漆寫着36個字,内容為:“私府髹丹畫盾一,用漆二升十籥,膠筋、丹臾、醜布、财用、工牢,并直五百五十三,昌邑九年造,廿。”這句話說的是昌邑王九年時,昌邑國的官署(私府)制造了二十件丹畫盾。每件用漆量為今天0.2升左右(二升十籥,漢代2.5升),材料包括動物膠(膠筋)、丹朱(丹臾)、苎麻布(醜布)、木材與工具(财用)和工錢(工牢),每件價值553個五铢錢。劉賀曾任昌邑王,這些盾牌還是在昌邑國所作。

盾牌是從上古時代流傳至今的一種防禦性兵器。不過,劉賀墓中這種批量制作且做工精美的漆木盾,卻似乎不是作為實戰功能使用。其實,臣子随葬兵器,在當時也是犯忌的。早在漢景帝時,丞相周亞夫的長子為周亞夫采購一批甲盾作為陪葬品,導緻周亞夫被捕入獄。獄吏宣稱周亞夫即使不在地上反、也要在地下反,氣得周亞夫絕食而死。這樣看來,劉賀墓出土的丹畫盾應該也并非兵器,而隻是宮廷樂人用于表演武舞的儀仗用具。

孔子鏡屏(也被稱為孔子屏風、孔子衣鏡)是繪制孔子畫像并記錄孔子生平和弟子情況的文物,既有衣鏡的“修容”功能,又有屏風的“侍側”功能。該套鏡屏由一塊青銅大方鏡、漆木邊框及底座和一塊漆闆及底座組成。其中漆木邊框外圍高96厘米、寬68厘米,鑲嵌其中的衣鏡高70.3厘米、寬46.5厘米,構成鏡屏的主體部分;漆闆寬46厘米,高度因損毀而不明。

一位“廢帝”的豪華墓葬與漢代厚葬之風

孔子衣鏡出土時的情況(資料照片)北晚新視覺供圖

在漆闆正面上側,書寫了一篇《衣鏡賦》,其中概述了鏡框正反兩面内容,可以由此複原出鏡屏主體部分的結構;正面下側繪制了鐘子期聽琴圖,其中鐘子期跪坐聽琴,但不見伯牙彈琴,應該已經損毀。伯牙、子期的故事最早見于《呂氏春秋》,到漢代已經是脍炙人口的傳說。背面繪制書寫了孔子弟子曾子、子張的畫像和傳記。子張傳記還比較完整,子張畫像和曾子畫像、傳記均已損毀嚴重。

衣鏡正面的一圈漆木邊框,繪制了東王公、西王母等仙人和青龍、白虎、朱雀等神獸的圖案。而衣鏡背面的整塊漆木邊框,内容就最引人注目了。其中分為上中下三欄人物,最上面的是孔子和顔回,中間的是子貢和子路,下面的是子羽和子夏,兩側是傳記。其中孔子的畫像是大陸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孔子畫像,畫像中孔子戴着小冠,留有長須,穿深色長袍、着翹頭履。可見,衣鏡背面與漆闆背面相連,共同組成孔子及其弟子的畫像與傳記,兩面相對主人榻。

從今人角度而言,漢代厚葬确實為我們留下了不少寶貴文物。隻是不知,若是孔子得知後世人将自己的畫像傳記作為豪華墓葬的一部分,将會作何感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