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家湖墓地考古,多學科聯手讓曆史鮮活起來

項目負責人羅運兵提取重要簡牍類文物。

長文觚

鳳型勺

中國科學院付巧妹團隊DNA檢測。

龍形玉佩

葬具繪畫

虎頭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通訊員 趙軍 張君

湖北雲夢鄭家湖墓地考古擷取了一批中華文明瑰寶,極大豐富了秦文化的内涵,活化了秦漢帝國大一統程序中重要節點的曆史場景。該項目3月18日入選2021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3月31日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該項目何以頻獲大獎?中國考古學會秦漢考古專委會主任白雲翔點評時稱,鄭家湖墓地考古團隊邊發掘、邊保護,并與12家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同步開展多學科檢測、研究。各項工作開展得細緻規範、嚴謹紮實,且卓有成效,從這個意義上說,該項目是大陸現代田野考古多學科融合、多團隊合作的典型案例。

項目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羅運兵說,“考古不是挖寶,而是去探尋古人社會的模樣。我們不僅關注‘中華第一長文觚’等驚世文物,同樣重視捆綁棺椁的繩子、容器殘留物、棺椁内的水樣等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遺物、遺迹。正是多學科合作考古,讓曆史變得更豐富、更鮮活。”

一批飽水墓葬十分罕見

考古發掘“清楚、幹淨”

鄭家湖墓地位于雲夢縣城關鎮,與周邊的楚王城城址及睡虎地墓地、龍崗墓地,是一個有機整體。為配合雲夢市政建設,2021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雲夢縣博物館在墓地C區發掘墓葬116座,出土随葬品千餘件/套,漆木器達400多件/套,不乏人物扁壺、虎頭枕、鳳形勺等極具特色的珍品。同時,出土了“中華第一長文觚”等一批珍貴文字材料。出土一批罕見的葬具繪畫,是中國美術史上的重要發現。

白雲翔稱,鄭家湖100多座墓葬中包含14座儲存極好的飽水墓葬,不僅随葬品、棺椁儲存完好,還保留了人骨、殉牲、糧食等資訊。這批資料的完整性、豐富性十分少見,為研究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寶貴的一手材料。

他還稱,該項目屬配合基建考古項目,時間緊、任務重、可預見性差,但依然取得諸多重要發現。這既得益于天然的資源優勢,更是團隊堅持科學理念,嚴格遵守《田野考古工作規程》,強化科技手段運用,同步開展多學科合作的結果。他曾到工地實地考察過,用業内話說,“發掘得很清楚、很幹淨”。

羅運兵介紹,本次發掘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絲綢博物館、北京大學、荊州文保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機關合作,廣泛開展三維模組化、碳十四測年、人骨DNA檢測、動植物考古、同位素分析、各類器物成分分析、容器殘留物分析、水分析、病理學研究。“應該說,目前科技考古能用到的手段幾乎都用上了,充分展示了科技考古的魅力和價值。”

實證南北人群遷徙、融合

活化秦統一程序重要節點的曆史場景

雲夢雖不處于秦漢王朝的中心,但在秦漢史研究學者眼中卻是重要區域,因這裡曾是秦統一南方的重要據點。

依據測年資料,結合墓葬形制、棺椁結構、随葬品組合及殉牲習俗特征,考古隊認為,鄭家湖墓地為秦文化的中小型墓葬,年代跨度在100年左右。

武漢大學團隊對重點墓葬進行了三維模組化,中國科技大學團隊對墓葬水樣進行檢測。考古隊仔細記錄了14座飽水墓葬墓内水位線,從2米到6米不等。多學科研究發現,墓葬中弱酸性和陽離子含量較少的水環境,對文物起到保護作用。棺椁外裹有一層粘性青膏泥,增強棺椁的密封性,也有利于保護文物。

中國科學院付巧妹團隊成功提取了一批人骨樣品的古DNA,中國科學院唐自華團隊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陳相龍團隊通過對12例人骨樣品及穩定同位素的系列檢測,基本複原了墓主生前飲食變遷及其所反映的遷徙路線,證明多數墓主來自關中及其周鄰地區。這與考古學所作的推斷相吻合,進而清晰地揭示了南北人群的遷徙、交融互動。

研究人員稱,以M276墓為例,依據考古類型學推測,墓主可能來自西戎的女性。借助科技手段分析,進一步證明該女性生于北方旱作區,在北方度過少年,青年後才到南方。

M257墓的男性也出生于北方,少年時期來到江漢平原,在這裡成長為一名武将。陪葬品發現三把有明顯使用痕迹的銅劍,根據他死亡年齡來看,推測他可能參加過秦統一戰争。

另一座秦代墓葬,同時出土楚式銅禮器和秦式日用陶器。陶器多有“安陸市亭”戳印,表明是當地生産的。從随葬典型楚文化陶器——圜底罐來看,墓主可能是嫁給秦人的楚人後裔,接受秦文化同時保留了一點楚文化傳統。

“這種共存情況在鄭家湖墓地不少墓葬出現,是秦、楚文化融合的直覺見證。”羅運兵稱,鄭家湖墓地年代跨度為戰國晚至漢初,墓主主體應與公元前278年秦軍占領安陸後的秦人及其後裔有關。這些考古材料活化了秦漢帝國大一統程序中重要節點的曆史場景,生動展示了秦文化與楚文化逐漸融合、統一于漢文化并彙入中華文明的曆史過程。

種水稻、喝果酒、吃淡水魚螺

多學科研究揭示古人飲食及健康狀況

考古工作者不僅希望弄清研究群體的來源、族屬等問題,還希望進一步了解古代社會狀況及古人的生活細節。

鄭家湖墓地出土了較多植物遺存,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部從事植物考古研究的姚淩博士介紹,M225、M274、M277墓均發現遍布棺底的水稻。“數量至少在上百斤”,姚淩說,将糧食鋪于棺内的現象并不是首見,距離該墓地約3000米的雲夢睡虎地墓地,也曾發現棺内鋪有一層厚約3厘米的粟。他稱,這些水稻均是未脫粒的,可能是墓主生前的主要食物,死後陪葬反映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觀念;也可能為了防潮防臭,是一種特定葬俗。

鄭家湖墓地還發現種類豐富的堅果、水果等的果實和種子,闆栗數量較多,另有甜瓜、桃、蘋果等。一件漆奁打開後,映入眼簾的是滿滿一盒紅棗,個個顆粒飽滿。姚淩稱,這些遺存一方面反映墓主生前喜好,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當時周邊的植物生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楊玉璋教授團隊對M276墓出土的兩件蒜頭壺做有機殘留物檢測時,發現該容器可能盛過某種果酒,有趣的是,墓葬确實也有蘋果屬植物遺存出土。這為先秦時期的釀酒技術和種類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此外,水樣分析、寄生蟲檢測、同位素分析等,為了解古人衛生狀況和飲食習慣提供了重要資訊。研究人員對11座墓葬開展研究,從8座墓葬中人骨骶骨部位提取到寄生蟲蟲卵,感染率達81.8%。項目負責人稱,這可能與當地人多食含有寄生蟲的淡水螺類有關聯。

本次考古還發現亞洲最早的下颌骨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個體病例(M346),填補了亞洲地區古病理學相關發現的空白。

脆弱文物重點呵護

絲綢、漆木器等得以及時保護

考古團隊對漆木器和紡織品等脆弱文物重點保護,特殊樣品整體提取後,移交實驗室保護、研究。此次飽水墓葬有機質文物的提取,得到荊州文保中心的現場、全程指導,木觚、遣冊等運到文保中心及時脫水保護,珍貴文字材料得以重見天日。

為讓400多件/套漆木器得到有效保護,湖北省博物館研究員李瀾和考古隊一起,及時做好預案,緊急開展脫水、清洗、補配、打磨、上漆等系列工作。由于這批漆木器數量大,價值重要,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雲夢工作站已在當地揭牌。

中國絲綢博物館周旸研究員檢測發現,該墓葬出土絲綢種類豐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檢測發現,棺椁中的編織物包含有竹席、葦席、草席等多種;西北大學唐麗雅教授團隊鑒定發現,不同等級的墓葬,棺椁選材不一。

據介紹,出土“中華第一長文觚”的M274墓,棺椁選材為較名貴的梓木,從側面表明墓主身份較特殊。與木觚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件石硯,推測墓主可能是有一定文化的下層小吏,觚文内容可能映射其思想傾向。

“考古工作就是要梳理文物和遺址背後整個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多學科合作,讓我們可以更多元、更細緻、更鮮活地了解中華大地曾經發生過的故事。”羅運兵說。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來源:湖北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