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7年,泰蒙戰役打響,為何蔣介石眼睜睜看着72軍敗亡,而不增援

1947年,時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的粟裕大将親自下達指令:“将榴彈炮團48門巨炮拉到山東泰安城下,對準國軍整編72師給我狠狠的轟。”

片刻之後,整編72師傷亡慘重,紛紛敗逃,粟裕是以戰揚名立萬。

但事後才知,蔣介石在明知自己麾下精銳王牌整編師被粟裕打得幾乎全軍覆沒時,卻依然非常狠心地下令誰都不許營救,這是怎麼回事呢?

1947年,泰蒙戰役打響,為何蔣介石眼睜睜看着72軍敗亡,而不增援

1947年初,在毛主席的英明指導下,陳毅的山東野戰軍以及粟裕的華中野戰軍合并一處,成立華東野戰軍,陳毅出任華野司令、粟裕出任副司令,但一應作戰指揮全部交給粟裕指揮。

粟裕不負衆望,很快就在魯南戰役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一戰全殲敵軍5.3萬餘人、繳獲坦克24輛、各式先進火炮一共200多門,其中還包括了美國M101式105毫米超大口徑榴彈巨炮48門,戰績驕人,華東野戰軍鋒芒畢露。

這種美式超大口徑的榴彈炮,曾是美軍炮兵師的标配裝備,成本低廉,設計輕便,最大射程可達11公裡,在二戰結束後相當長的時間内,都是站在軍事時代巅峰的明星巨炮。

是以,粟裕在繳獲到這48門榴彈巨炮後,并沒有因為不會使用就選擇丢棄,而是合編為一個隻接受自己指揮的加強火炮團,然後專門收攬國軍炮兵技術能手,在華東野戰軍内開展教育訓練班,指導我軍中政治思想過硬的黨員同志射擊巨炮,進而開啟了解放軍的全新攻堅炮戰,并很快就收到了奇效。

1947年,泰蒙戰役打響,為何蔣介石眼睜睜看着72軍敗亡,而不增援

4月20日,泰蒙戰役打響,駐防山東泰安城的是蔣介石的黃埔嫡系,整編72師師長楊文瑔。

楊文瑔是黃埔第二期畢業的優秀學員,參加過兩次東征和大革命北伐戰争,因表現果敢,敢拼敢殺,獲得陳誠的賞識,推薦給蔣介石當了少校參謀,成為蔣介石的心腹。

抗日戰争開始後,楊文瑔率部南征北戰,參加過上海淞滬會戰、廣東粵北會戰以及湖南湘西會戰等經典戰役,曾血戰日軍的精銳金澤師團,曾克複被日軍占領的英德、翁源等地,也曾痛殲日軍的58旅團,強勢拿下湘西會戰的首場大捷。

戰績顯赫,加之貴人扶持,是以楊文瑔在國軍内部很快青雲直上,并在解放戰争開始後,被委任為王牌整編72師的師長,成為蔣介石手中比較重要的嫡系主力大軍。

1947年,泰蒙戰役打響,為何蔣介石眼睜睜看着72軍敗亡,而不增援

整編72師由雲南滇軍整編改組而來,擅長山地作戰,正好楊文瑔負責駐防的山東泰安背靠泰山,南北兩側還有摩天嶺和蒿裡山互為屏障,楊文瑔憑借地理優勢,将山東泰安城打造得穩如泰山,華東野戰軍連續攻打了好幾次都沒能攻上去。

直到後來華野82師分出兩個營的兵力,南北夾擊摩天嶺,我軍才勉強占據這一制高點,但楊文瑔即便丢了摩天嶺,但卻并不着急,而是将整編師主力全部安置在蒿裡山嚴防死守,任憑華野如何拼命攻打,蒿裡山卻絲毫不能撼動。

本來粟裕大将計劃先攻泰安城,分兵埋伏,誘使坐鎮大汶口的第75和85整編師出兵來援,半路阻擊,進而實作一場戰役全殲三個大敵的奇效。

但無奈楊文瑔是個知兵之人,憑借先進的美式武器裝備,以及易守難攻的地形,竟然抵住了我軍的進攻,導緻大汶口的兩大國軍整編師根本沒有任何反應。

粟裕不由心急起來,當即決定給泰安城“加點火”,親自下令将榴彈炮團48門巨炮全部拉到泰安城下,對準久攻不下的蒿裡山就是一通狂轟亂炸。

僅僅幾個來回,楊文瑔的整編72師就堅持不住了,紛紛敗逃下山,泰安翻手可下。

1947年,泰蒙戰役打響,為何蔣介石眼睜睜看着72軍敗亡,而不增援

粟裕大将的初步戰略已經完成,靜候駐防大汶口的兩隻整編師來源,但讓人疑惑的是,粟裕左等右等,卻始終不見大汶口兩股敵人自投羅網。

所謂唇亡齒寒,按理說這兩股敵軍現在應該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了,為何卻拒不出擊呢?

後來,泰蒙戰役結束後,粟裕才從情報上得知,原來并不是大汶口的兩支整編師不願趕來支援,而是不敢來,因為蔣介石已經看破了粟裕有可能在半路設有伏擊,是以才急忙給前線下達緊急電令:沒有他的指令,誰也不能擅自出兵支援楊文瑔的整編72師。

一戰全殲三大整編師的計謀,既然已經被看破,粟裕就隻好放棄“以炮助戰,圍點打援”的戰法,轉身一股腦将48門巨炮的炮火,全部傾瀉在了楊文瑔部的身上。

步炮協同非常緊密,根本找不到任何破綻,最後楊文瑔徹底放棄抵抗,在炮火聲中淪為我軍的俘虜。

粟裕開發的全新攻堅榴彈炮戰法,剛一亮相就一鳴驚人,徹底揚名山東,讓國軍無不心驚膽戰,讓全軍指戰員第一次認識到了火炮的重要性,也從根本上改變了我軍部分進階将領忽略炮戰的局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