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庸特别擅長順勢打斷,延遲滿足讀者的心理,來掉讀者的胃口

金庸特别擅長順勢打斷,延遲滿足讀者的心理,來掉讀者的胃口

打斷筆法,是小說作家經常使用的技術。所謂打斷,實際上就是延遲滿足,掉讀者的胃口。如果能夠熟練運用這種技術,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金庸特别擅長打斷,他的運用手法值得感受與學習。

01 打斷說話

最常見的打斷,是打斷别人正在進行的對話。這樣,可以讓特别想知道通過談話知道真相的人,處于被打斷的狀态,以至于他們特别難受,但又無可奈何。金庸在《江南七怪》這一章之中,安排了一次對話打斷。

包惜弱道:“北方?”顔烈點了點頭,正要說話,突然門外蹄聲急促,數十騎馬停在客店門口。包惜弱雪白的臉頰上本已透出些血色,聽到蹄聲,立時想起那晚官兵捕拿之事,登時臉色又轉蒼白。

包惜弱這裡正要接觸完顔洪烈的真實身份,結果被門外急促的蹄聲給打斷了。如果沒這些蹄聲,那麼包惜弱肯定要問,為什麼要到北方去,你到底是什麼身份?當然,如果包惜弱的目的順利實作了,反而顯得沒有意思了。

是以,打斷在這裡就起到了延遲揭示真相的效果。

那瞎子道:“焦木大師不必客氣。我七兄弟多承大師平日眷顧,大師有事,我兄弟豈能袖手?何況那人自恃武功了得,無緣無故的來與大師作對,哪還把江南武林中人放在眼裡?就是大師不來通知,我們兄弟知道了也決不能幹休……”

話未說完,隻聽得樓梯咯咯作響,似是一頭龐然巨獸走上樓來,聽聲音若非巨象,便是數百斤的一頭大水牛。

這裡柯鎮惡正要與焦木大師大放豪言呢,讀者的心流方向也是朝這個方向上走的。但是,還沒等他說完,那邊樓梯已經咯咯作響了。怎麼回事?來人啦,要進入正題了。

是以,這裡的打斷起到了打斷柯鎮惡說話的作用。如果任由他說下去,不知道還要啰嗦出什麼豪言壯語呢。是以,金庸在這裡幹脆安排一個打斷,直接讓你不用再說了。這樣也就推動了緊張情節的不斷發展。

金庸特别擅長順勢打斷,延遲滿足讀者的心理,來掉讀者的胃口

02 打斷行動

在打斷說話之外,常見的還有打斷别人行動。如當角色發現了武林秘籍,正想着去拿的時候,來了一個打斷,如突然間來人了,這個就會顯得情緒很緊迫,讀者的情緒也會跟着遺憾或者難熬。金庸在本部小說的前兩章沒有安排太多典型的打斷行動,但仍然可以看出來有兩次明顯的打斷。

段天德大怒,提起腰刀,直搶出去,喝道:“造反了麼?”揮刀往丘處機腰裡橫掃過去。丘處機見是一名軍官,将手中軍士一抛,不閃不架,左手一探,已搶前抓住了他手腕,喝道:“段天德那狗賊在哪裡?”

段天德手上劇痛,全身酸麻,忙道:“道爺要找段大人麼?他……他在西湖船裡飲酒,也不知今天回不回來。”丘處機信以為真,松開了手。段天德向兩名軍士道:“你們快帶領這位道爺,到湖邊找段指揮去。”兩名軍士尚未領悟,段天德喝道:“快去,快去,莫惹道爺生氣。”兩名軍士這才會意,轉身走出。丘處機跟了出去。

丘處機這個時候,恨段天德恨得牙根癢癢,恨不得馬上把他一箭穿心。丘處機也是這樣去做的,氣哼哼地去找段天德,眼看着仇人就在眼前,一劍就可以結果了他。但是,人家段天德也不是大傻蛋,說個謊,直接把丘處機給開了出去。這樣,段天德的謊言欺騙,就對丘處機的報仇行動構成了打斷。

讓報仇雪恨總是差一點不能完成,而且讓人非常痛恨。讀者讀到這裡,肯定很難受,恨不得進入小說中,告訴丘處機,那個段天德就在你的眼前,你怎麼這麼傻啊。這樣,金庸就用這種打斷,成功調動起了讀者的情緒。

第一章《風雪驚變》中,也有一處打斷行動的地方。

三人酒酣耳熱,言談甚是投機。楊鐵心道:“我兄弟兩人得遇道長,真是平生幸事。道長可能在舍下多盤桓幾日麼?”丘處機正待答話,忽然臉色一變,說道:“有人來找我了。不管遇上什麼事,那麼無論如何不可出來,知道麼?”郭楊二人點頭答應。

丘處機正要回答楊鐵心的邀請,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臉色一變”。為什麼?有人來找他來了,就是來逮捕他來了。這樣,就構成了對丘處機與楊鐵心對話的打斷。為什麼要打斷?因為再閑談下去也沒有多少意思了,這個時候故事要發展下去,就需要有外力與他們之間産生互動作用。是以,這個時候的打斷來的正當其時。

金庸特别擅長順勢打斷,延遲滿足讀者的心理,來掉讀者的胃口

03 打斷的功能

不僅金庸特别擅長使用打斷,而且很多作家都擅長打斷。尤其是不少影視劇,壞人眼看着就要被殺死,結果被人給救了,或者出了什麼幺蛾子,結果沒殺成,看得觀衆心裡癢癢的,難熬得很。

但就是在這種難熬的過程中,作者勾起讀者的無限想象,以至于能夠與讀者共進退。這樣,也就使讀者産生強烈的閱讀緊迫性。那麼,打斷技術有什麼樣的功能呢?

第一,制造出懸念,引出下文。這是打斷技術的核心功能。打斷,讓你在心中形成懸念,讀者會想,怎麼了?到底有什麼事要發生?快點看。這就是打斷産生懸念的作用。

第二,延遲滿足,掉讀者胃口。讀者都很挑,如果過早滿足他們的胃口,他們就會因為過早吃飽,覺得就沒有意思了。是以,要延遲滿足。成熟的作家往往都善于延遲滿足,用以調動讀者的胃口,讓他們想吃卻隻能吃一半,不能完全吃飽。

第三,符合客觀現實,制造合理性。事實中,很多時候也會有突發狀況。這種突發狀況,表現在小說寫作中,就是打斷。總是有意外,總是有打斷。當然,小說寫作過程中,所謂的打斷,很多是外力基于合理性對正在進行的對話或者行動的打斷,而不是真正的意外。所謂的意外,不過是身處當時當地的人,他們所沒有想到或者沒有意識到的問題罷了。

有了這諸多功能,打斷筆法就成為很多作者選擇使用的“常用技巧”了。那麼,應該怎麼運用它呢?

04 怎麼運用打斷

戲劇化的情節,往往落實為突然間出現的事情,讓人們原來正在進行的事情必須中斷。從某種意義上說,戲劇就是打斷的技術。是以,它對小說的吸引力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關鍵技術之一。

但必須弄清楚,隻有重要的事情才需要打斷。否則,打斷沒有意義。如果人物之間的對話被打斷,結果是一個小孩路過崴了腳,痛得哭起來了。這樣的打斷對情節的發展沒有任何實質推動意義,當然也就沒有任何必要性。前述包惜弱正要問完顔洪烈到底為什麼要去北方?這個問題就比較重要,關系到包惜弱未來的前途,是以這個時候使用打斷,會起到延遲滿足的意義。

而且,這個打斷也是情節發展本身的需要,即按照普通合理性來說,那些金兵來保衛王爺也是非常必要,而且非常合理。是以,這就涉及到使用打斷的另外一個方法,即打斷必須是合理的打斷。如果兩個人正在比試武功,結果天上掉下來一陣鳥屎,弄髒了他們的臉,結果打斷了兩個人的比武過程。這樣的打斷就是不好的,不僅因為它不合理,而且與情節發展沒有任何聯結意義,讀者就會認為作者在侮辱他們的智商。

另外,打斷必須引出來新的情節。這是從上面兩個運用打斷的方法中延伸出來的結果。打斷實際上是用新情節遮蓋舊情節,使行文突然轉換方向,這樣能夠帶動讀者的情緒,使他們已經習慣的思緒發生必然的轉換。是以,有意義的打斷必須要能引出新的情節。

最後,打斷不能太頻繁。打斷本身意味着對情節的一次扭轉,也是對讀者閱讀情緒和心流方向的扭轉。偶然使用,讀者還覺得新鮮。如果頻繁使用,讀者會認為是作者在故意打斷,想掌控大家的情緒,就會産生反感,甚至大罵作者。

而且,頻繁打斷也不利于形成小說情節穩定,不利于形成穩定的叙述節奏。當然,這也不利于形成良性閱讀體驗。基于必要,基于合理,在某個情節叙述得差不多的時候,如果很有必要,作者可以啟動打斷。

此外,深入到寫作技術細節層面,必須嚴格差別打斷與忽然模式。打斷與忽然,二者往往都出現了意外的事情,意味着對原來的改變,是以它們往往容易被混淆。是以必須弄清楚,那些按照既定方向有明确思想和行動方向,即目前情節正在進行,但是突然間被外部事物中斷的,是打斷。忽然寫作技術,往往是是突然間出現的事情,是自然意外,不能構成對原來邏輯線的強行打斷。

打斷是小說作家們經常使用的寫作技術,對于讀者來說也必須明白這一點,對于寫作者來說更是必備技術。金庸在這方面已經給我們做出了良好示範,我們需要深入學習他的這個技術運用。以後,結合進一步的小說情節,我們還要繼續更加深入地研究這個技術的具體運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