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羲之的書法真實情況如何,南朝這篇書論最為可信

作者:復新習書法

要想了解晉末時期及之前的名家書法水準,比如王羲之,南朝時期的虞龢是最可靠的目擊者。不隻是因為他所處年代比較接近,更重要的是南朝宋明帝委派他整理宮廷秘寶名書和收集散落的名品。是以接觸得多看得也多,他所寫的這篇《論書表》對了解王羲之書法的真實面貌有着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王羲之的書法真實情況如何,南朝這篇書論最為可信
诏臣與前将軍巢尚之、司徒參軍事徐希秀、淮南太孫奉伯,料簡二王書,評其品題,除猥錄美,供禦賞玩"、“使三吳、荊、汀諸境,窮幽測遠,鸠集散逸。
鐘繇紙書六百九十七字,張芝缣素及書四千八百廿五字,張昶缣素及紙書四千七十字,毛宏八分缣素書四千五百八十八字,索靖紙書五千七百五十五字,鐘會書五紙四百六十五字。
王羲之的書法真實情況如何,南朝這篇書論最為可信
二王缣素書珊瑚軸二帙二十四卷。紙書金軸二帙二十四卷,又紙書玳瑁軸五帙五十卷,皆金題玉躞織成帶。又有書扇二帙二卷。又紙書飛白章草二帙十五卷,并旃檀軸。又紙書戲學一帙十二卷玳瑁軸,此皆書之冠冕也。二王新入書,各裝為六帙六十卷。

這些都是當時皇室的藏品,而且是經過了鑒定,是以在品質上是很少有問題的,天天泡在這些優質作品裡頭,可以說是照着作品說話,客觀條件是後人無法企及的。

王羲之的書法真實情況如何,南朝這篇書論最為可信

《論書表》第一段記述發生在晉末“衣冠南渡”時期桓玄、惠侯、南朝宋孝武帝及當時南朝士人追捧王羲之書法作品的景象。

桓玄:

耽玩不能釋手,乃撰二王氏迹,雜有缣素,正行之尤美者,各為一帙,常置左右。及南奔,雖甚狼狽,猶以自随;擒獲之後,莫知所在。

在戰亂時期千裡逃難還能着帶上王羲之的兩幅作品,可以想象是有多麼的愛不釋手,從側面也可以看書這兩幅作品的水準。

王羲之的書法真實情況如何,南朝這篇書論最為可信

新渝惠侯:

雅所愛重,懸金招買,不計貴賤。

當時有一段時間書法也遇上了淡季,在那個時代書法也就宗室貴族有能力有條件把玩,他們不喜歡了自然也就冷清了,是以當時很多名品都流落民間。後來有位有錢沒眼力的“虎哥”惠侯發重金不論貴賤懸賞收集,于是有些逐利的人看到搞錢的門路來了就開始造假,結果就是他收集到的大多是仿品了,波及的受害者還有南朝宋孝武帝。當時造假的水準已經到了真假混淆不能辨識的程度。

王羲之的書法真實情況如何,南朝這篇書論最為可信

西南豪士:

鹹慕其風,人無長幼,翕然尚之,家赢金币,競遠尋求。

這種景象就像是我們現在的追星是一樣的場景。

三個小故事:

虞龢在該表中記錄了發生在王羲之身上的兩則故事:

一則是為賣扇子的老婦在扇面上題了五個字,使得婦人的扇子很快就脫銷;

王羲之的書法真實情況如何,南朝這篇書論最為可信

另一則是大家都知道的王羲之抄《道德經》兩章換鵝;

第三則就是王羲之到訪他的一位門生家裡,為了答謝門生的款待,王羲之在門生的新床榻上題字,在門生與王羲之回家過程中,哪料到門生父親估計是沒文化,看新床被寫上字心疼,于是把上面的字都刮了,等門生回到家後看見床上的字被刮懊惱好幾日。

這三則典故也從側面反映了在王羲之生前時他的書法就已經深受熱捧了。

王羲之的書法真實情況如何,南朝這篇書論最為可信

關于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的書法水準,虞龢開篇做了評論,他認為二王父子兩人的書法差距已經是很細微了,都是非常美妙高深,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以作為後世百代的楷模了。

然優劣既微,而會美俱深,故同為終古之獨絕,百代之楷式。

然後他列舉出了一些具體的事例來具體的論述:

王羲之的書法真實情況如何,南朝這篇書論最為可信

王羲之的自我評價:

頃尋諸名書,鐘、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存;
吾書比之鐘、張,當抗行;張草猶當雁行。

譯:之前我找了各知名的書法作品相比較,鐘繇和張芝兩人的書法絕倫是沒錯了,至于其它人的不值得收藏儲存。将我的書法和鐘繇、張芝的相比較,算得上是相當了,特别是和張芝的草書相比更是水準相當。

王羲之的書法真實情況如何,南朝這篇書論最為可信

虞龢的觀點:

羲之書,在始未有奇殊,不勝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極。

虞龢在為皇帝辦差時接觸了大量的二王書法作品,不僅裝裱都很豪華,而且都稱得上是書法作品中最好的。他将王羲之的書法進行了鑒定和分類,認為用紫紙的作品是他早年在臨川時所寫,不值得欣賞,也沒有開取的地方和特别的地方,與庾翼、郗習愔相比還差了些,到了晚年才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王羲之的書法真實情況如何,南朝這篇書論最為可信

虞龢《論書表》原文比較長沒法全部逐字注譯,隻能是根據了解做些摘錄和整理,僅供書友們一起參考!

歡迎關注本賬号,免費領取高清版書法資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