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羲之的书法真实情况如何,南朝这篇书论最为可信

作者:復新习书法

要想了解晋末时期及之前的名家书法水平,比如王羲之,南朝时期的虞龢是最可靠的目击者。不只是因为他所处年代比较接近,更重要的是南朝宋明帝委派他整理宫廷秘宝名书和收集散落的名品。因此接触得多看得也多,他所写的这篇《论书表》对了解王羲之书法的真实面貌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羲之的书法真实情况如何,南朝这篇书论最为可信
诏臣与前将军巢尚之、司徒参军事徐希秀、淮南太孙奉伯,料简二王书,评其品题,除猥录美,供御赏玩"、“使三吴、荆、汀诸境,穷幽测远,鸠集散逸。
钟繇纸书六百九十七字,张芝缣素及书四千八百廿五字,张昶缣素及纸书四千七十字,毛宏八分缣素书四千五百八十八字,索靖纸书五千七百五十五字,钟会书五纸四百六十五字。
王羲之的书法真实情况如何,南朝这篇书论最为可信
二王缣素书珊瑚轴二帙二十四卷。纸书金轴二帙二十四卷,又纸书玳瑁轴五帙五十卷,皆金题玉躞织成带。又有书扇二帙二卷。又纸书飞白章草二帙十五卷,并旃檀轴。又纸书戏学一帙十二卷玳瑁轴,此皆书之冠冕也。二王新入书,各装为六帙六十卷。

这些都是当时皇室的藏品,而且是经过了鉴定,因此在品质上是很少有问题的,天天泡在这些优质作品里头,可以说是照着作品说话,客观条件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王羲之的书法真实情况如何,南朝这篇书论最为可信

《论书表》第一段记述发生在晋末“衣冠南渡”时期桓玄、惠侯、南朝宋孝武帝及当时南朝士人追捧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景象。

桓玄:

耽玩不能释手,乃撰二王氏迹,杂有缣素,正行之尤美者,各为一帙,常置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以自随;擒获之后,莫知所在。

在战乱时期千里逃难还能着带上王羲之的两幅作品,可以想象是有多么的爱不释手,从侧面也可以看书这两幅作品的水平。

王羲之的书法真实情况如何,南朝这篇书论最为可信

新渝惠侯:

雅所爱重,悬金招买,不计贵贱。

当时有一段时间书法也遇上了淡季,在那个时代书法也就宗室贵族有能力有条件把玩,他们不喜欢了自然也就冷清了,因此当时很多名品都流落民间。后来有位有钱没眼力的“虎哥”惠侯发重金不论贵贱悬赏收集,于是有些逐利的人看到搞钱的门路来了就开始造假,结果就是他收集到的大多是仿品了,波及的受害者还有南朝宋孝武帝。当时造假的水平已经到了真假混淆不能辨别的程度。

王羲之的书法真实情况如何,南朝这篇书论最为可信

西南豪士:

咸慕其风,人无长幼,翕然尚之,家赢金币,竞远寻求。

这种景象就像是我们现在的追星是一样的场景。

三个小故事:

虞龢在该表中记录了发生在王羲之身上的两则故事:

一则是为卖扇子的老妇在扇面上题了五个字,使得妇人的扇子很快就脱销;

王羲之的书法真实情况如何,南朝这篇书论最为可信

另一则是大家都知道的王羲之抄《道德经》两章换鹅;

第三则就是王羲之到访他的一位门生家里,为了答谢门生的款待,王羲之在门生的新床榻上题字,在门生与王羲之回家过程中,哪料到门生父亲估计是没文化,看新床被写上字心疼,于是把上面的字都刮了,等门生回到家后看见床上的字被刮懊恼好几日。

这三则典故也从侧面反映了在王羲之生前时他的书法就已经深受热捧了。

王羲之的书法真实情况如何,南朝这篇书论最为可信

关于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的书法水平,虞龢开篇做了评论,他认为二王父子两人的书法差距已经是很细微了,都是非常美妙高深,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作为后世百代的楷模了。

然优劣既微,而会美俱深,故同为终古之独绝,百代之楷式。

然后他列举出了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具体的论述:

王羲之的书法真实情况如何,南朝这篇书论最为可信

王羲之的自我评价:

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存;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

译:之前我找了各知名的书法作品相比较,钟繇和张芝两人的书法绝伦是没错了,至于其它人的不值得收藏保存。将我的书法和钟繇、张芝的相比较,算得上是相当了,特别是和张芝的草书相比更是水平相当。

王羲之的书法真实情况如何,南朝这篇书论最为可信

虞龢的观点:

羲之书,在始未有奇殊,不胜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极。

虞龢在为皇帝办差时接触了大量的二王书法作品,不仅装裱都很豪华,而且都称得上是书法作品中最好的。他将王羲之的书法进行了鉴定和分类,认为用紫纸的作品是他早年在临川时所写,不值得欣赏,也没有开取的地方和特别的地方,与庾翼、郗习愔相比还差了些,到了晚年才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王羲之的书法真实情况如何,南朝这篇书论最为可信

虞龢《论书表》原文比较长没法全部逐字注译,只能是根据理解做些摘录和整理,仅供书友们一起参考!

欢迎关注本账号,免费领取高清版书法资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