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作者:紅酒百科全書

波爾多是世界葡萄酒的中心,但波爾多子産區衆多,風格各異。格拉夫(Graves),作為波爾多的一員,早已出名。它是波爾多難得少見的同時生産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且紅白俱佳的産區。它位于波爾多南端,是波爾多最古老且優質的葡萄酒産區之一。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格拉夫的曆史

早在公元 1 世紀,羅馬人就已經開始在這裡種植葡萄。大約在 1300 年左右,波爾多大主教(後來的教皇克萊蒙特五世 Pope Clement Ⅴ.)建立了至今仍存世的克萊蒙教皇堡酒莊(Chateau Pape-Clement)。波爾多能有今日的顯赫聲名,離不開格拉夫。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曾贊道:“18 世紀,格拉夫葡萄酒是波爾多最卓越的葡萄酒。”

19 世紀末,葡萄園面積仍約為 10,000 公頃,但在過去的一百年中,由于波爾多的城市化程序,許多葡萄園消失了。如今,格拉夫葡萄園從波爾多向南延伸 50 公裡,占地約 5,000 公頃。

格拉夫地形氣候

“Graves” 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中世紀,來源于法語礫石土壤一詞(Terre Graveleuse),因而 Graves 有“沙礫,粗沙”之意,這個名字也形象的說明了當地多為礫石的土壤狀況。

礫石是一種比較松散的土壤,有着絕佳的排水性能,幹燥且營養較少,使得葡萄樹紮根很深,利于葡萄尋找更多的養份,還能儲存和反射熱量,對增加葡萄的成熟度起到了更好的作用,能出産風味凝重、酒體厚重的葡萄酒。同時,由于礫石土壤一般富含礦物質,是以成酒常帶有迷人鹹鮮的礦物口感,這種在格拉夫地區的幹白中尤為常見。

除了礫石,格拉夫的土壤中還摻雜着鵝卵石、石灰岩、粉砂土和黏土等,排水性優良。另外,受大西洋的影響,該産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整體溫和濕潤。這種豐富的土壤類型和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也為葡萄提供了理想的生長之地。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葡萄品種和風格:幹白聞名于世

格拉夫産區葡萄種植早在中世紀前期就已拉開帷幕,早在 19 世紀末,格拉夫紅葡萄酒便成為英國皇室的宮廷用酒。格拉夫法定白葡萄品種包括賽美蓉(Semillon)、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和慕思卡黛(Muscadelle)。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賽美蓉

賽美蓉:是起源于法國波爾多(Bordeaux)産區的白葡萄品種。在 18世紀以前,賽美蓉的種植範圍僅局限在法國西南部的蘇玳Sauternes産區。不過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賽美蓉到底是起源于波爾多蘇玳産區還是聖埃米利永産區,總之它是一個波爾多土生土長的品種。

這個品種易于栽培,皮薄,開花晚但收成早,易感染貴腐菌,是一種高産、不挑剔的葡萄品種。一般來說,由于皮薄、易感染貴腐和酸度高等特性,它常用于釀制貴腐酒,也是以而聞名世界。世界上的很多産區都有釀造以賽美蓉為主的貴腐酒,但最著名的是法國蘇玳産區。該産區的賽美蓉易染上貴腐菌,它呈現出熱帶水果的特征,平衡清爽的酸度令人驚歎。香氣豐富而又均衡和諧,有豐富的花香,口感圓潤飽滿,極為柔滑,餘味悠長芬芳,令人唇齒留香。

在蘇玳等貴腐産區以外,它一般低調地充當配角與長相思混釀為幹型葡萄酒,在佩薩克雷奧良(Pessac-Leognan)和格拉夫尤為普遍。整體上,佩薩克雷奧良和格拉夫的幹白葡萄酒香氣較為複雜,帶有明顯的礦物質風味和果味,口感帶有獨特的油質感,結構細膩優雅,層次變化多,餘味持久悠長,陳年潛力巨大。

知名酒莊:侯伯王酒莊(Chateau Haut-Brion)。不僅出産優異的紅葡萄酒,其幹白葡萄酒也是“一絕”,入選格拉夫列級,是由賽美蓉、長相思和密斯卡岱混釀而成。此外,史密斯拉菲(Chateau Smith Haut Lafitte)和美訊(Chateau La Mission Haut-Brion)等酒莊的賽美蓉幹白也品質卓越。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長相思

長相思:長相思(Sauvignon Blanc)是一種芳香型白葡萄品種,适合生長在溫和或涼爽氣候的地區。長相思葡萄酒通常散發着綠色水果和草本植物的清香,酸度十足。全球很多葡萄酒産區都熱衷于種植長相思,并力求釀出世界上最好的長相思葡萄酒。

在波爾多,長相思為該地區種植面積僅次于賽美蓉的白葡萄品種,在格拉夫長相思常與賽美蓉混釀。長相思能賦予葡萄酒充沛的酸度和清爽的口感,并帶來清新的柑橘類水果和綠色水果香氣,以及一絲礦物質風味。這種高酸度可以平衡賽美蓉的柔軟感。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波爾多的長相思越來越多用于釀制單一品種以及幹白葡萄酒。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慕思卡黛

慕思卡黛: 常用于與長相思和賽美蓉等品種混釀,一些酒莊使用慕思卡黛給混釀酒款帶來新鮮年輕的果味和香氣。總體來說,密斯卡岱在法國的種植面積正在逐年下降。

分級制度和酒莊

在波爾多 1855 分級制度中,來自格拉夫的侯伯王莊園 (Chateau Haut-Brion) 被列為一級莊 (First Growth) ,也是該産區入選的唯一酒莊。1855 分級制度給梅多克帶了非常好的品牌效應及銷售市場,格拉夫的酒莊也迫切希望格拉夫産區的葡萄酒能得到認可。

1959年,法國國家原産地命名管理局(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簡稱(INAO) 以葡萄酒的市場價格為參考,綜合考慮酒莊的曆史、葡萄園和葡萄酒風格等衆多因素,經過數次修訂,格拉夫分級最終确立,共有 16 座列級莊入選,且都位于佩薩克-雷奧良。與1855分級不同,這份名單隻區分紅、白葡萄酒,列級酒莊沒有等級之分,所有入選的酒莊都屬于同一個級别——格拉夫列級莊 (Crus Classes de Graves) 。其中紅、白葡萄酒均被列級的酒莊僅有 6 座,僅釀造白葡萄酒的酒莊有 3 座。

6個紅白葡萄酒均入選的酒莊

騎士酒莊(Domaine de Chevalier)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騎士酒莊的曆史可追溯至 17 世紀,酒莊目前由奧利維爾·貝爾納( Olivier Bernard )打理。騎士酒莊總占地一百餘公頃,其中 61 公頃為葡萄園,周圍松樹林立,還有河流蜿蜒而過,有着“格拉夫的秘密花園”之美稱。酒莊白葡萄品種種植面積占地 6 公頃,主要為長相思和賽美容。騎士酒莊在釀造葡萄酒時緻力于反映當地風土的特性。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酒莊釀造白葡萄酒時,把不同地塊的葡萄分開進行壓榨、發酵和陳釀。發酵完成後,酒液會經過酒泥陳釀,以使成酒更加飽滿濃郁,質感更為柔順,結構更加複雜,更具陳年潛力。酒款通常帶有熱帶水果、礦物質的香氣。

拉圖瑪蒂亞克古堡(Chateau Latour-Martillac)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拉圖瑪蒂雅克酒莊的名字取自酒莊内一處曆史悠久的古塔。該古塔是一座城堡遺迹,12 世紀時由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社會學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祖先建造。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1892 年,拉圖瑪蒂雅克酒莊推出首款幹白葡萄酒,一上市就在市場上赢得巨大反響。後來在整個 20 世紀裡,酒莊都以白葡萄酒聞名于世。酒莊正牌幹白的酒标上,金色、黑色與淡茶色交錯,貴重大氣,頗有皇家氣派,也彰顯着其幹白的優秀品質。

奧利弗酒莊(Chateau Olivier)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奧利弗酒莊的葡萄園有着卓越的風土條件。這裡的土壤複雜多樣,以砂礫和石灰岩質黏土的混合土壤為主,還含有石英、燧石和火石等多種土壤。酒莊有大約 8 公頃的土地用以種植白葡萄品種,包括長相思、賽美蓉和慕斯卡黛,葡萄藤的平均樹齡為 30 年。酒莊尊重自然,采用有機的方式管理葡萄園.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酒莊在釀制正牌白葡萄酒時,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取葡萄皮中的風味物質,會先讓白葡萄帶皮浸漬一段時間,然後置于橡木桶中發酵,之後再帶酒泥陳釀。歐利弗酒莊出品的正牌白葡萄酒,是波爾多最佳的幹白之一。其酒液呈淡黃色,散發出明顯的柑橘、白花與鳳梨的芳香,口感平衡,果味新鮮,還富有煙熏和礦物質風味,賽美蓉賦予其圓潤的特性,餘味悠長。

馬拉狄酒莊(Chateau Malartic-Lagraviere)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馬拉狄酒莊擁有 53 公頃的葡萄園,位于幾百萬年前因沖積作用形成的砂礫丘頂,地理位置優越,酒莊名字裡的“Lagraviere”在法語中有“礫石”之意。葡萄園内土壤表層覆寫着排水性和吸熱性佳的礫石,其下又分布着含海洋貝殼的石灰岩土壤,既能為葡萄樹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又可儲藏大量水分。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白葡萄種植面積占地 7 公頃,種植比例為 80% 的長相思和 20% 的賽美蓉。酒莊出産的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品質俱佳,有着上乘的品質,多個年份都獲得衆酒評家 90 分以上的高分好評。

寶斯高酒莊(Chateau Bouscaut)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寶斯高酒莊葡萄園在 17 世紀時便已存在,位于當時格拉夫的一個子産區——卡多雅克村(Cadaujac)。1979 年,寶斯高酒莊被波爾多著名釀酒師盧森·露桐(Lucien Lurton)買下,成為克裡蒙酒莊(Chateau Climens)和布朗康田酒莊(Chateau Brane-Cantenac)等名莊同門。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酒莊葡萄園的總占地面積約為 50 公頃,葡萄樹的平均樹齡為 35 年。其中,白葡萄面積為10 公頃,種有賽美蓉(Semillon)和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園内主要以鈣質黏土和礫石土壤為主。酒莊釀造白葡萄酒時,酒精發酵以及陳釀過程都會在橡木桶中完成,陳釀期間還會進行攪桶,以增加葡萄酒的複雜性、飽滿度與陳年潛力。

卡爾邦女酒莊(Chateau Carbonnieux)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卡爾邦女酒莊(又名殼白仙城堡)是波爾多最古老的酒莊之一,18 世紀末,因法國大革命影響而被充公,革命結束後又曆經多次易主。1956年,酒莊被馬克·佩林(Marc Perrin)收購,自此開啟酒莊發展的新紀元,如今酒莊已在佩林家族傳承至第 4 代。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酒莊白葡萄種植面積與紅葡萄面積相當,分别為 42 公頃和 50 公頃,這也使其成為佩薩克-雷奧良産區白葡萄種植面積最大的酒莊。白葡萄品種為 65% 的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和 35% 的賽美蓉(Semillon)。葡萄園内的土壤類型豐富多樣,酒莊因地制宜将葡萄園細分為多地塊,使每個地塊均的特質轉化并展現在酒液中。

3個僅白葡萄酒入選的酒莊

歌欣酒莊(Chateau Couhins)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歌欣酒莊名氣雖不及鄰近的金露桐酒莊(Chateau Couhins-Lurton),但該酒莊仍是這個産區的優秀生産商。酒莊是主要使用長相思釀造白葡萄酒的酒莊之一。歌欣酒莊現有兩塊葡萄園,加起來總共有22 公頃,葡萄園土質為粘土與石灰石的混合土壤,底下深層的粘土可儲蓄足夠的水分,令一些對水分有較大依賴的葡萄生長得非常好,是以這裡全部種植着白葡萄品種,酒莊的白葡萄酒表現力驚人,酒體精細,酸度恰到好處,變化多端。

金露桐酒莊(Chateau Couhins-Lurton)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從酒莊名字便能看出金露桐酒莊(Chateau Couhins-Lurton)與歌欣酒莊息息相關。金露桐酒莊前身為歌欣酒莊葡萄園中一個上好的地塊。1967 年,安德烈•勒頓(Andre Lurton)向莊主提出租用這塊葡萄莊園以拯救這一著名的葡萄酒莊。該酒莊目前擁有 25 公頃葡萄園,園内的土壤以砂礫土為主,其中 6 公頃用于種植白葡萄品種長相思(Sauvignon Blanc),這在波爾多極為少見。

拉維爾-侯伯王酒莊(Chateau Laville Haut-Brion)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拉維爾-侯伯王酒莊與美訊酒莊(Chateau La Mission Haut-Brion)毗鄰,這裡的沙質黏土加上特有的微氣候令白葡萄的生長情況比紅葡萄更加良好。葡萄園中賽美蓉(Semillon)約占 70%,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占 27%,密斯卡岱(Muscadelle)占 3%。其出産的白葡萄酒有着濃郁的水果味,酸度和平衡度令人稱贊。

格拉夫:波爾多頂級幹白葡萄酒産地

圖檔來源:wine-searcher

1983 年,拉維爾-侯伯王酒莊被同是侯伯王莊園(Chateau Haut-Brion)的所有者克蘭斯帝龍酒業公司(Domaine Clarence Dillon)收購。2010 年 3 月,帝龍酒業宣布不再生産拉維爾-侯伯王葡萄酒,自 2009 年開始,拉維爾-侯伯王生産的酒所貼的标簽為美訊酒莊白葡萄酒。

市場表現

盡管享有盛譽的佩薩克-雷奧良産區自 1987 年開始已“自立門戶”,成為村莊級法定産區,且使得格拉夫的聲望有所下降,但格拉夫仍然生産着果味濃郁,清脆芳香的白葡萄酒,并受到來自世界各地消費者的追捧。随着口味的多樣化,越來越多人想要更清爽、清新的體驗。于是,幹白和桃紅葡萄酒也逐漸流行開來。

格拉夫最負盛名的幹白産區佩薩克-雷奧良生産的頂級幹白在國内通常價格不菲,一瓶動辄上千元。不過,除了這些頂級名莊,格拉夫産區内的優質幹白包括鳴雀酒莊幹白(Chateau de Chantegrive Blanc)、夏湖酒莊幹白(Chateau Rahoul Blanc)、佛羅伊丹酒莊幹白(Clos Floridene Blanc Sec)、薩伊酒莊幹白(Chateau du Seuil Graves Blanc)等品質不俗,價格也遠低于這些列級莊,成本效益很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