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身邊的朋友向小編表示:“在聚會上總能聽見一些愛酒人士說起波爾多左岸與右岸,但自個兒真是摸不清頭腦。”
其實也難怪一些葡萄酒小白不知是以然,作為聲名遠揚的葡萄酒産區,波爾多的盛名有時會讓人疏于深究它麾下的細小分支。同為波爾多産區,為何偏偏要分出個左右呢?左岸與右岸又究竟有何不同之處?今天我們就走進波爾多的左岸與右岸,撥雲開霧,一探究竟。

波爾多葡萄園(圖檔來源:www.bordeaux.com)
1.三河分“天下”
有岸必有河,波爾多的左岸與右岸便是由三條橫貫波爾多的河流劃分的。
從下面這張地圖可以看出,吉倫特河(Gironde)和加龍河(Garonne)以西和以南的産區被劃分為“波爾多左岸”,如梅多克(Medoc)、格拉夫(Graves)及蘇玳(Sauternes)等産區;
吉倫特河以東及多爾多涅河(Dordogne)以北則為“波爾多右岸”,包括波美侯(Pomerol)及聖埃美隆(Saint-Emilion)等聞名世界的法定産區。
2.風土有差别,兩岸品種大不同
波爾多左岸表層土壤以礫石為主。礫石土壤可幫助葡萄藤形成發達的根系,有利于植物吸取營養,同時優秀的排水性能為葡萄生長補充了熱量,是以,不易成熟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更加偏愛左岸。
上梅多克佳得美酒莊葡萄園的礫石土壤 (圖檔來源:www.cantemerle.com)
波爾多左岸的紅葡萄品種以赤霞珠為代表,加之少量種植的梅洛(Merlot)等其他法定品種,釀造的紅葡萄酒擁有較高的酸度和單甯,帶有濃郁的黑醋栗、黑莓的香氣,大部分葡萄酒都有烤橡木桶的氣味,可陳年10多年以上,并可以發展出雪茄盒和雪松的香氣。
巴頓城堡紅葡萄酒
此外,左岸的格拉夫産區(Grave)還彙集了不少優秀的賽美蓉(Semillon)、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和密斯卡岱(Muscadelle)等白葡萄園地。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及蘇玳及巴薩克(Barsac)這兩個世界上著名的貴腐甜白葡萄酒産區。其葡萄酒主要用賽美蓉和少量的長相思來釀造。蘇玳貴腐甜白葡萄酒以極為平衡的甜度和酸度著稱,風味異常複雜,包括核果、香草、果醬和藏紅花等的味道,非常讨人喜歡。
旭金堡酒莊貴腐甜白葡萄酒(圖檔來源:www.suduiraut.com)
波爾多右岸的土壤成分則更為複雜,但明顯比左岸擁有更多的黏土表層。右岸的紅葡萄品種以梅洛為主,品麗珠(Cabernet Franc)次之,少量種植其他法定品種。
因主要品種為梅洛,右岸的紅葡萄酒單甯含量适中偏高,結構并沒有左岸的那麼強,口感柔順,風味豐富,酒精度較高,帶有複雜的紅莓和李子的香氣。
雖然右岸的多數名莊主要以梅洛為釀制對象,但仍有個别酒莊種植着與梅洛比例較接近的品麗珠,如聖埃美隆四大一級A等酒莊(Premiers Grands Crus Classes A)中的歐頌酒莊(Chateau Ausone)、白馬酒莊(Chateau Cheval Blanc)和金鐘酒莊(Chateau Angelus)。
3.分級體系各有洞天
左岸最知名的分級體系就是波爾多1855分級。
圖檔來源:www.bordeaux.com
這一分級包含了梅多克分級和蘇玳&巴薩克分級兩部分,分别對梅多克地區的紅葡萄酒以及蘇玳和巴薩克産區的甜白葡萄酒進行分級。
梅多克分級現今包含61座酒莊,它們被劃分為五個等級,其中一級莊5座,二級莊14座,三級莊14座,四級莊10座,五級莊18座。大家所熟知的殿堂級波爾多名莊就是來自此分級,如知名的五大一級莊: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拉圖城堡(Chateau Latour)、侯伯王莊園(Chateau Haut-Brion)與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侯伯王莊園紅葡萄酒
說完左岸,再來看看右岸的酒莊是如何分級的。右岸的聖埃美隆葡萄酒商會在上世紀50年代決定起草一份列級酒莊分級制度,即聖埃美隆分級制度,将酒莊分為一級莊(Premier Grand Cru Classe)和列級莊(Grand Cru Classe),而一級莊内又分為一級A等酒莊(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A)和一級B等酒莊(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B)。與1855年波爾多分級體系不一樣的是,聖埃美隆酒莊的評級結果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相信這篇文章已經讓你足夠了解波爾多左岸與右岸之分啦,如果想進一步探究波爾多葡萄酒的美妙之處,就快快關注紅酒世界,發現更多葡萄酒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