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廈門作家完成《少年陳嘉庚》創作

作者:台海網

來源:台海網

台海網11月11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我是2000年來廈定居,之前在廈門警備區當過4年兵,見證了特區的成長,廈門就是我的第二故鄉。”廈門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吳爾芬說。

多年來,吳爾芬參與了多部集美地方文獻的編輯,對集美人文曆史有着較深的了解。來廈門之前,吳爾芬任冠豸山文學院院長,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創作出版經驗。他說,集美人文荟萃、名家輩出、人傑地靈,他很願意發揮自己所長,為集美文化建設盡一分力量。他新近創作的《少年陳嘉庚》已經完成,即将于明年春節後出版。

緣起

策劃創作代表集美的讀本 讓少兒更好地學習傳統文化

吳爾芬說,集美學村是我國著名的學村,應該更好地傳承陳嘉庚的教育理念,将其發揚光大,讓少年兒童學習傳統文化——嘉庚精神及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

2019年初,廈門外圖淩零圖書總經理陳忠坤與吳爾芬讨論,為了讓少年兒童更好地學習地方曆史文化,必須有一本故事性強又能代表集美的讀本。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創作出版一本《少年陳嘉庚》。

吳爾芬開始了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他跑遍了廈門市和集美區的檔案館、圖書館等,還從古玩城跳蚤市場和各種舊書攤上“淘”來100多本舊書籍,例如1963年在香港出版、由陳嘉庚的兒子編著的《集美志》,還以一萬元高價買來1897年出版的關于廈門的英文版書籍。

陳嘉庚雖然有回憶錄和各種版本的傳記,但都不涉及他的少年生活。“《少年陳嘉庚》應該是一本半傳記性質的少年讀物,必須真實可靠,不能誤導小朋友。可是搜集到的有關陳嘉庚兒童、少年時代的文字,加在一起都沒有超過200字。”這讓吳爾芬為難了,還有不同檔案資料的文字表述也有出入,例如陳嘉庚到底捐建了幾所學校,每本書記載的都不一樣,需要找專家求證,确定哪一本的内容更符合邏輯,更具權威性。

為此,吳爾芬向許多地方文史專家請教,核對文字的表述。此外還采訪了集美僑聯、校友會的很多老上司、老前輩,反複核實。

創作

文學的真實是細節的真實

人物要立體豐滿生動有趣

文學的真實是細節的真實,吳爾芬認為,隻要在四個方面真實可靠,《少年陳嘉庚》的真實性就能立得起來。

一是大事件的真實。比如集美哪一年有台風,哪一年發生瘟疫,哪一年出現幹旱,這些在曆史書上是有記載的,必須嚴絲合縫,契合進作品中。

二是人物關系的真實。陳嘉庚的父親回來集美幾次?每次回來處理什麼事情,待多長時間?他的弟弟妹妹差幾歲?分别是哪一年出生的?陳嘉庚其他家庭成員的名字和關系,都是創作的基本資訊,不能出錯。

三是集美民俗風情的真實。婚慶嫁娶、節日活動,集美作為閩南的一部分,既有跟其他閩南地區相同的民俗風情,又有獨特的民間信仰和習性差異。隻有準确把握,才能生動活潑。

四是人物性格的真實。吳爾芬說,這一條最重要。陳嘉庚先生一生艱苦創業、傾資辦學、忠貞愛國,“忠公、誠毅、勤儉、創新”這些“嘉庚精神”的内涵,與其少年時代的經曆是密不可分的。他堅定地認為,陳嘉庚小時候目睹國家的落後,是以奮發圖強;一定感受到文化貧乏的困苦,是以立志辦教育。還有一條,作為商業奇才的陳嘉庚,小時候不可能沒有任何表現。這麼倒推,少年時代的陳嘉庚一定是吃盡苦頭、勤奮上進、會做買賣的。這樣的少年陳嘉庚才是立體的、豐滿的,也是生動有趣的。

吳爾芬表示,這四方面的真實就好比四枚釘子,牢牢地釘在文本的四角,使《少年陳嘉庚》有了真實性的四塊基石。本着“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細節虛構是必不可少的。“虛構是為了更真實”,這是吳爾芬的創作态度。

作家簡介

吳爾芬自幼酷愛剪紙,19歲開始發表詩歌,近年主創兒童文學。現為青春夢工廠藝術總監、廈門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長篇小說《雕版》《九号房》《姐妹》《新蜀門》以及曆史專著、人物傳記、散文集、小說集等20餘部,作品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客家風雲》;入選《大學國文》《大學國文教程》《當代散文精品》《21世紀年度小說選》;獲省政府百花文藝獎等;《谷文昌》《廖俊波》《孫家棟》入選2019年度中國出版協會30本好書、榮獲“桂冠童書”獎、列入教育部中國小生閱讀書目,《古田軍鼓》入選《小讀者》2020年度一百本好書,《瓷魂》入選搜狐“帶一本書去未來”書單和江西省2021年暑假讀書活動書目。

(記者 龔小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