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烘糕東門篇
新華公園聾啞婆婆蛋烘糕
位址:成華區新華公園巴蜀大宅門旁

聾啞婆婆的蛋烘糕小攤,一直都駐紮在新華公園附近。邊緣焦香,内裡綿軟,皮皮是最舒服的。有十幾種餡,也可以把幾種餡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創造無數種味道。
用蜂窩煤爐子烘出來,依然最愛奶油肉松口味。很久沒去了,不曉得婆婆現在還在做嗎,好懷念!
新華小區鐵栅欄蛋烘糕
位址:成華區雙林北支路新華小區
新華小區的那道小鐵門,永遠都圍了一大波人,其實他們都是奔着蛋烘糕去的。老闆說,他的蛋烘糕是全成都最好吃的。
皮子酥脆,特别是邊邊。裡面的内陷飽滿又紮實,還有糖醋藕口味。4元一個,對于蛋烘糕來說,也算是天價了。
2、蛋烘糕北門篇
茶店子國小蛋烘糕
位址:金牛區茶店子正街茶店子國小旁
衡量最牛的标準除了味道還有回憶,畢業了還要專門回來吃,這樣的号召力好嘿人,恐怕成都别家蛋烘糕很難做到吧!
大叔還是那麼行市,朝九晚六,跟到學生耍寒暑假,下午三點沒生意了就跑到隔壁子搓麻将。種類多,餡多,肉餡好吃,加黃豆面面就是我們的青春啊!!!
勞工村陸記蛋烘糕
位址:金牛區内曹家巷勞工村2棟(近太升橋)
老闆說我們家的蛋烘糕不是加香精那些弄出來的,雞蛋味道肯定吃得出來!加适量紅糖調勻,在平鍋上烘煎而成。邊緣部分薄如紙片,是以非常脆。
蛋烘糕的品種非常多,怪味麻辣和鮮肉三鮮是最搶手的!除了蛋烘糕,還有附加産品綠豆冰粉、薄荷冰粉。這家教會了我們:蛋烘糕不是一個一個地買而是一袋一袋地買!!
鐵路新村蛋烘糕
位址:金牛區鐵路新村
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皮皮酥脆,裡子軟綿,外酥裡嫩,略帶焦香,回味無窮。
餡兒也是相當紮實,紹子餡兒吃到的每一口都是肉,甜辣甜辣的味道也是讓人心情愉快啊~~
3、蛋烘糕西門篇
賀記蛋烘糕
位址:青羊區文廟西街1号附8号
蛋烘糕界的賓利。不止有正常口味的蛋烘糕,絕無僅有的黃油味和榴蓮味。第一次嘗試黃油味的,還算濃郁。
吃蛋烘糕就是要甜鹹甜鹹,要不多次幾個就遭不住了。黃油麻辣牛肉奶油肉松交替着來,皮皮比一般的蛋烘糕厚。
老号蛋烘糕
位址:青羊區寬窄巷子合歡對面
占據黃金地段的蛋烘糕,價格和味道都不坑爹,最傲嬌的是倫家是雙語菜單,蛋烘糕叫 baking cake。
連大頭菜和豇豆都有英文翻譯,好洋氣呀!!
4、蛋烘糕南門篇
蝸牛蛋烘糕
位址:武侯區共和村10号附5号
應該是我見過口味最多的一家蛋烘糕,基礎款就有35種!榴蓮、芒果醬,雞米芽菜還有小米辣拌豬皮什麼鬼!!
蛋烘糕的内層很厚實,又非常的松軟,吃得到雞蛋的味道!!除了蛋烘糕,還賣甜水面,比較一般。
東南西北,總有一款适合你的蛋烘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