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仕成/文圖
陶至全 四川綿竹人 今年56歲

1982年
18歲開始在農村幹起了屠宰牲口的營生
這一幹就是十多年
1998年,34歲的陶至全來到成都
來到在擺攤的同村人攤位前學做蛋烘糕
當年教陶至全學做蛋烘糕的師傅姓賀
就是如今成都有名的賀記蛋烘糕的創始人
“雨來了我不怕,我有大雨傘。”
“今天天氣預報是說下午有雨。”
有了經驗豐富老師的指點
陶至全用幾天時間就學會了蛋烘糕的制作流程
從此,陶至全夫婦開始獨立支攤賣起了蛋烘糕
夫妻二人最初共用一車在金琴路國小門口擺攤
一年之後,二人都能獨自擺攤加工蛋烘糕時
陶至全則在撫琴國小門口另起爐竈擺攤設點
3,“任你雨打風吹,我的小攤雷打不動。”
4,“雨小了,我的客人該來了。”
2006年
陶至全又學會了冰粉的制作工藝
夫妻二人也開始了冰粉+蛋烘糕的搭配經營
每天早上八點左右
陶至全就起床加工手搓冰粉
九點過完成冰粉制作後開始到市場買菜
加工完每天需要的原材料時已臨近中午
午飯後小睡一會就要準備出攤
四點過開攤營業
直到淩晨才收攤回家休息
一對夫妻、兩個蛋烘糕攤位
無論春夏秋冬,天天早出晚歸
一幹就是二十年
直到前兩年為了照顧家中剛出生的孫兒
老婆才回歸家庭
陶至全才開始一個人獨自開攤
陶記蛋烘糕攤,品種非常豐富
多年過去了
冰粉的價格從一進制賣到了如今五元一碗
蛋烘糕從五毛賣到現在的三元一個
品種則從當初的七八個增加到今天的二十多個
多年的堅持付出
陶至全的蛋烘糕在撫琴片區已是小有名氣
很多當年的小朋友吃到了如今的成年人
客人的這份堅持和執着
源于對陶記蛋烘糕品質和品質認可
源于對陶至全誠信經營的肯定
“我要一個這個,這個,還有這個!”
小鍋加入蛋糕
塗抹醬料
添加奶油
撒上芝麻
成了,起鍋
這些年小攤的生意一直很好
陶至全的收入自然也不錯
如今他也在成都購房安家
孩子也早已經養大成人
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
身體很健康的陶至全完全閑不住
無論天晴下雨總要按時出攤
對于将來
陶至全說還是用心把這個小攤打理好
幹到六十歲再說吧
性格樂觀,非常健談的陶至全
多年來一直擺攤在路口的陶記蛋烘糕攤, 已經成為金牛區西南街社群居民心中的一張小吃名片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