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向标第164期:《嗝嗝老師》

作者:桃桃淘電影

《嗝嗝老師》得分6.0分

影向标第164期:《嗝嗝老師》

1.劉宇清:8分

電影學者,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也許正如媒體告訴我們的那樣,印度社會的等級制度、貧富差距、種姓歧視和教育不公,比我們的社會嚴重多了。同樣,印度電影對這些問題的表現,比起中國電影對這類問題的處理,也要直接、有力得多!這兩年看了不少印度電影,每次都被感動,被鼓舞。類型電影與現實主義的真正結合,需要一個寬容、開放、思變、進取的社會環境。印度電影在努力戰勝偏見,值得敬佩。

2.闵思嘉:7分

影評人。

對圖雷特綜合症患者的展現值得肯定,奈娜和她要教的孩子們,都是這個社會的“病人”,在病症之外影片更想要展示的重點其實是社會的病,種姓差異造就的階級劃分、貧富分化帶來的對下一代未來的桎梏、教育資源配置設定不均讓階級流動變得更加強化,都是更為嚴重的問題。

影向标第164期:《嗝嗝老師》

3.譚政:7分

電影學者,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研究員,策展人。

這又是一部諷刺世俗偏見的印度影片。帶領一班被學校定性的壞學生成為優秀的拔尖群體,這樣的叙事觀衆見得不少,但這部影片有些特殊,因為這位老師患有抽動穢語綜合症,從小到大承受了數不盡的偏見和刁難,但她一直以健康的心态活着,帶領這些學生克服種種挑戰與困難。

當然,光有這些,這還隻是一部庸常的勵志片。但考試風波後全校大會的劇情設計是影片的點睛之筆,一直作為對立面的尖子班的老師的作為,一下讓這部影片成為了極富有人性思考深度和溫度的影片。此前所有的叙事都是為這處精彩的反轉埋設伏筆。而結尾落在嗝嗝老師在校長任上退休,更讓觀衆唏噓不已,充滿暖暖溫情。

影片也像大部分印度片一樣,有強戲劇化的情節,幾首的悅耳歌曲,滿鋪的出色的配曲,強力渲染情緒,有魔力般地讓觀衆很好地沉浸其中。當然,也有些設定過于牽強,比如嗝嗝老師對父親的态度,就有違她處世的态度。

影向标第164期:《嗝嗝老師》

4.桃桃林林:6分

影視自媒體人,微信公衆号及微網誌“桃桃淘電影”營運者、線下活動“桃桃觀影團”發起人。

挺套路的教師題材,大概隻有話題性可以關注下,從劇情本身,每個片段都是正常且似曾相識的。

5.賽人:2分

沒有糾結、彷徨,就不會有真正的抗争。劇作法的基本是制造障礙,而這裡所有的障礙就是為迎刃而解而準備的,也就不稱其為障礙。一個動機不充分的學生,在小陰謀無效之後,仍在沒有任何外力的壓迫下向自己的老師坦誠相告。你除了懷疑他的智商,也沒有第二條路可走,本有階層級歧視的老師竟然有了再當回學生的想法。真是沒有笨學生,隻有笨老師。

印度電影很多時候,對解決問題根本不感興趣,但總要擺出副古道熱腸的姿态來,這是最讓我感到莫名其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