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姓(19)|胡穎:長得帥氣能力又強,與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交情深厚

作者:封面新聞

胡姓(18)|胡僧祐兩次從北魏歸順梁朝,戰死後讓梁元帝痛哭不已

黃勇/文

陳朝時,吳興郡(郡治今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有一支胡氏家族,代表人物是吳興郡太守胡穎,他與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有很深的交情。

胡姓(19)|胡穎:長得帥氣能力又強,與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交情深厚

陳霸先畫像(資料圖檔)

胡穎成為陳霸先的堅強後盾

胡穎,字方秀,陳朝吳興郡東遷縣(今浙江湖州市南浔區東遷鎮)人。

胡穎的先祖是中原人,在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中,跟随巨大的移民浪潮南渡,寓居在吳興郡。

晉武帝鹹康末年後,朝廷采取土斷政策(居民按實際居住地編定戶籍),胡氏家族因長期幾代人都居住在吳興郡,是以被土斷為吳興人。

胡穎長得很帥氣,身材又高大,很有氣場,而且性情寬厚。

胡穎在梁朝官至武陵國侍郎,東宮直前,後外調京城到交州南海郡番禺縣(今廣東廣州市)任職。

當時西江督護陳霸先駐紮在番禺縣,胡穎主動找到陳霸先交好。陳霸先因與胡穎是同郡老鄉,對胡穎很是器重,二人交往深厚。

陳霸先南征交趾時,胡穎随軍服務,其他将領僚屬的才幹都比不上他。此後,陳霸先率兵外出時,多次委派胡穎留守後方。

侯景作亂時,陳霸先打敗元景仲後,北上援救朝廷,途中平定蔡路養、李遷仕,胡穎都有功勞。

太清4年(550),胡穎被任命為南康郡平固縣(今江西興國縣)縣令。

胡穎到任後,燒了“三把火”:招兵、征糧、造船。

招兵很順利,因為平固人尚武,是以,胡穎一發出号召,很多人都前來響應。

征糧也很順利,胡穎的部隊紀律嚴明,親善百姓,經過幾個月努力,征到了大量糧草。

造船就沒有那麼順利了。平固縣森林茂密,造船用的木頭随處可伐,但搬運是個大問題。為便于搬運,胡穎叫兵丁民夫順河而上,在沿河兩岸砍樹,然後順流放排,到平固縣江口打造戰船。

由于戰事迫在眉睫,胡穎到工地督造戰船,日夜奮戰。這時,胡穎的父親去世,他沒法把父親的靈柩奉送回老家,隻得把父親安葬在平固縣。

然後,胡穎統領船隊,載着新兵、糧草,前去與陳霸先會合,受到陳霸先的嘉獎。

陳霸先稱帝後,胡穎受到重用

同年,陳霸先進軍并駐紮在廬陵郡西昌縣(今江西泰和縣),派胡穎擔任廬陵郡巴丘縣(縣治在今江西峽江縣巴邱鎮)縣令,統管軍糧運輸。

陳霸先到了豫章郡,派胡穎監理豫章郡。

承聖元年(552),梁元帝任命胡穎為假節、鐵騎将軍、羅州刺史,封為漢陽縣侯,食邑500戶。不久,胡穎又被任命為豫章郡内史,跟随陳霸先鎮守京口。

北齊派兵來犯,都督侯瑱領兵抵禦,陳霸先挑選3000士兵調配給胡穎,派他随從侯瑱,大破北齊兵。

紹泰元年(555),胡穎被任命為假節、都督南豫州諸軍事、輕車将軍、南豫州刺史。第二年,胡穎被任命為持節、散騎常侍、仁威将軍,不久又兼任丹陽尹。

陳霸先當上皇帝後,胡穎兼左衛将軍,其他官職仍舊。

陳文帝陳蒨繼承帝位後,任命胡穎為侍中、都督吳州諸軍事、宣惠将軍、吳州刺史。但胡穎沒有赴任,改任為義興郡太守,将軍稱号仍舊。

天嘉元年(560),胡穎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吳興郡太守。同年六月,胡穎去世,享年54歲,被追贈為侍中、中護軍,谥号“壯”。

胡穎死後,兒子胡六同繼承他的爵位。

胡穎的弟弟胡铄,一直跟随胡穎帶兵。胡穎去世後,胡铄統率他的部屬。胡铄曆任東海郡、豫章郡太守,後升任員外散騎常侍、雄信将軍、曆陽郡太守。

太建6年(574),胡铄去世,被追贈為桂州刺史。

【下期關注】

請看胡姓(20)。

【特别緻謝】

四川蓬溪縣文史專家胡傳淮先生。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