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得姓始祖:
陳胡公(妫滿)

妫滿
妫滿是舜帝的後裔。周封于陳,死後,谥号為胡公,故又稱陳胡公、胡公滿。他的子孫便以國為姓,稱為陳氏,并尊陳胡公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皇帝有:
1,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長興)長城下若裡人,漢太丘長陳寔之後,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
陳武帝陳霸先
2,陳文帝陳蒨(520年,一說522年—566年5月31日),一作茜,又名昙蒨、荃菺,字子華。陳武帝陳霸先之侄,始興昭烈王陳道譚長子,陳宣帝陳顼長兄,陳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天嘉,559年到566年在位。
陳文帝陳蒨
3,陳伯宗(552年6月20日-570年4月22日),字奉業,小字藥王,陳文帝陳蒨的嫡長子,陳朝第三位皇帝。
陳廢帝陳伯宗
4,陳宣帝陳顼(530年8月14日-582年2月17日),本名陳昙顼,字紹世,小字師利,陳朝第四位皇帝(568-582年在位),始興昭烈王陳道譚次子 ,陳武帝陳霸先的侄子,陳文帝陳蒨的弟弟。
陳宣帝陳顼
5,陳後主陳叔寶(553年~604年),字元秀,小名黃奴。南朝陳末代皇帝(582年~589年在位),陳宣帝陳顼嫡長子。
陳後主陳叔寶
6,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沔陽(今湖北仙桃)人。 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陳漢開國皇帝。
陳氏起源有以下幾種:
一、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後裔
周武王滅商建周後,找到舜的後人“陳胡公妫滿”,封他在陳,胡公滿傳至十世孫妫完,陳國内亂,陳厲公的兒子妫完怕株連自己,出逃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
二、出自于陳國公族後裔
陳國在妫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為氏,即陳氏。陳胡公滿的子孫,除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三支:
1,陳哀公之子妫留,避居陳留,。
2,陳愍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牖。
3,陳愍公次子陳全溫之後的陳引奇,居于固始,後因無子,便以颍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颍川陳氏。
三、劉氏改姓
廣陵陳氏,實為劉氏,春秋時,因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為嗣。
四、白氏改姓
隴右白永貴,于隋初改為陳氏。
五、侯莫陳氏改姓
北魏時期鮮卑貴族侯莫陳氏改為單姓陳氏。
六、其他少數民族改姓或賜姓而來
1,女真族陳氏。
2,蒙古族陳氏,。
3,滿族陳氏。
天下陳氏出義門(陳愍公之長子陳衍世糸)
黃帝
昌意
颛顼
窮蟬
黃帝至帝舜世糸
帝舜
陳氏始祖陳滿
義門陳氏先祖陳衍
陳氏穎川始祖陳實
陳霸先至陳旺世糸
陳宣帝六子陳叔明
義門開基祖陳旺
世系有出入,隻作參考,願與大家共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