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辛酸史。

改革,表面上看是一種進步。

實際上,要踐踏太多的東西。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影片改編自高棉裔美國女性作家loung ung的回憶錄。

1975年,高棉處于紅色高棉統治時期。

而這位女性作家所譜寫的經曆。

就是自己當時求生的真實回憶。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高棉地處中國版圖下半部,和越南,寮國和泰國相接壤。

整個國家的大小隻有18萬平方公裡,僅僅相當于湖北省。

人口總數當時是700萬。

其實這部回憶錄,也可以看做是紀錄片。

以一個小家庭,以點帶面的诠釋了當時的那個殘酷時代。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導演,就是性感女神安吉麗娜朱莉。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我們知道朱莉是個演員,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她也是個導演。

還是個能掌控大局的導演。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這是個幸福的大家庭。

爸爸媽媽還有子女們。

爸爸是部隊的上尉,因為地位的關系可以看出孩子們生活條件很優越。

但當政權發生變更的時候,這一個溫馨的家庭就開始走向了地獄。

因為,他們要迎來的是“新高棉”的新政權。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沒有貧富差距,階級,銀行,更加不需要錢。

因為所有的财産都将充公。

沒有個人,隻有大家。

似曾相識吧?

大鍋飯的時代,我大天朝可是他們的改革鼻祖。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為什麼我們總說戰争最後苦的都是老百姓。

在那個年代,能夠吃飽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一旦戰争開始,就意味着百姓的飯,要割讓出很大一部分送到前線。

士兵保家衛國,抛頭顱灑熱血,必須要有足夠的補給才能夠打仗。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生死基本是zhenfu決定。

爸爸被管事叫去修橋。

當誰接到這種類似的指令,那能做的僅僅是和家人告别。

活着回來的幾率很低。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爸爸告别的音容笑貌。

父愛如山。

媽媽做出讓他們分頭謀生的痛苦抉擇。

偉大的母愛。

媽媽連夜讓三個孩子分東南西三個方向去找勞動營。

離開現在的這個連飯都吃不上的勞動營。

作為父母,他們希望孩子能夠更活下去。

有更美好的未來在等待着他們。

雖然心痛,但媽媽必須做出壯士斷腕的決定。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良是幾兄妹之中最小的。

因為自身素質不錯,被列為童子軍的培養對象。

7歲的孩子。

學軍體拳,埋地雷,用槍,站軍姿。

無法想象,這個年齡,孩子們應該才剛上國小。

戰争無情的剝奪了所有人的幸福。

也诠釋了婦孺皆兵的畫面。

為了所謂的革命。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時而堅強,時而流淚。

在兩種模式之間切換。

女孩面部特寫畫面頗多。

朱莉此番用意明顯在表達一種無聲的控訴。

因為戰争确實殘酷,但又無可避免。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一部美國女性作家的真實回憶錄:爸爸媽媽,你們還能回來嗎?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高棉女兒的回憶錄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現在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些老鐵覺得國家強大了。

膨脹了,一言不合就呼籲國家發動戰争。

講道理,戰争沒有勝利者。

敵損一千自損八百,最終受苦的還是手無寸鐵的百姓。

本片開始的那一幕,安卡軍隊在中國的資助下進入金邊,把市民驅逐出城,發生在1975年4月。安卡的意思即“組織”,和《歸來》裡那句“感謝組織”是一個意思。之是以把人都趕出去,不僅僅是為了實踐共産主義,也是為了分而治之。

權力,遠比所有人想象的可怕。

影片除了嘲諷戰争,更表達了幾層意思。

富人不值得同情,民族苦難更不需要同情。

要做的隻是好好反思。

隻有自強,才能保護自己想保護的東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