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辣湯,是一碗怎樣的湯?

作者:末末很會吃

鄭州的這場特雨牽動着全國人的心。在災難面前,團結尤為可貴,以食物傳情,各地都喊出了:胡辣湯挺住,xxx來了。

胡辣湯,是一碗怎樣的湯?

而為什麼河南會和胡辣湯綁定在一起呢?胡辣湯又是一碗怎樣的湯?

我記得我第一次喝到胡辣湯,那種味覺刺激是前所未有的。我們印象中的湯,是清淡的,舒服的,但胡辣湯卻不是。

胡辣湯,是一碗怎樣的湯?

它的湯汁渾厚濃郁,如果毫無準備的話,第一口就會被胡椒的辛辣給嗆到,然後第二口慢慢适應後,五味雜陳、苦辣酸甜皆能慢慢品出來。

胡辣湯,一碗融合了世界智慧的湯,也是包容的湯。胡辣湯的“胡”字,表明了這碗湯的根源。在明清前的中外交流史上,凡是外來的,特别來自西域的,我們都喜歡用胡來代稱。

胡辣湯,是一碗怎樣的湯?

這種包容展現在胡辣湯的方方面面。

比如湯料的靈魂佐料胡椒,曾是回族和猶太民族祖先由古印度的喀拉拉邦傳入中國。喀拉拉邦在印度西南部,是東西方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樞紐之城。

這種調料,不會讓人像吃辣椒一樣流下眼淚,而是讓人越吃越熱,渾身充滿幹勁。

胡辣湯,是一碗怎樣的湯?

比如湯,通常用的是秘制的牛羊濃湯,湯底中加入數十種草藥,生姜、花椒、胡椒、茴香等20餘種作料,佐以牛棒骨慢火熬煮6小時而成,中間的佐料各家都會基于對中醫藥材的研究,融合了很多味料。

胡辣湯,是一碗怎樣的湯?

比如湯裡的料,也是多到令人瞠目結舌。純正蕃薯粉條、大塊本地黃牛肉、手洗面筋,光從面筋這一細節中,又能透露很多。比如河南是中國最大的小麥生産地,小麥的精華在于面粉,面粉的精華則在面筋。

胡辣湯,是一碗怎樣的湯?

水洗面筋柔中透韌的口感,與胡辣湯的濃烈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口感更有層次。

比如吃面湯的人,遠不止河南人,外來的人也能在河南找到食物的共鳴。比如猶太人,省會開封,七朝古都,猶太人于北宋徽宗年間從天山南路入境,先是經商,後定居下來,他們逐漸漢化,也喜歡上這種有家鄉味道的湯。

比如吃法,湖南人甚至拿胡辣湯當江南的豆漿,什麼面食都能配着吃,比如水煎包、肉盒、面包……

胡辣湯,是一碗怎樣的湯?

比如模樣,在河南,湖南湯也不是要求必須是一般模樣,開封胡辣湯、北舞渡胡辣湯、逍遙鎮胡辣湯等,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

後來的河南人,把胡辣湯視為鄉愁 ,他們甚至用暖壺裝胡辣湯,每當回家鄉時,第一重要的事就是找一不那麼起眼的門頭,看裡面人頭攢動,對着胡辣湯店的老闆用道地的河南話嚷一嗓子:“老師兒,怼兩碗湯,一碗兩摻兒,半拉油餅!”

胡辣湯,是一碗怎樣的湯?

澆香油,覆油潑辣子,完成一系列操作後大口喝下,豪氣就此輸入河南人的血脈之中。而這種品性,在災難前又會變成團隊、互助的一絲亮光。守望相助,先讓需要的人離開。

胡辣湯,是一碗怎樣的湯?

其實,從這碗湯也能明白,河南人沒有看似那麼蠻壯,他們内心也有溫柔和包容的一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