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頭條創作挑戰賽#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文I月牙

編輯|黃毅來了

他是當今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平劇領軍人物。

至今,他已經在國粹平劇的舞台上,堅持了長達五十多年。

他就是号稱“第一老生”的平劇藝術家——于魁智。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于魁智與平劇互相成就。

沒有平劇,于魁智無法成就如今一番事業。

沒有于魁智,平劇将損失一顆璀璨明星。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許多戲迷都被于魁智先生的表演所折服。

但很少有人了解到,風光背後,是于魁智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辛。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于魁智的漫漫人生路。

01

1961年,于魁智出生于遼甯沈陽。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父親是普通的模具制造勞工,母親是國小音樂教師。

年幼的于魁智受到母親的影響,熱愛音樂。

國小時,他就展現了出衆的嗓音天賦。

還成為了學校合唱隊的領唱。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到了十歲,于魁智接觸了戲曲,開始學習唱戲。

但在那個年代,大衆接觸學習的都是樣闆戲。

于魁智從小就有一個軍人夢,想要穿上軍裝從戎。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1972年,沈陽平劇院的樣闆團來到于魁智的學校招生。

由于樣闆團都是半軍事化管理,所有的老師都身着沒有帽徽領章的軍裝。

于魁智還以為是部隊文工團考試,便立即參加選拔。

于魁智想要進入部隊,還有另一個原因。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就是他的父母月收入隻有三十幾塊錢。

但不僅要承擔整個家庭的開支,還要照顧于魁智與妹妹。

是以,于魁智迫切想要減輕家庭的負擔。

但“歪打誤撞”之下,于魁智進入了沈陽平劇院的學員班。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這一學習,就是六年。

六年來,于魁智每日都要壓腿、翻跟頭、下腰等等。

在他十三歲時,平劇院為學員班孩子們創作了兒童劇《大橹歌》。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因為隻有于魁智年齡最小,還未變聲。

他幸運地成為了主角。

也正因這出戲,激發了于魁智對于平劇的熱愛,并貫穿他的一生。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出演主角後,于魁智的平劇能力被人發掘。

1978年,于魁智從沈陽平劇院畢業。

作為後備人才,他留在了沈陽二團。

那麼于魁智是怎樣到達北京,開啟平劇大師的道路呢?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02

用于魁智的話來說,他是時代的幸運兒。

在于魁智畢業後,國内恢複了傳統戲曲。

此時,文化複蘇,到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于魁智的平劇團也編排了一出傳統戲《十五貫》。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但那是的于魁智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作為主角登場。

他隻能在角落裡看着前輩們接受燈光聚焦,盡力表演。

而他的内心正如戲中歌詞一般:

“急在心,愁在面,坐立不安”。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于魁智不想一輩子就隻能做一個背景闆。

他也想在熱愛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此時,機遇也如于魁智所願的到來。

中國戲曲學院正面向全國招生,于魁智欣喜若狂。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可雖然機遇來了,但卻難度極大。

因為面向全中國青年演員,隻招收兩個老生。

于魁智并未退縮,他鐵定心思要去北京參加考試。

1978年,于魁智來到中國北京。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他連夜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鐵皮火車,到達後舉目無親。

無奈,他隻能在一戶人家的平房外度過一宿。

盡管如此,他依舊為考試打起十二分精神。

面對名家考官們,于魁智一口氣唱了《箭杆河邊》《逼上梁山》《空城計》三個片段。

唱罷,于魁智還展現了他的“武功”,在現場打串飛、翻小翻。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為了能夠入選,于魁智整整表演了二十分鐘。

等待結果的二十多天裡,他百感交集。

在一次路過天安門時,于魁智落下了眼淚。

他在心裡發誓,一定要考入中國戲曲學院,成為北京人。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結果不負所望,于魁智成為了中國戲曲學院的學生。

9月5日,他順利入學,開始了四年大學生涯。

這四年裡,淩晨五點半他便離開宿舍,不到晚上十點半後絕不回寝。

同班同學評價于魁智,都說到他是一個早熟的青年。

當其他同學放松玩鬧時,于魁智專注于練功。

除了唱戲之外,于魁智對于其它娛樂項目基本上一竅不通。

大學四年,他一直都是班長。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臨近畢業,于魁智的三個志願全部填為中國平劇院。

他并不給自己留退路。

于魁智的奮鬥與才能,配得上他的自信。

八個學期,他的各門功課成績全優。

還是連續四年的三好學生。

于魁智順利進入了中國平劇院,用行動證明了:“成功就是堅持”。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03

進入中國平劇院後,現實卻與于魁智的期望不太相符。

因為那時許多名角雲集,都是正當年的好時期。

于魁智作為初出茅廬的新人,自然得不到好機會。

甚至連跑龍套都要排隊。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與此同時,八十年代初掀起了拍攝影視劇的新浪潮。

是以,許多新人戲曲演員,都選擇了轉行。

有的出國留學,有的下海經商,有的成為演員。

但于魁智從未參與除了京戲之外的任何活動。

不能上台時,他一直默默在宿舍學習各種唱段。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同劇團的演員不禁感歎:“也該着人家成角兒!”。

之後的日子裡,于魁智跟着劇團輾轉各地演出。

1984年,中國平劇院到達遼甯鞍山演出《華容道》。

主演便是大名鼎鼎的平劇袁派創始人袁世海先生。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可開演在即,出演關羽的演員突發疾病無法登場。

袁世海便問道:“我記得世霖的一個學生在咱們團”。

他口中的世霖,就是于魁智的大學老師李世霖先生。

于魁智臨時頂替出演關羽,花了三天時間熟悉曲目。

沒想到他一登場,台下一片叫好聲。

演出獲得極大成功,于魁智也經此打出名号。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從1987年到1995年間,于魁智每逢兩年,就會收獲一個獎項。

2004年,于魁智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獻唱《林海雪原》。

開創了中國平劇藝術的先河。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2010年,于魁智出任國家平劇院副院長。

2006到2015年間,他九登春晚。

将平劇推廣給電視機前的無數中國觀衆,弘揚傳統文化。

2015年,全國劇協第八次人民代表大會上,于魁智當選副主席。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從一個熱愛歌唱的孩子,到如今位于金字塔尖的藝術家。

于魁智在發揚傳統曲目的同時,創作新戲。

他希望能有更多年輕的血液加入平劇。

隻有年輕的觀衆喜愛,才能讓平劇得到傳承,發揚光大。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雖然于魁智創作新戲的舉動,在這些年來遭到不少負面的聲音。

可他依舊認為創新是必要的。

因為于魁智從骨子裡熱愛着平劇,熱愛着自己的事業。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2022年,已經61歲的于魁智到了退休的年齡。

可他的影響力實在太大,無數戲迷追随熱愛。

以及近些年來,于魁智不斷為平劇做出卓越的貢獻。

最終,經國家平劇院黨委和上司班子的再三研究,決定于魁智延遲退休。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如今,于魁智先生依舊活躍在各大舞台上。

盡管年逾六旬,但他仍在為自己的事業與熱愛奔波。

這些年裡,于魁智和梅派青衣李勝素組成搭檔。

二人貢獻了無數精彩的演出。

也被稱為“平劇第一黃金搭檔”。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因為于魁智的私生活十分低調。

不少觀衆都誤以為他與李勝素才是一對。

于魁智無奈隻好澄清:

“我沒有離婚,妻子還是原配”。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那麼于魁智的妻子到底是誰?

他的婚姻生活又是怎樣呢?

04

1990年,為慶祝徽班進京200周年,于魁智赴香港演出。

就是這次演出,他結識了香港女孩梁以薇。

兩人墜入愛河,結為夫妻。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二人準備結婚的消息,傳到了梁以薇父母那裡。

他們雖然同意,但表示婚後于魁智要來香港發展。

于魁智一時間陷入兩難。

此時,梁以薇毅然決定離開香港,前往内地陪伴丈夫。

1997年,他們的兒子于泳良出生。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變故就在此時到來。

2002年,梁以薇母親确診癌症。

梁以薇帶着兒子傳回香港。

于魁智獨自留在北京,打拼事業。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禍不單行,2004年于魁智的父親突發腦溢血。

雖然及時就醫,父親脫離了生命危險。

可還是落下了後遺症,隻能依靠輪椅生活。

于魁智身上的責任更重了,他必須更加奮鬥自己的事業。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但北京沈陽距離太遠,他無法常駐沈陽照顧父親。

母親和妹妹勸解他安心留在北京上班,她們會好好照顧父親。

于魁智不禁流下淚來。

漸漸地,父親的病情穩定了,但母親又查出了心髒病。

妹妹一人照顧一雙父母,于魁智更無法讓她再承擔醫藥費。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此時,三個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了于魁智肩頭。

他在北京、沈陽、香港的家,都需要經濟支援。

而于魁智那時的各項收入,一個月加起來不過千餘元。

是以,他十分節儉,隻給自己準備了兩套出席活動的西裝。

其餘時間,他穿地攤買來的衣服,吃簡單的粗茶淡飯。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直到2008年,梁以薇母親病情穩定。

此時兒子也傳回北京讀書,妻子也終于回到北京的家裡。

一家三口結束了兩地分居的生活。

于魁智依舊時不時前往香港、沈陽,看望兩家老人。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盡管肩負如此重擔,于魁智從不抱怨放棄。

他不僅面對平劇事業,以熱忱的心去堅守。

面對家庭的責任,他也一直做好一個兒子、一個丈夫、一個父親。

是以,于魁智被公認為“德藝雙馨的平劇藝術家”。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結語

為了平劇,于魁智窮其一生的堅守與執着。

為了家庭,他挑起三個家庭的擔子。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從不是以炒作,低調生活,隻在聚光等下煥發自己的光芒。

隻有如于魁智一般的藝術從業者,才能被稱為“德藝雙馨”。

于魁智先生,是永遠無法替代的平劇藝術家。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咬牙撐起三個家庭

部分參考資料引用:

百度百科:于魁智|戲裡戲外于魁智 2015;于魁智|于魁智談平劇如何追随時代:不忘宗旨 主動走近青年人 2017

采訪:光榮綻放——于魁智;全景對話——于魁智,李勝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