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夏日的晚上,天特别的熱。
6歲的我在嗡嗡嗡吐着三溫暖風的風扇下,渾身飙汗,輾轉難眠。
我睡不着,倒不是因為熱,而是餓。今天的晚餐,因為沒有我愛吃的焖肉,我索性賭氣不吃了。
彼時的我覺得“香菇,藍瘦”,但我依然生着氣。
父親拍拍我的背說:“走,我們吃宵夜去。”
“宵夜?什麼是宵夜?”,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走,去了你就知道了。”父親抱我起來,把我放在了自行車前面橫杠架着的小藤椅上,腳一蹬,風一樣的騎出去了。
那輛當年标配的自行車,在我看來,是既舒服又拉風的座駕。
父親騎着的自行車,拐入了我放學必經的沿江路。晚上的沿江路,一邊的商鋪依然燈火璀璨,而另一邊則是散着碎銀般月色的滔滔江水。
一路禦風而行,江風撲面而來,吹起了我如絲般的小碎發,在月色下像是奔騰着的歡快的小溪。吃宵夜對于我來說,是新奇的,興奮的。我期待着,宵夜會吃什麼?好吃嗎?
到了路的西段,昏庸的燈光下,看見了緊靠着江邊的,那一排矮桌子矮闆凳漸行漸近。
大概幾個月前,我每天放學經過這裡,都看到有人開始擺上那些十分低矮的方桌子和闆凳。這些新出現的、适合<<白雪公主>>裡七個小矮人使用的矮桌椅,一度引起我極大的好奇。
父親的自行車,在那排低矮的桌椅前戛然而止。“餓壞了吧?今天帶你吃艇仔粥,也是爸爸最愛吃的粥哦。”
“艇仔粥?要在艇上吃的嗎?”我的心咯噔的跳了一下。看着夜色中的滔滔江水,我還是有點害怕。
爸爸拉着我的小手,走到了江邊,倚在欄杆上向遠處眺望。朦胧的夜色中,我看見有兩三隻小木艇,它們碾碎了水中銀月,像一隻隻大笨鵝,正搖搖擺擺地遊向我們。

這時,江邊站着的十來二十個人,紛紛揚起手,開始向艇家高聲叫喊着:“艇仔粥!來一碗艇仔粥!”江邊的氣氛頓時熱鬧喧嚣起來。我跟着興奮地叫呀、跳呀,鼓起掌來。
我很好奇,艇仔粥到底是什麼三頭六臂的家夥?能讓人們如此的興奮?
木艇停靠在江邊,隻見船頭一邊的煤爐上架着一個大瓦煲,裡面是“噗噗噗”冒着泡泡、熱氣騰騰的濃稠白粥,而另一邊則是一字排開十幾隻公雞碗,裡面是讓人看得眼花缭亂的各式材料。
搖橹的大姐姐從船尾走到船頭,她麻利的左手拿起一隻公雞碗,右手用湯匙在那十幾隻盛放粥料的碗裡,一溜煙的輪流勺上一小勺粥料,甩到左手的碗裡,然後用大鐵勺,勺一大勺熱粥,快速的沖進碗裡,最後撒上香蔥、脆花生,還有香油。這一連串的動作,一蹴而就。看得我目瞪口呆,感覺就像變魔術一樣神奇。
爸爸身子靠着欄杆,伸手把錢遞給了大姐姐。大姐姐右手接過錢,左手穩穩地把那碗粥往上遞給了爸爸。
爸爸領我走到了一張矮桌邊,讓我坐上小闆凳,把粥放在了我面前。原來這些小桌椅是給顧客吃艇仔粥用的。
我看見那一層如棉花般的雪白的粥糜上,點綴着金黃的脆花生和油條圈,還有翠綠的蔥花,麻油挾裹着香蔥的鮮味,迫不及待的鑽進我的鼻孔。“好香哦!”我不禁叫出聲。
“這是在水上生活的疍家人,每天用新鮮打撈的河鮮熬制的,再配上各種豐富的粥料,可好吃了。”爸爸說。
我迫不及待把湯匙探進粥裡。蔥花叢中開出一朵“鵝黃菊”,那是一圈圈嫩黃的雞蛋絲;嫩黃漸漸散開,“玫瑰花瓣”冒了上來,那是一片片酒紅色的叉燒;接着是一對對白色的“蝴蝶”,是刀切“雙飛”的魚片;一粒粒粉色的果子争先恐後的結了出來,噢!那是弓着身子的粉嫩小蝦子呀......每翻出來一樣,都讓人意料不及,太多彩了!我好像身處在一個繁花似錦的大花園裡,還聞到了各種的珍香....
..我一邊吃,一邊發出“啧啧啧”的聲響,竟然把爸爸逗笑了。
那個晚上,艇仔粥豐富的口感,猶如盛放的煙花,依次在我的口齒間彈躍不已、回味無窮......
時間如白駒過隙,我上高中的時候,艇仔粥跟随着疍家人’洗腳”上了岸,進入了大雅之堂——各種酒店食肆。
艇仔粥依然是這個城市裡最受歡迎的粥品,但卻再也吃不到當年的風味了。也許它欠缺了疍家妹對着大江熬制一鍋粥的情懷,和那一種對賴以生存的大江食材的一種深情。
長大成年,我認識了他。一位從小在廣州西關長大的“西關少爺”。一天,他說要帶我去吃最道地的艇仔粥。
現在還有道地的艇仔粥吃嗎?我驚喜不已,那種鮮美的滋味我依然記憶猶新。
在廣州西關一條依然鋪着石闆路的小巷子裡,一家不起眼叫陳添記老字号的小店,
當我看到店裡那一大缸正冒着騰騰熱氣的白粥時,我的心不淡定了......
“西關少爺”說,“别小看這一鍋味粥,它以生魚骨、雞鴨或者大地魚等慢火熬制,再與大碗裡的雞蛋絲、生魚片、燒鴨絲、叉燒片、海蜇絲、鱿魚絲、浮皮、小河蝦等完美碰撞,再佐以炸花生、油條圈和蔥花,結合成這缤紛華美的鮮香。這就是艇仔粥最道地的做法,我從小就愛吃。”
他說出了我的心聲,那是一種對本地美食無法磨滅的印記,無論過去多少年,那種味道依然在記憶裡挑逗。
“西關少爺”帶我吃了半年的艇仔粥之後,向我表白了。我把這個消息告訴爸爸時,他要見見他。
爸爸對他贊賞有加,尤其是他們聊到了西關,聊到了艇仔粥.......爸爸就像遇到了知音,一個對美食與他有着共鳴的男人。就這樣,我和“西關少爺”的戀情得到了家裡的認同。
一碗鮮香美味的艇仔粥,竟然成為兩個年輕人締結姻緣的紅娘。傳統美食是腦海裡永不磨滅的印記,老字号更是承載和傳承這種美味,讓我們今天也能回味舌尖上的印記。
但願這種本地美味能一直傳承下去,老字号承載着它流芳百年。
#吃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