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广州西关“陈添记”的艇仔粥,驰名省港澳

作者:言心专栏

那个夏日的晚上,天特别的热。

6岁的我在嗡嗡嗡吐着桑拿风的风扇下,浑身飙汗,辗转难眠。

我睡不着,倒不是因为热,而是饿。今天的晚餐,因为没有我爱吃的焖肉,我索性赌气不吃了。

彼时的我觉得“香菇,蓝瘦”,但我依然生着气。

父亲拍拍我的背说:“走,我们吃夜宵去。”

“夜宵?什么是夜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走,去了你就知道了。”父亲抱我起来,把我放在了自行车前面横杠架着的小藤椅上,脚一蹬,风一样的骑出去了。

那辆当年标配的自行车,在我看来,是既舒服又拉风的座驾。

父亲骑着的自行车,拐入了我放学必经的沿江路。晚上的沿江路,一边的商铺依然灯火璀璨,而另一边则是散着碎银般月色的滔滔江水。

一路御风而行,江风扑面而来,吹起了我如丝般的小碎发,在月色下像是奔腾着的欢快的小溪。吃夜宵对于我来说,是新奇的,兴奋的。我期待着,夜宵会吃什么?好吃吗?

到了路的西段,昏庸的灯光下,看见了紧靠着江边的,那一排矮桌子矮板凳渐行渐近。

大概几个月前,我每天放学经过这里,都看到有人开始摆上那些十分低矮的方桌子和板凳。这些新出现的、适合<<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使用的矮桌椅,一度引起我极大的好奇。

父亲的自行车,在那排低矮的桌椅前戛然而止。“饿坏了吧?今天带你吃艇仔粥,也是爸爸最爱吃的粥哦。”

“艇仔粥?要在艇上吃的吗?”我的心咯噔的跳了一下。看着夜色中的滔滔江水,我还是有点害怕。

爸爸拉着我的小手,走到了江边,倚在栏杆上向远处眺望。朦胧的夜色中,我看见有两三只小木艇,它们碾碎了水中银月,像一只只大笨鹅,正摇摇摆摆地游向我们。

广州西关“陈添记”的艇仔粥,驰名省港澳

这时,江边站着的十来二十个人,纷纷扬起手,开始向艇家高声叫喊着:“艇仔粥!来一碗艇仔粥!”江边的气氛顿时热闹喧嚣起来。我跟着兴奋地叫呀、跳呀,鼓起掌来。

我很好奇,艇仔粥到底是什么三头六臂的家伙?能让人们如此的兴奋?

木艇停靠在江边,只见船头一边的煤炉上架着一个大瓦煲,里面是“噗噗噗”冒着泡泡、热气腾腾的浓稠白粥,而另一边则是一字排开十几只公鸡碗,里面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各式材料。

广州西关“陈添记”的艇仔粥,驰名省港澳

摇橹的大姐姐从船尾走到船头,她麻利的左手拿起一只公鸡碗,右手用汤匙在那十几只盛放粥料的碗里,一溜烟的轮流勺上一小勺粥料,甩到左手的碗里,然后用大铁勺,勺一大勺热粥,快速的冲进碗里,最后撒上香葱、脆花生,还有香油。这一连串的动作,一蹴而就。看得我目瞪口呆,感觉就像变魔术一样神奇。

广州西关“陈添记”的艇仔粥,驰名省港澳

爸爸身子靠着栏杆,伸手把钱递给了大姐姐。大姐姐右手接过钱,左手稳稳地把那碗粥往上递给了爸爸。

广州西关“陈添记”的艇仔粥,驰名省港澳

爸爸领我走到了一张矮桌边,让我坐上小板凳,把粥放在了我面前。原来这些小桌椅是给顾客吃艇仔粥用的。

我看见那一层如棉花般的雪白的粥糜上,点缀着金黄的脆花生和油条圈,还有翠绿的葱花,麻油挟裹着香葱的鲜味,迫不及待的钻进我的鼻孔。“好香哦!”我不禁叫出声。

广州西关“陈添记”的艇仔粥,驰名省港澳

“这是在水上生活的疍家人,每天用新鲜打捞的河鲜熬制的,再配上各种丰富的粥料,可好吃了。”爸爸说。

我迫不及待把汤匙探进粥里。葱花丛中开出一朵“鹅黄菊”,那是一圈圈嫩黄的鸡蛋丝;嫩黄渐渐散开,“玫瑰花瓣”冒了上来,那是一片片酒红色的叉烧;接着是一对对白色的“蝴蝶”,是刀切“双飞”的鱼片;一粒粒粉色的果子争先恐后的结了出来,噢!那是弓着身子的粉嫩小虾子呀......每翻出来一样,都让人意料不及,太多彩了!我好像身处在一个繁花似锦的大花园里,还闻到了各种的珍香....

广州西关“陈添记”的艇仔粥,驰名省港澳

..我一边吃,一边发出“啧啧啧”的声响,竟然把爸爸逗笑了。

那个晚上,艇仔粥丰富的口感,犹如盛放的烟花,依次在我的口齿间弹跃不已、回味无穷......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上高中的时候,艇仔粥跟随着疍家人’洗脚”上了岸,进入了大雅之堂——各种酒店食肆。

艇仔粥依然是这个城市里最受欢迎的粥品,但却再也吃不到当年的风味了。也许它欠缺了疍家妹对着大江熬制一锅粥的情怀,和那一种对赖以生存的大江食材的一种深情。

长大成年,我认识了他。一位从小在广州西关长大的“西关少爷”。一天,他说要带我去吃最地道的艇仔粥。

现在还有地道的艇仔粥吃吗?我惊喜不已,那种鲜美的滋味我依然记忆犹新。

在广州西关一条依然铺着石板路的小巷子里,一家不起眼叫陈添记老字号的小店,

广州西关“陈添记”的艇仔粥,驰名省港澳

当我看到店里那一大缸正冒着腾腾热气的白粥时,我的心不淡定了......

“西关少爷”说,“别小看这一锅味粥,它以生鱼骨、鸡鸭或者大地鱼等慢火熬制,再与大碗里的鸡蛋丝、生鱼片、烧鸭丝、叉烧片、海蜇丝、鱿鱼丝、浮皮、小河虾等完美碰撞,再佐以炸花生、油条圈和葱花,结合成这缤纷华美的鲜香。这就是艇仔粥最地道的做法,我从小就爱吃。”

广州西关“陈添记”的艇仔粥,驰名省港澳

他说出了我的心声,那是一种对本地美食无法磨灭的印记,无论过去多少年,那种味道依然在记忆里挑逗。

“西关少爷”带我吃了半年的艇仔粥之后,向我表白了。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时,他要见见他。

爸爸对他赞赏有加,尤其是他们聊到了西关,聊到了艇仔粥.......爸爸就像遇到了知音,一个对美食与他有着共鸣的男人。就这样,我和“西关少爷”的恋情得到了家里的认同。

一碗鲜香美味的艇仔粥,竟然成为两个年轻人缔结姻缘的红娘。传统美食是脑海里永不磨灭的印记,老字号更是承载和传承这种美味,让我们今天也能回味舌尖上的印记。

但愿这种本地美味能一直传承下去,老字号承载着它流芳百年。

#吃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