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艇仔粥:鲜嫩爽滑,口齿留香,吃上一次回味好几天

作者:老李论美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州人流行一句话,最气派的是去南方大厦酒楼饮茶吃饭,一般人家最写意的是去沙面乘凉吃艇仔粥。

我家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父亲也曾带我们去过南方大厦饮茶和去沙面吃艇仔粥。

艇仔粥:鲜嫩爽滑,口齿留香,吃上一次回味好几天

那时沙面一到傍晚时分,如果不是刮风下雨或天寒地冻,很多艇家就会将艇划到沙面的岸边,船顶挂着盏煤气灯或煤油灯,船尾就用煤油炉或煤炉煲粥底,所用的水就在江心中取。这时煲粥的阵阵米香,吸引着不少江边散步的人。

从前的艇仔粥,是在小艇上面经营的。那时候,在珠江、荔枝湾等地的岸边,总是漂浮着一艘艘小艇,小艇上插着一面写着“粥”字样的小旗。船家就这样在小艇上经营着一碗碗鲜味扑鼻的粥。

这种经营方式是来源于当地一位阔少,当时这位阔少家道中落,因此不得不自力更生。他买了一只小艇,在荔枝湾做起了卖粥的营生。阔少卖粥方式的新奇与其烹饪的艇仔粥味美阿鲜甜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光顾。而这种经营模式从那时起流传了起来。

艇仔粥:鲜嫩爽滑,口齿留香,吃上一次回味好几天

艇家用竹竿举一只竹篮上岸,想吃粥的人就先放几毛钱入篮,艇家收钱后如数炮制多少碗粥,再放回竹篮用竹竿举回上岸。个人取回自己的粥,然后蹲着或站着,吃的津津有味。艇家会安排一个人在岸上负责收碗回船。洗碗也是很简单,直接用江水来洗。用今天的卫生标准去衡量,这样的艇仔粥绝对不符合要求,但那时却从未听过有人吃完拉肚子。

大家一定好奇,这碗有滋有味的艇仔粥到底有什么料吸引食客。据我本人看到的,艇家先从大煲粥底中取一勺到小粥锅加热,然后放入新鲜鱼片、炸花生、薄脆、浮皮、鱿鱼丝、蛋丝等煮开,上碗前放少许葱花,而那些碗当然是传统的鸡公碗。

艇仔粥:鲜嫩爽滑,口齿留香,吃上一次回味好几天

有人会问,那与现在路边小食店,甚至高档茶楼的艇仔粥一个样,有什么特别可言?特别就在于当年的环境。昏暗灯光、珠水荡漾、凉风爽爽、温情习习,这个环境下的艇仔粥,成为很多老广州人的回忆。

艇仔粥用新鲜的虾仔、鱼片、蛋丝、海蜇为料,以花生仁、浮皮(也就是猪皮)、油条屑和葱花为佐,用滚粥冲烫粥料手法,即滚即上座。

咬一口鲜虾,鲜嫩爽滑;嘬一口粥,更是口齿留香。各种食材相得益彰,吃上一碗,可以回味上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