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于華軒,漂泊與歸屬

作者:環球人物雜志
于華軒,漂泊與歸屬

2008年7月,他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關于他的回憶錄"三種生活"的研讨會。

輪廓:

餘華軒,1925年生于湖北省武漢市,1949年移居台灣,後定居美國愛荷華州。1967年,他與美國詩人保羅·安吉爾(Paul Angel)一起在愛荷華大學創立了國際寫作項目。到目前為止,共有22部作品以中文、英文等語言出版,代表了"玉貓""三清桃"等。

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12歲的他成為一名流亡學生。她和同學們唱着流亡歌曲《松花江》,歌詞中"流浪、逃、逃、流浪",成為她前半生的主旋律。

1949年,24歲的他随家人移居台灣。我到達台北的那天,我遇到了台風。風呼嘯而過,薄闆的房子吱吱作響,準備開裂。

1978年,他53歲。29年後第一次離開大陸後,她和家人多次前往詩人艾青的家。她面朝夕陽,沿着狹窄的小巷走去,另一邊艾青焦急地站在門口等着。走近一點,艾青看着她,道:"你為什麼現在在這裡?""

2015年,90歲的她,一部關于她生平的紀錄片在武漢首映。這位著名的作家和翻譯家與美國詩人保羅·安吉爾(Paul Angel)共同創立了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項目,在華人世界享有盛譽,為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作家提供了一個與國際文學界聯系的平台。在鏡頭下,她的喜悅與悲傷,喜悅與悲傷,承載着她的時光,以及那一代中國人走向世界的過程。

中原標準時間6月6日23點,當《環球人報》記者撥通The Call時,她剛剛一大早到達大洋彼岸。

黎明在低谷中黎明

九十年前,在飽受戰争蹂躏的時代,于華軒出生在湖北省武漢市。由于父親的月桂樹身份,1929年,在失去月桂樹制度後,于華軒與家人逃往漢口的日本租界,在那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她喜歡呆在家裡,聽爸爸媽媽講外面的花世界,也懶洋洋地走進去聽同志們講那些直男、方、軍閥,還有吳培甫、孫傳芳、張作偉。"軍閥打電話打架,本來是朋友,卻突然變成了敵人;

當他11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了。一年後,抗日戰争爆發,剛進入湖北省,一位女子在俞華軒和學生一起"劃船出海"參加抗日活動。國中畢業後,她搬到了戰時之都重慶,然後進入國立中央大學外語系學習,嫁給了同學王正祿。

1949年,餘華軒在台風面前拖着母親和弟弟妹妹來到台北,開啟了全新的生活。她加入了雷震和胡石創辦的半月刊免費中國雜志,開始以自己的名義撰寫散文和小說,并被雷真評為編輯委員會中最年輕也是唯一的女性成員。

當時,台灣文學界,反共八股占上風,但餘華軒偏向于純粹文學之外的政治架構。在她的主持下,梁士球的《亞舍爾的獨幕喜劇》、林海印的《南城舊事》,以及白楊的小說、《自由中國》中發表的《餘光詩》,都成為時代的經典之作。

命運的把戲沒有停止——1960年,思想開明的"自由中國"被國民黨當局關閉,有特工在他家門外遊蕩,随後母親去世,她與王正祿的婚姻陷入"絕望"狀态。餘華軒遭遇了人生的低谷。

就在這時,她生命的曙光出現了。這光就是天使。這位著名的美國詩人被約翰遜總統任命為美國國家文學和藝術委員會的第一位成員,并擔任華盛頓肯尼迪中心的顧問。1934年,安吉爾創立了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面向年輕的美國作家,并将其建立為美國最負盛名的寫作工作室。

1963年,在一次歡迎安琪來台灣的招待會上,55歲的安琪意外地遇見了于華軒。讀完餘華軒的短篇小說集《玉貓》後,我又見到了作者本人,他對這個靈巧的女人着迷,忍不住問道:"你想去愛荷華州嗎?"

于華軒,漂泊與歸屬

1979年初秋,肖謙(左二)應邀赴愛荷華,賀華軒(中)和安格爾舉辦了特别的"中國周末"活動。

于華軒,漂泊與歸屬

1972年,于華軒和安琪在紅樓後花園蕩秋千。

後半生

1964年,他接受了安吉爾的邀請,從台灣來到愛荷華州。三年後,國際寫作課程誕生了。1971年,他們結婚,在愛荷華河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安頓了他們的家,名為紅樓。餘華軒的流浪才真正結束,安琪兒和國際寫作計劃成為她餘生的重心。

作家王增軒曾說過,于華軒"有一波辛苦、感性的東西,其實是成功了",說是國際寫作程式誕生之前的後果。但當《環球人報》記者拿這12個字問及當時的情況時,餘華瑤笑道:"其實,這還不是一次完全的浪潮努力,是積累到那個階段的經驗。"

在一次乘船前往愛荷華河時,安吉爾提到他打算退休,他突然建議:"你為什麼不建立一個國際寫作項目?""你對這個想法有點瘋狂!"安吉爾說。"你試試吧!"面對于華軒的堅持,兩人聊了很久,安琪終于承認:"這是個有趣的想法。"

這樣,自1967年以來,每年有二三十位傑出的外國作家被邀請參加國際寫作計劃。"兌換時間最初是半個學年,但後來由于經濟、人力等原因調整為三個月,數量逐漸減少,但越來越細化。在愛荷華州,作家可以自由地寫作,讨論,通路和旅行。至于每位作家的數千美元,最初是由她和安吉爾資助的,後來由基金會,學術機構甚至美國國務院資助。

安吉爾主持愛荷華大學作家研讨會已有22年,培養了許多著名的美國作家。他開玩笑說:"獵犬聞到了肉的味道,我聞到了天賦的味道。"于華軒和他大概是一類人。帕慕克是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土耳其作家,于1985年加入國際寫作計劃。當時,他年僅33歲,已經出版了兩部小說,名氣并不大。他記得自己非常沉默,很少參加有組織的活動,幾乎整晚都在寫作。中國作家莫言在獲得諾貝爾獎前八年也收到了邀請。

1981年,埃及和以色列處于戰争狀态,國際寫作計劃邀請了來自兩國的作家。他們在愛荷華州一見面,就互相扔眼鏡,互相大喊大叫,但幾個月後,當他們離開愛荷華州時,他們在機場頭痛和哭泣。

通過這種方式,來自70多個國家的1,400多名作家在40多年裡來到愛荷華州。用中國作家劉恒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微型世界。它結合了所有種族,國家,意識形态,經驗和個性的作家,并創造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溝通方式。1976年,餘華軒和安琪被24個國家聯合推薦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他沒有停止寫作。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她出版了短篇小說集《一朵小小的白花》,小說《迷失的金鐘》《聖青桃》等作品。

"我們此刻在一起。

大陸作家真正參與這個項目是在1979年中美建交之後。工作良好,英語好,一直是一個國家的小錢,成為他們的第一個受邀者。

當年初秋,于華軒和安琪舉辦了一場特别的"中國周末"活動。經過30年的孤立,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美國的20多位中國作家首次齊聚一堂,讨論中國文學。"每個人都抱着小錢說話,好像他們拿着家鄉的土,"他回憶道。小千急匆匆,卻一直面帶微笑。同樣在那次研讨會上,她說,"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戰鬥,我們是來交談的,是要互相了解,是為了互相了解。今天不可能得出任何具體的結論。我們此刻在一起,這就是結論。"

經過肖謙、丁玲、艾青、王夢、劉斌軒、朱志軒、王安毅、王增宇、餘華、蘇彤、畢飛宇等大陸作家,鄭書宇、白先勇、林懷民、姜勳、陳英鎮等台灣作家,以及董啟章、李毅等香港作家,紛紛來到愛荷華州,通過國際寫作項目與各國作家交流。選擇人的标準隻有三個字:好工作。愛荷華大學的圖書館、芝加哥圖書館等等,都是她中國文學的寶庫。讀完後,我想,"和這位作家朋友取得聯系,發出邀請。

丁玲于1981年來到愛荷華州,當時西方世界對她來說完全陌生。"丁玲對一切都感覺很新鮮,就像一個天真的小女孩。她和丈夫陳明住在五月花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山下,餘華軒和妻子住在山裡,步行10分鐘就到了,四個人經常一起坐在四合院的台階上聊聊着天下。

丁玲在愛荷華州遇見了姜勳。"她對他很好,對他很好,對他很好,對他,對他來自台灣。她總是面帶微笑地看着他。當時,兩岸沒有交流。同樣來自台灣的林偉民說:"來到國際寫作項目後,我意識到世界是如此自由。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說你想說的話。最重要的是,在這裡你開始想知道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王于1983年随母親朱志軒來到愛荷華州。在于華軒的眼中,母女對現實的思想和看法,就像他們的創作一樣,反映了不同的時代。王安毅是愛荷華州最活躍的華裔作家,也是與美國年輕人接觸最多的作家。除了活動之外,她還将參加一個中國作家的聚會。她比大多數中國作家更放松,擺脫了很多絆腳石,可以獨立地看世界。"

根在大陸,在台灣幹燥,樹枝和葉子在愛荷華州

1988年,餘華軒和安琪退休。1991年,他們獲得了波蘭政府文化部頒發的國際文化獎。同年3月,他們匆匆忙忙地去領獎,但安吉爾在芝加哥機場暈倒了,再也沒有回來。

沒有安琪的日子,于華軒的人生"似乎一樣,很生動,很豐富"。但回想起來,這隻是一個空白。工作并沒有停止。一位匿名人士向學校捐贈了50萬美元,表明這是"為了愛荷華大學"。"我用它來邀請中國作家。近十年來,每年都有一位中國作家的開支與利息一起支付。"

他将不再參加國際寫作項目的活動,但仍會邀請來訪的中國作家到紅樓喝茶或在外面吃飯,與他們談論文學,中國和生活。"我用中文寫作,但我離中國很遠。這種距離使我對一切都更加客觀,這在邀請作家時是必要的。但作家的生活并不需要這種距離。作家應該與生活親密接觸,然後将這種感覺寫進他們的作品中。"有一個時代的文學,很難将一個時代的作家與另一個時代的作家進行比較,但不斷生長的土壤對作品有很大的影響,"中國人說,"大陸作品具有地方特色,有其曆史和實踐經驗在其中;

餘華軒自己的根,深深紮根于大陸,從台灣長出樹枝,最終在愛荷華州傳播出生命的分支。她在安吉爾的墓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在黑色大理石紀念碑的背面,刻着安吉爾的話:"我不能移動山脈,但我可以發光。(環球人報記者肖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