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于华轩,漂泊与归属

作者:环球人物杂志
于华轩,漂泊与归属

2008年7月,他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关于他的回忆录"三种生活"的研讨会。

轮廓:

余华轩,1925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49年移居台湾,后定居美国爱荷华州。1967年,他与美国诗人保罗·安吉尔(Paul Angel)一起在爱荷华大学创立了国际写作项目。到目前为止,共有22部作品以中文、英文等语言出版,代表了"玉猫""三清桃"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2岁的他成为一名流亡学生。她和同学们唱着流亡歌曲《松花江》,歌词中"流浪、逃、逃、流浪",成为她前半生的主旋律。

1949年,24岁的他随家人移居台湾。我到达台北的那天,我遇到了台风。风呼啸而过,薄板的房子吱吱作响,准备开裂。

1978年,他53岁。29年后第一次离开大陆后,她和家人多次前往诗人艾青的家。她面朝夕阳,沿着狭窄的小巷走去,另一边艾青焦急地站在门口等着。走近一点,艾青看着她,道:"你为什么现在在这里?""

2015年,90岁的她,一部关于她生平的纪录片在武汉首映。这位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与美国诗人保罗·安吉尔(Paul Angel)共同创立了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项目,在华人世界享有盛誉,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作家提供了一个与国际文学界联系的平台。在镜头下,她的喜悦与悲伤,喜悦与悲伤,承载着她的时光,以及那一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过程。

北京时间6月6日23点,当《环球人报》记者拨通The Call时,她刚刚一大早到达大洋彼岸。

黎明在低谷中黎明

九十年前,在饱受战争蹂躏的时代,于华轩出生在湖北省武汉市。由于父亲的月桂树身份,1929年,在失去月桂树制度后,于华轩与家人逃往汉口的日本租界,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她喜欢呆在家里,听爸爸妈妈讲外面的花世界,也懒洋洋地走进去听同志们讲那些直男、方、军阀,还有吴培甫、孙传芳、张作伟。"军阀打电话打架,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变成了敌人;

当他11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一年后,抗日战争爆发,刚进入湖北省,一位女子在俞华轩和学生一起"划船出海"参加抗日活动。初中毕业后,她搬到了战时之都重庆,然后进入国立中央大学外语系学习,嫁给了同学王正禄。

1949年,余华轩在台风面前拖着母亲和弟弟妹妹来到台北,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她加入了雷震和胡石创办的半月刊免费中国杂志,开始以自己的名义撰写散文和小说,并被雷真评为编辑委员会中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女性成员。

当时,台湾文学界,反共八股占上风,但余华轩偏向于纯粹文学之外的政治框架。在她的主持下,梁士球的《亚舍尔的小品》、林海印的《南城旧事》,以及白杨的小说、《自由中国》中发表的《余光诗》,都成为时代的经典之作。

命运的把戏没有停止——1960年,思想开明的"自由中国"被国民党当局关闭,有特工在他家门外游荡,随后母亲去世,她与王正禄的婚姻陷入"绝望"状态。余华轩遭遇了人生的低谷。

就在这时,她生命的曙光出现了。这光就是天使。这位著名的美国诗人被约翰逊总统任命为美国国家文学和艺术委员会的第一位成员,并担任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的顾问。1934年,安吉尔创立了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面向年轻的美国作家,并将其建立为美国最负盛名的写作工作室。

1963年,在一次欢迎安琪来台湾的招待会上,55岁的安琪意外地遇见了于华轩。读完余华轩的短篇小说集《玉猫》后,我又见到了作者本人,他对这个灵巧的女人着迷,忍不住问道:"你想去爱荷华州吗?"

于华轩,漂泊与归属

1979年初秋,肖谦(左二)应邀赴爱荷华,贺华轩(中)和安格尔举办了特别的"中国周末"活动。

于华轩,漂泊与归属

1972年,于华轩和安琪在红楼后花园荡秋千。

后半生

1964年,他接受了安吉尔的邀请,从台湾来到爱荷华州。三年后,国际写作课程诞生了。1971年,他们结婚,在爱荷华河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安顿了他们的家,名为红楼。余华轩的流浪才真正结束,安琪儿和国际写作计划成为她余生的重心。

作家王增轩曾说过,于华轩"有一波辛苦、感性的东西,其实是成功了",说是国际写作程序诞生之前的后果。但当《环球人报》记者拿这12个字问及当时的情况时,余华瑶笑道:"其实,这还不是一次完全的浪潮努力,是积累到那个阶段的经验。"

在一次乘船前往爱荷华河时,安吉尔提到他打算退休,他突然建议:"你为什么不建立一个国际写作项目?""你对这个想法有点疯狂!"安吉尔说。"你试试吧!"面对于华轩的坚持,两人聊了很久,安琪终于承认:"这是个有趣的想法。"

这样,自1967年以来,每年有二三十位杰出的外国作家被邀请参加国际写作计划。"兑换时间最初是半个学年,但后来由于经济、人力等原因调整为三个月,数量逐渐减少,但越来越细化。在爱荷华州,作家可以自由地写作,讨论,访问和旅行。至于每位作家的数千美元,最初是由她和安吉尔资助的,后来由基金会,学术机构甚至美国国务院资助。

安吉尔主持爱荷华大学作家研讨会已有22年,培养了许多著名的美国作家。他开玩笑说:"猎犬闻到了肉的味道,我闻到了天赋的味道。"于华轩和他大概是一类人。帕慕克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土耳其作家,于1985年加入国际写作计划。当时,他年仅33岁,已经出版了两部小说,名气并不大。他记得自己非常沉默,很少参加有组织的活动,几乎整晚都在写作。中国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前八年也收到了邀请。

1981年,埃及和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国际写作计划邀请了来自两国的作家。他们在爱荷华州一见面,就互相扔眼镜,互相大喊大叫,但几个月后,当他们离开爱荷华州时,他们在机场头痛和哭泣。

通过这种方式,来自70多个国家的1,400多名作家在40多年里来到爱荷华州。用中国作家刘恒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微型世界。它结合了所有种族,国家,意识形态,经验和个性的作家,并创造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沟通方式。1976年,余华轩和安琪被24个国家联合推荐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他没有停止写作。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一朵小小的白花》,小说《迷失的金钟》《圣青桃》等作品。

"我们此刻在一起。

大陆作家真正参与这个项目是在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工作良好,英语好,一直是一个国家的小钱,成为他们的第一个受邀者。

当年初秋,于华轩和安琪举办了一场特别的"中国周末"活动。经过30年的孤立,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的20多位中国作家首次齐聚一堂,讨论中国文学。"每个人都抱着小钱说话,好像他们拿着家乡的土,"他回忆道。小千急匆匆,却一直面带微笑。同样在那次研讨会上,她说,"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战斗,我们是来交谈的,是要相互了解,是为了相互了解。今天不可能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我们此刻在一起,这就是结论。"

经过肖谦、丁玲、艾青、王梦、刘斌轩、朱志轩、王安毅、王增宇、余华、苏彤、毕飞宇等大陆作家,郑书宇、白先勇、林怀民、姜勋、陈英镇等台湾作家,以及董启章、李毅等香港作家,纷纷来到爱荷华州,通过国际写作项目与各国作家交流。选择人的标准只有三个字:好工作。爱荷华大学的图书馆、芝加哥图书馆等等,都是她中国文学的宝库。读完后,我想,"和这位作家朋友取得联系,发出邀请。

丁玲于1981年来到爱荷华州,当时西方世界对她来说完全陌生。"丁玲对一切都感觉很新鲜,就像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她和丈夫陈明住在五月花公寓的山下,余华轩和妻子住在山里,步行10分钟就到了,四个人经常一起坐在四合院的台阶上聊聊着天下。

丁玲在爱荷华州遇见了姜勋。"她对他很好,对他很好,对他很好,对他,对他来自台湾。她总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他。当时,两岸没有交流。同样来自台湾的林伟民说:"来到国际写作项目后,我意识到世界是如此自由。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你开始想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王于1983年随母亲朱志轩来到爱荷华州。在于华轩的眼中,母女对现实的思想和看法,就像他们的创作一样,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王安毅是爱荷华州最活跃的华裔作家,也是与美国年轻人接触最多的作家。除了活动之外,她还将参加一个中国作家的聚会。她比大多数中国作家更放松,摆脱了很多绊脚石,可以独立地看世界。"

根在大陆,在台湾干燥,树枝和叶子在爱荷华州

1988年,余华轩和安琪退休。1991年,他们获得了波兰政府文化部颁发的国际文化奖。同年3月,他们匆匆忙忙地去领奖,但安吉尔在芝加哥机场晕倒了,再也没有回来。

没有安琪的日子,于华轩的人生"似乎一样,很生动,很丰富"。但回想起来,这只是一个空白。工作并没有停止。一位匿名人士向学校捐赠了50万美元,表明这是"为了爱荷华大学"。"我用它来邀请中国作家。近十年来,每年都有一位中国作家的开支与利息一起支付。"

他将不再参加国际写作项目的活动,但仍会邀请来访的中国作家到红楼喝茶或在外面吃饭,与他们谈论文学,中国和生活。"我用中文写作,但我离中国很远。这种距离使我对一切都更加客观,这在邀请作家时是必要的。但作家的生活并不需要这种距离。作家应该与生活亲密接触,然后将这种感觉写进他们的作品中。"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很难将一个时代的作家与另一个时代的作家进行比较,但不断生长的土壤对作品有很大的影响,"中国人说,"大陆作品具有地方特色,有其历史和实践经验在其中;

余华轩自己的根,深深扎根于大陆,从台湾长出树枝,最终在爱荷华州传播出生命的分支。她在安吉尔的墓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在黑色大理石纪念碑的背面,刻着安吉尔的话:"我不能移动山脉,但我可以发光。(环球人报记者肖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