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回顾《沈从文评传》的文化与时空穿行之旅,让我们心头充满惊异与敬意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抄经本 历代名家临摹系列

让 心 灵 舒 活

回顾《沈从文评传》的文化与时空穿行之旅,让我们心头充满惊异与敬意

1980年4月,我和Paul在北京走进作家的宴会厅,见到一张发光的脸,微笑望着我们。我立刻知道那就是沈从文,跑过去不断叫着:沈先生,沈先生,没想到,没想到!他握着我的手,仍然淡淡笑着。(1980年4月,北京)(聂华苓供图)

《沈从文评传》是聂华苓在海外用英语创作的唯一一本著作,字里行间透露出海外华人对沈从文的喜爱与赞佩。该书同时也是英语世界第一部沈从文传记和研究专著,对于英语世界的沈从文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一个典型案例。但该书自1972年出版以来,一直没有中译本问世,即便是在专业研究领域,也多是久闻其名,未见真容。

2015年冬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江少川教授通过我的硕导邹建军教授,邀请我参与他新获批的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楚文化视域中的湖北籍海外华文作家小说研究”,并嘱托我以聂华苓等作家为代表展开研究。转眼到了2018年冬,江老师来电邀请我参加武昌首义学院举办的聂华苓文学创作座谈会,有幸认识了聂华苓之女、舞蹈家王晓蓝(即《三生三世》里的蓝蓝),广水市聂华苓文学研究推广项目负责人杨建忠先生。王晓蓝听了我宣读的论文《地理女性主义与聂华苓的华文文学书写》,评论说:“记忆里,我在家中常听母亲说起‘困在一个地方’‘要走出去’之类的话,跟你论文表达的是一个意思。”我借机掏出从国家图书馆复印的Shen Ts'ung-wen(《沈从文评传》),问她这本书是否有人翻译,她非常震惊同时又满怀歉意地告诉我,《沈从文评传》已经有人在译了。

不久,王晓蓝来信告诉我她对之前的译稿不满意,问我是否可以接手翻译《沈从文评传》。我答复她说,我本科时很喜欢沈从文并修过沈从文研究的课程,之后又研究聂华苓,但自己之前并没有做过翻译,可以试译一章出来,如果满意再接着译完。中国社科院何吉贤教授看过我的试译后,认为可以继续译完。那时,我在福州一边照顾怀孕的妻子,一边写博士论文,一边重新阅读沈从文、聂华苓并翻译《沈从文评传》。每天一早被闹钟叫醒,晚上则随抬头可见的福州镇海楼一起熄灯,因此知道镇海楼是凌晨两点钟熄下景观灯的。虽然压力极大,却因一切都关乎孕育、生产而倍感充实、幸福。

2019夏,我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也将《沈从文评传》译稿交由何吉贤教授译校。几个月之后,何老师将充满了修改批注的译稿返回给我,他认真到标点符号都没放过。时值疫情期间,我对着译校一处处学习、修改、完善,最后有争议之处又与何老师来回通信、电话多次敲定。翻译最为棘手之处,与聂华苓写作《沈从文评传》时困难之处几无二致:由于海外沈从文图书资料奇缺,她通过夏志清、国际写作计划的中国香港诗人温健骝等学者、作家多方查找,因此使用或者多是民国时期文献,或者多是海外、中国香港地区的出版物。在翻译这些参考文献时,译者尽量一一查找原始文献进行核对,但力有不逮,最终请何老师帮忙进行查证。即便如此,还有一两条文献无法查证,只能留待方家指正。大概到了2020年夏,终于将打磨好的译稿交给出版社。辗转数家出版社后,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接手出版。校样稿出来后,王晓蓝、何吉贤和我对排版等细节商量了大半月,最终同意下厂印刷,有了读者眼前的这本《沈从文评传》。

翻译只是《沈从文评传》生命旅程微不足道的一小截罢了。只需大致回顾一下《沈从文评传》的文化与时空穿行之旅,就能让我们心头充满惊异与敬意:聂华苓从中国流散到海外,又在海外回望中国、记忆中国、书写中国,用英语创作出《沈从文评传》,再过半世纪被译成中文,重新回到文学起源之地中国。也只有在此语境中,我们才更能体会到聂华苓在《沈从文评传》中译本序言中所表达的微妙情感:“这本将近五十年前发行的英文版的《沈从文评传》,在时空的转迁里,如今能在国内出版,让我感到高兴。”

《沈从文评传》译者手记

文|刘玉杰

回顾《沈从文评传》的文化与时空穿行之旅,让我们心头充满惊异与敬意

〔美国〕聂华苓 著

刘玉杰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凤凰壹力

沈从文诞辰120周年

英文版首次出版50年后

中文版首次问世

凤凰壹力独家发行

沈从文:跨越人类苦难、走向基本人性的作家

聂华苓:“国际写作计划”创办者/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作品列入“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 介绍沈从文生平及所处时代

★ 评析沈从文写作风格

★ 解读“乡下人”的高贵情怀

★ 论述沈从文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

作者简介

聂华苓,1925年生于武汉,美籍华裔作家。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外文系,1949年随家人到台湾生活。1964年前往美国,任教于艾奥瓦大学,同时从事写作和绘画,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等三所院校荣誉博士学位。1967年,聂华苓夫妇共同创办“国际写作计划”项目,共计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位作家与诗人参与其中。1976年,聂华苓夫妇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聂华苓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评论集以及传记等,部分作品在中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多国出版,其中长篇小说《桑青与桃红》被列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译者简介

刘玉杰,1989年生于河南辉县。武汉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职于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海外华人文学、中外比较文学研究,其学术论文、译文发表于《华文文学》《戏剧文学》等刊物,其中,论文《全球化中的地方性与非地方性》获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举办的“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二届硕博论坛”一等奖。

内容简介

《沈从文评传》英文版第一版于1972年由美国纽约传文出版社出版。作者聂华苓是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在华语文学世界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沈从文评传》中,作者不仅介绍了沈从文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讲述了沈从文从士兵到作家、艺术史家的人生历程,而且还从美学与艺术性的角度,论述了沈从文及其作品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对沈从文作品的现代主题、风格和意象进行了评论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读懂这位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至今仍备受推崇的文学大师。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