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

最近這些年,成縣的小吃中,有一種外來的吃食異軍突起,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它就是禮縣的熱面皮。

全國各地都有用面或米蒸涼皮的習慣,在我們成縣這個西北小城,就有攪面面皮、洗面面皮、米皮、擀面皮等好幾種面皮,前些年又引進了熱面皮。

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

面皮是熱的,湯汁也是熱的。湯汁比起我們本地的面皮和陝西的擀面皮來說,有着很大的不同。

熱面皮的面皮蒸的比較軟,是洗出來面筋之後蒸熟而成的,裝碗的時候,一般并不像普通的面皮那樣切成長條,而是切成菱形小塊,配上面筋,調上油潑辣子,再加上調制好的湯汁,風味還是比較獨特的。

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

老張也和很多人一樣,要在熱面皮裡加上一顆鹵雞蛋,吃的時候才覺得圓滿。

有人一次提十碗回家,老張提上兩碗就好。

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

說起熱面皮在成縣的淵源,還要從本世紀初期說起。那時,隴南地區的兩所師範學校成縣師範和禮縣師範合并成立了隴南師專,禮縣師範的很多老師随着工作的變動來到成縣工作生活,随行而來的還有他們的許多家屬。

老張最早吃到熱面皮,是在成縣縣城北街舊師範院内,有一家禮縣老師的家屬,在之家居住的校園裡開始賣熱面皮,當時知道的人不多,但是經過吃貨們口口相傳,前來品嘗的人也不少,生意還是不錯的。

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

當時師範已經搬到了隴南大道新校區,舊師範院内有許多機關,很多女同胞都會把這家的熱面皮當作早點。攤主家的姓比較少見,姓“獨”,我們都稱他們兩口為“獨師”。老張從那時起,就把這個獨特的姓氏和風味獨特的熱面皮記在了心裡。

後來,獨師家從舊師範院内搬到了隴南大道,獨師的熱面皮也搬到了師專南校區的學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旁邊的一間石棉瓦房裡,挂出了“獨師熱面皮”的招牌,和老張一樣嘴饞的許多吃貨又追到獨師的新店裡,繼續吆喝着“獨師,來一碗吃的,辣子多!”

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

後來,在臨近師專校本部的大門對面的街面上,又開了一家禮縣熱面皮,老張于是轉戰到那家去吃,新店面,環境和衛生狀況要好一些,味道也不錯,獨師熱面皮什麼時候關門的,老張也沒有注意。

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

現在隴南師專校本部大門正對的小吃市場中間,有一家熱面皮;在老城區武家巷道中段,也有一家熱面皮,兩家的味道差不多。老張個人認為,師專對面小吃市場的這家,堿味比武家巷道的那家熱面皮要稍小一些,也更好吃一些。老張這次竟然吃出了二十年前初次吃熱面皮時的味道。

你吃過禮縣的熱面皮嗎?你覺得它好不好吃呢?

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禮縣熱面皮,面軟汁濃,再配一顆鹵蛋,老張吃出了二十年前的味道

關注老張邊走邊吃,和你一起去發現更多的好吃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