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母故裡 美食飄香——記泾川縣汭豐鎮“王小鳳和她的擀面皮”故事

作者:泾川縣融媒體中心

西王母文化是中國養生文化的源頭文化之一,泾川作為西王母的故裡,傳統的飲食文化曆史悠久,滲透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王小鳳”擀面皮作為二十多年來在泾川興起的一個名優小吃品牌,成為海内外遊客認知泾川的一張飲食名片,更成為當地百姓餐桌上深受喜愛的特色美味。

在甘肅隴東,“王小鳳”她既是一位女性的名字,更是繼承和弘揚傳統飲食文化、引領當地名優小吃産業化發展的一個國家注冊商标品牌。

王母故裡 美食飄香——記泾川縣汭豐鎮“王小鳳和她的擀面皮”故事

冬日的一天,記者帶着王小鳳和她的小吃産業為什麼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有關組織的肯定這樣的疑問?前往泾川縣汭豐鎮街道采訪在平慶地區乃至甘肅頗有名氣的王小鳳,在甘肅王小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王小鳳。

今年40多歲的王小鳳是泾川縣玉都鎮官村村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1994年春天,聰慧秀麗的王小鳳與樸實勤快的青年小夥子魏小東成家後,開始編織他們緻富創業的夢想。當時泾川果品産業開始興起,挂果面積逐年增大,夫妻倆琢磨着在莊子旁邊開鑿了一眼果窖,開始搞果品收購、經銷。但是由于經驗不足和市場多變,果品價格一路下跌,積壓近兩萬元的果品幾乎全部滞銷,無情的市場擊倒了年輕的夫妻倆。為了生存,王小鳳和她的丈夫又開始打零工,每到蘋果收獲的季節,王小鳳就把嗷嗷待哺的兒子擱在地頭上的紙箱内,靠摘蘋果掙勞務費。丈夫仍然奔走在果園裡給果商領路、做經紀人掙點介紹費,就這樣他們在溫飽線上苦苦掙紮了三年。

王母故裡 美食飄香——記泾川縣汭豐鎮“王小鳳和她的擀面皮”故事

時光到了1996年,潑辣倔強的王小鳳在嚴酷的現實面前開始思索尋求學藝養家之道。當年7月,王小鳳在一位熱心親戚的介紹下,來到縣城拜師學習擀面皮制作工藝。事實上王小鳳拜師後僅僅跟着師傅在竈頭和市場上學習了7天,就風風火火的在縣城附近的農戶家裡租了一間房,開始了晚上加工、白天銷售的小吃經營。每天晚上兩三點鐘就起床制作擀面皮,天剛麻麻亮她就推着自行車上小吃市場上銷售。本來就不大的小吃市場一下子出現了她這張生面孔,一度被冷落在角落裡,好勝心極強的王小鳳不甘認輸,她反複尋找原因。經過激烈的思想鬥争,決定和丈夫一道去擀面皮的原發地陝西岐山去向大師學習制作工藝和調配技術……

有心人天不負。時隔半月之後,王小鳳和丈夫滿懷信心的推着柔軟透亮,讓人一看就口饞的陝西岐山風味的擀面皮又一次進入了泾川小吃市場。

然而令夫妻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即使正宗的岐山擀面皮,仍然很少有人問津,就算吃過了的顧客也沒多少再光顧的。在市場上又坐了一個月的冷闆凳,忍受了生意的清淡和自尊心的煎熬之後,他們終于明白:要想在市場上站住腳,赢得回頭客,就必須找準一個正宗風味與當地口味相融合的特色風味。

王母故裡 美食飄香——記泾川縣汭豐鎮“王小鳳和她的擀面皮”故事

從此,王小鳳和她的丈夫收攤回家。一方面,他們從面皮的制作工藝方面下大力氣改進。每天半夜兩點鐘,夫妻倆起床開始忙活,和面、洗面、發酵、架火、搗煉、擀面、蒸熟,每一道工序,他們都要比同行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保證面皮的柔韌性。另一方面,他們對面皮的調味品進行研究改進,請教民間老中醫将岐山風味的配方和泾川風味的配方進行了重新組合,對性味的相反調料進行了調整,經過反複調配,最終形成了獨特的風味。他們又一次出現在泾川小吃市場上,王小鳳熱情的招呼着每一位過往的顧客,甚至是順眼一瞥的行人。好口味加上好态度終于打動了更多的顧客,愛笑的王小鳳被顧客親切的喊作“笑笑”,而他們的生意也從此“陽光燦爛”。

采訪中,王小鳳感慨地說:“想起剛剛創業的那一段艱難時光,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我覺得生活教會了我如何做小本生意,這段時間最大的收獲是,人不管幹什麼事情,都需要堅韌、堅持,在失敗中找原因,用心去做,這樣才能做成一件事。”

王母故裡 美食飄香——記泾川縣汭豐鎮“王小鳳和她的擀面皮”故事

每天晨曦中,王小鳳夫妻倆的身影伴着星光,推着自行車,早早出現在市場上,開始了一天的營生。王小鳳的日子就像王小鳳擀面皮一樣,一天天的火了起來。

1998年冬天,在小吃市場上曆練了兩年的王小鳳,已經從行業的新秀逐漸成為行業明星,這期間她每天的擀面皮銷售量從200份到300份不斷上升。随着銷量的一路看好,面皮制作所需要的人力和勞力遠遠不能滿足。一段時間,夫妻倆不時冒出機械生産擀面皮的思想火花,愛動手、好稀奇的夫妻倆在辛苦的勞作之餘,買回了電機、葉輪等簡單的機電裝置反複實驗,終于制作出了一個叫做“機器”的裝置,并且投入到生産應用中。雖然這個不成熟的裝置在生産過程中能代替一定的人力,降低勞動強度,但是由于性能不穩定,常常歇業。後來他們帶着自己繪制的機器圖紙,找到陝西寶雞一家實用技術科研機構,引起專家的極大興趣,提出了改進意見。滿懷信心的夫妻倆回來後按照專家的意見再次搗鼓他們的“機器”。從此,王小鳳擀面皮的生産由繁重的手工作業進入了半機械化生産的狀态,為王小鳳擀面皮規模化、産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機械化裝置的介入,極大減輕了勞動強度,不僅增加了産量,而且在強有力的“機械手”的作用下,面皮品質也得到了明顯提升。王小鳳擀面皮以無可比拟的筋道和光滑成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小吃,也進入了泾川各大酒店。從那時開始,這道被命名為“泾川懶面筋”的地方特色小吃成了酒店最賣座的菜肴,在當地聲名鵲起,更被南來北往的旅客所青睐。1999年9月,在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話),學術研讨會上,王小鳳擀面皮被與會的專家評審委員會專家考察推選為“西王母聖地傳承開發食品”,王小鳳擀面皮成為承載泾川小吃文化的名優品牌和代名詞。

2010年3月,在經過三年的審查核定後,“王小鳳”成為泾川縣首家國家商标局注冊餐飲類品牌。

王母故裡 美食飄香——記泾川縣汭豐鎮“王小鳳和她的擀面皮”故事

王小鳳擀面皮1996年由擺地攤開始起步,2016年5月正式成立甘肅王小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20多年來,公司在經營發展中通過自主研發和不斷改進,以泾川當地種植的優質冬小麥精粉為原料,采取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方式,經過層層萃取發酵,加工、制作的面皮系列食品入口勁道、利于消化,不放置任何食品添加劑。調味配料在泾川地方傳統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形成了味道醇厚、鮮香可口的濃郁特色,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地方名吃。

随着王小鳳擀面皮在平、慶地區名氣越來越大,一些市場眼光敏銳的行家不斷找上門來要求加盟王小鳳擀面皮。如今,王小鳳擀面皮受到衆多網民的熱切關注,成為特色網紅食品之一。現在發展加盟店12家,覆寫平涼和慶陽與泾川毗鄰的幾個縣、市和鄉鎮。

市場的曆練使王小鳳創市場的膽子更大,眼光更遠,如今,借助現代交通網絡,王小鳳擀面皮進入西安、蘭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還通過航空被帶到美國、澳洲等國家和地區,目前,王小鳳擀面皮采用真空包裝,實施網絡銷售。

好手藝赢得好市場,好市場托起了好品牌。王小鳳擀面皮成為隴東百姓的最愛。

市民張小雲笑着說:“‘王小鳳’擀面皮味道就是好,我感覺在我們平涼是一個特色食品,而且是物美價廉,好吃又實惠。”

在酒店做過廚師長的郭紅星是王小鳳擀面皮最早一批加盟商之一,後來他又把孩子的舅舅等親戚帶進了這個團隊。經過多年的積累,如今的郭紅星也由加盟之前的長期打工仔變成了今天的投資經理人,在西安等市場擁有飯店等服務産業,生意紅紅火火,讓人眼熱。

“如果沒有王小鳳這個品牌,我可能至今還是一名廚師,更不敢去想象投資其它産業”。王小鳳擀面皮泾川城區加盟者郭紅星高興地說。在郭紅星的帶動和介紹下,他孩子的舅舅成為王小鳳擀面皮崇信縣加盟商,至今入行有十年左右。他們全家由過去在城鄉結合部租房住,到如今在縣城購置了上百平方米的商品房,同時還購買了私家車。小倆口店裡忙不過來,還招聘了人員來幫忙,日子過得圓圓滿滿。

郭紅星隻是王小鳳擀面皮十多家成功加盟商之一,和他一樣由酒店廚師長加盟王小鳳擀面皮的還有慶陽等地的加盟商。他們大多都曾在平慶各大酒店擔任過廚師長或從事餐飲服務,是餐飲界的行家裡手,進而使“王小鳳”團隊在市場競争中更呈現出專業化。

一份份沉甸甸榮譽,凝結着王小鳳多少心血與智慧。多年來,公司注冊品牌“王小鳳”擀面皮多次獲得“甘肅省著名商标”“平涼市知名商标”,公司被表彰為“平涼市優秀個體工商戶”“食品安全先進機關”,系列食品被評選為“甘肅特色名優小吃”“平涼市名優小吃”“西王母聖地傳承開發食品”,品牌創始人王小鳳被授予“甘肅農村青年緻富帶頭人”“全市就業創業優秀個人”,獲得國家、省、市、縣各級殊榮達40餘項。

從2013年到2020年底,公司從業人員100多人,累計為當地貧困從業人員發放工資200多萬元,為社會穩定、群衆的脫貧緻富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對于下一步的發展,王小鳳有着明确的思路和方向,王小鳳深有感觸地說,以前是為了生計做生意,現在我們把生意作為事業,對于今後的發展,我們充滿信心,一方面我們要進一步改進技術,依靠實用科學技術提高面皮品質,嚴格操作規程,保證色香味鮮。另一方面,我們要不斷擴大企業團隊,發揮團隊效應,做精做強,永保品牌,讓更多的鄉親從這個小吃産業中共同緻富。

小鳳展翅創品牌,勇攀枝頭成大鳳。王小鳳這位堅強的女性,她僅僅是隴原大地上千千萬萬個艱苦創業女性中的普通一員,然而,從她的創業故事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深刻的,也是永遠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