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雞老字号故事 |從被父母帶着吃到領着孩子吃,這家40年做擀面皮的老品牌你知道嗎?

作者:二三裡資訊

說起寶雞的擀面皮,大辮子擀面皮無人不曉。創始人王收梅在寶雞最早的售賣方式是推着小闆車,在金台區的鬥雞地區沿街叫賣,四十幾年的時間裡,由路邊攤開到現今100多平米的旗艦店。她的擀面皮是寶雞不少80後的童年回憶,如今的大辮子擀面皮獲得了寶雞老字号企業的榮譽,已經成為寶雞的一道美食名片。

寶雞老字号故事 |從被父母帶着吃到領着孩子吃,這家40年做擀面皮的老品牌你知道嗎?
寶雞老字号故事 |從被父母帶着吃到領着孩子吃,這家40年做擀面皮的老品牌你知道嗎?

今年61歲的王收梅是陳倉區赤沙鎮西馮村人.“82年,屋裡實在太窮了,大兒子剛生,奶粉錢都沒有,沒辦法就想着來市裡讨生活。”

老公在一家紙廠上班,王收梅身揣從老家帶來的20元錢,開始了賣擀面皮。“别的我也不會做,看着街上有人賣各種吃食,我和老公一合計準備賣擀面皮。”

王收梅起初是推着闆車在街道上沿街叫賣,因為味道好,而且收益還不錯,她就準備租個檔口,于是搬到了鐵道邊的市場裡,有個固定的場所加上之前的好口碑,來吃面皮的人越來越多。

寶雞老字号故事 |從被父母帶着吃到領着孩子吃,這家40年做擀面皮的老品牌你知道嗎?
寶雞老字号故事 |從被父母帶着吃到領着孩子吃,這家40年做擀面皮的老品牌你知道嗎?

說起店名,王收梅很是驕傲。“我從當姑娘開始,就留着兩個又黑又亮的大辮子,來吃面皮的多了,不僅記着了我的擀面皮,還記住了我的大辮子,是以我後面就給擀面皮起了大辮子的名字。”後來王收梅的店又搬到了鬥雞菜市場裡,最後因為拆遷,2017年她在宏文路標明了一家100多平米的商鋪。不管店鋪搬遷多次,追随着擀面皮而來的食客越來越多。

寶雞老字号故事 |從被父母帶着吃到領着孩子吃,這家40年做擀面皮的老品牌你知道嗎?
寶雞老字号故事 |從被父母帶着吃到領着孩子吃,這家40年做擀面皮的老品牌你知道嗎?

不同于别家擀面皮隻是潑辣子調面皮,王收梅的擀面皮從原材料到擀面皮的制作不假手于人,都是自己加工。她開有擀面皮加工廠,擀面皮的制作工藝和别家不同,保持原始的大鍋機搓,手工擀制的傳統工藝。

“我今年37歲,從記事開始就是吃這家擀面皮,辣子香,面皮勁道,總之就是口味特别好。”市民劉華告訴記者,寶雞80後有很多人和他一樣,是吃着大辮子擀面皮長大的,當年上大學外出求學,回到寶雞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吃大辮子擀面皮,現在他的兩個孩子也是從小吃大辮子擀面皮。“這是我們80後的童年回憶。”

“不光自己吃,還會送親戚朋友,外地朋友來寶雞,也會給他們推薦這家擀面皮。”市民李軍岐邊說邊有滋有味的吃起了大辮子擀面皮。

寶雞老字号故事 |從被父母帶着吃到領着孩子吃,這家40年做擀面皮的老品牌你知道嗎?

2014年被寶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寶雞市知名商标”、2018年被寶雞市行業協會授予“最具影響力品牌”、2019年被寶雞市餐飲飯店行業協會授予“寶雞名吃”、2020年被寶雞市商務局認定 “寶雞老字号”、2021年被寶雞市評為“寶雞擀面皮示範店”......

對于今後發展,王收梅說:“現在60多歲了,快幹不動了,大兒子在機關上班性格較柔,小兒子性格活潑,通過家庭會議決定把面皮産業交給小兒子,準備自己回家帶孫子,回歸家庭,但是我會精教細教,把大辮子這個品牌好好傳承下去。”

華商報記者李琳

寶雞老字号故事 |從被父母帶着吃到領着孩子吃,這家40年做擀面皮的老品牌你知道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