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新銳到大師的加油站——繼華語青年作家獎之後,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來了

視訊加載中...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攝影報道

在現當代文學史上,四川作家周克芹鄉土文學寫作,是一道不容錯過的風景。他筆下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在成都簡陽,在葫蘆壩上,依然馨香流芳。為進一步發掘文學新力量,助力青年作家的成長與進步,2019年11月21日,由成都市文聯主辦,成都市作協、《青年作家》雜志社、簡陽市文聯承辦的首屆“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在簡陽開營。15位國内有潛力的青年作家、詩人相聚成都簡陽。将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們将參加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學交流和創作活動。《人民文學》副主編、茅獎和魯獎雙料獎項獲得者徐則臣,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著名文學評論家謝有順,《中華文學選刊》執行主編、著名文學評論家徐晨亮,三位文學界資深人士,将組成此次寫作營的強大導師團。三位在文學領域内卓有成績的傑出人士,将為青年作家們分享各自的寫作經驗,指點迷津。

從新銳到大師的加油站——繼華語青年作家獎之後,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來了

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成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市版權局)局長師江,四川省文聯副主席、成都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宋凱,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梁平,巴金文學院院長趙智,成都市作協主席、《青年作家》雜志執行主編熊焱出席了開營儀式。簡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顧曉玲緻辭。“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将作為一項持續性的文學工程,常年落地成都簡陽,每年舉辦一屆,以文學記錄青春,以青春書寫未來。現場為簡陽授“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創作基地”牌。

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發賀信:這又是一項重大文學工程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閻晶明,給首屆青年作家寫作營開營發來了賀信。信中提到:“《青年作家》雜志創辦的華語青年作家獎,在全國範圍内産生了很大影響,成為了國内文學界非常重要的獎項。此次《青年作家》雜志吹響“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集結号,又是一項重大文學工程。該活動常年落地成都簡陽,這意味着将有更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作家在這裡探讨文學與寫作,并感受這座城市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此次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的15名營員,都是來自全國範圍内具有一定影響力、寫作相對成熟的青年作家,他們相聚一起,互相交流,彼此學習,這是極為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我相信,《青年作家》雜志社的“一刊、一獎、一營”的辦刊理念,将會結出豐碩的文學成果。我也很期待各位青年作家寫出更好、更有新意、更具探索性質的作品。”

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認真從事主流文學創作的年輕人值得鼓勵

從新銳到大師的加油站——繼華語青年作家獎之後,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來了

在開幕式上,阿來在台上講話中,首先高度肯定了文學寫作營這種形式,“我觀察到,一些文學采風活動,真的很像一陣風一樣,去到一個地方,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并沒有沉下心來。這種寫作營方式,卻可以很好避免那種浮躁的形式。”然後阿來也點贊了此次參加寫作營的營員作家的年輕度真正展現了“青年作家”,“确确實實是年輕的新鮮的文學面孔。而不是為了名氣考慮而一再降低年齡标準。是以我也欣喜地看到,《青年作家》是真正在挖掘、培養青年作家做出了有效的努力。”

從新銳到大師的加油站——繼華語青年作家獎之後,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來了

阿來

阿來還提到,簡陽作為這個寫作營的常年落戶地,一方面具有悠久綿長的曆史文化,湧現出了首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周克芹,另一方面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對于青年作家來說是難得的體驗機會,“希望青年作家們認真面對新的現實,加強學習,深刻認識,不斷提高表達的技巧和能力,創作出有深度的作品。”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阿來還表示,“其實作在還是有不少年輕人在認真從事主流文學創作,并不是都在寫爽文賺錢,進行商業化寫作。隻是認真寫作的這些人,很容易被遮蔽。我們更應該給他們提供平台,多給他們鼓勵。我們應該鼓勵年輕人追求文學理想,堅持文學品質,發揮探索精神。”

成都市文聯主席梁平: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将成為給中國文學輸送名家、大師的加油站

從新銳到大師的加油站——繼華語青年作家獎之後,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來了

梁平

2015年,《青年作家》雜志社聯合華西都市報社、封面新聞共同設立“華語青年作家獎”,該獎項已成功舉辦四屆,已經獎勵了36位青年作家,産生了巨大影響。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梁平分享了《青年作家》創辦文學寫作營的初衷,“在當下時代,一個文學刊物,要想有很大作為,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編發稿件隻是要做的衆多工作中一個方面。還要在其他方面努力找到有效辦法。《青年作家》雜志已經在創辦文學獎方面做出很不錯的成績,華語青年作家獎已經成為在國内文學界口碑很高的主流文學獎項。這次我們創辦青年作家寫作營,就是希望能繼續發掘、推廣出更多認真寫作、有潛力的新生文學力量。我們也期待,在将來,青年作家寫作營将成為給中國文學輸送名家、大師的加油站。”

從新銳到大師的加油站——繼華語青年作家獎之後,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來了

營員大都是90後新銳 最小的20歲已成《人民文學》作者

此次“華語青年作家寫作營”的15名營員,來自全國各地,絕大部分是80後、90後,多位是畢業于名校的高材生。其中還有出生于1999年的在校大學生。比如王威廉先後就讀于中山大學實體系、人類學系、中文系,文學博士。甫躍輝曾于2019年底,入選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胡竹峰,1984年是安徽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曾獲孫犁散文獎雙年獎、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散文獎等。小昌是大學教師,管理學碩士,著有長篇小說《白的海》等。孟小書1987年出生于北京。加拿大約克大學畢業。曾獲第六屆西湖·中國文學新銳獎。小珂是1988年出生的北京姑娘。曾榮獲第四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長篇小說佳作獎。龐羽,1993年3月生,畢業于南京大學。作品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17年卷。周華誠是一位獨立出版人,曾獲浙江省優秀文學作品獎、三毛散文獎等。雍措來自四川康定,魯迅文學院第三十二屆高研班學員,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曾獲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羌人六曾獲《人民文學》“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散文佳作獎。程川,1993年出生于陝西漢中,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曾獲首屆陝西青年文學獎,《星星》2015年度大學生詩人獎。王棘,1993年生,山西大同人,小說曾入選多個年度選本。楊斐,1994年生,曾獲香港“第六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小說組亞軍。

在本次寫作營中,出生于1999年的渡瀾是年齡最小的。她來自内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現在内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讀大二。封面新聞記者也在現場采訪到她,她講述自己的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教師,“家裡有很多書,在父母的影響下,我很早就開始文學閱讀。讀得多了,就開始有寫作的沖動。”在大學的寫作課上,渡瀾交上去的作品作業被同樣熱愛寫作的老師的注意,并将作品推薦給成都的《青年作家》雜志,得到認可後給予發表。之後她的作品又獲得了《收獲》《人民文學》雜志的青睐。這次來到成都簡陽,渡瀾說,“這是我第一次到四川成都,來到簡陽,這裡是一個溫暖的城市。感受很新鮮。”王蘇辛1991年生于河南汝南,2009年開始在《收獲》《人民文學》等刊發表小說七十餘萬字。出版有小說集《在平原》等。對參加這次寫作營,她說,“能有機會與寫作同行們當面交流,并觀察彼此的狀态,感覺很好。對謝有順等老師的授課也充滿期待。”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